很多父母覺得孩子學習成績差,不是因爲孩子太貪玩,就是因爲孩子不認真學習。其實,父母在平時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恰當,也是造成孩子成績差的一部分原因。這5個原因纔是導致孩子成績差的根源。

1.增加學習量,補習課不停歇

現在的孩子感覺到學業負擔重,學習成績差,除了由太多“課外班”帶來,更主要的是由不正確的學習方法導致的。學習不同的科目,所用的學習方法肯定是有所不同的:制定目標,打好基礎;及時複習鞏固當天所學內容;建立錯題本,及時做錯題,查漏補缺;對知識做系統梳理和總結。找到適合孩子的學習方法,是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關鍵之一。

2.總對孩子愁眉苦臉

長久下去,孩子會越來越不自信,對周圍世界懷有疑慮,做事缺乏果斷性,總是思慮再三,因此,家長在外面不管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都不要把情緒帶到家裏來!

3.嘮嘮叨叨沒完

嘮叨幾乎是每個家長的通病,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變得很優秀,所以家長就會不停地說自己的孩子,但是這些在孩子眼中很有可能就變成了嘮叨。如果家長過於嘮叨的話,很有可能會激發孩子的逆反心理,孩子會覺得家長認爲自己什麼也做不好。

這時候孩子就會喜歡跟家長對着幹,如果你想要孩子好好學習的話,孩子就偏不好好學習。因此有些話我們說一遍就可以了,孩子會記一下會放在心裏,沒必要去一邊又一遍重複的嘮叨的。

4.對孩子的期望過高

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期望過高,會使得孩子經常得不到肯定,以至於讓孩子無法形成對自己客觀的,良好的自我認同感,也就無法建立起必要的自信心。久而久之就會讓孩子失去內心的快樂。雖然說望子成龍本身是每一個家長的心願,但是接納、肯定孩子的不完善之處,纔是正常的。

5.不停訓斥孩子

太多的家長,企圖通過訓斥來教育孩子。但仔細想一下,這樣做的後果是什麼?不但家長情緒低落,孩子也十分不開心。這種教育方法的壞處是慢慢顯露出來的。孩子們即使知道家長的訓斥並沒有惡意,但會在內心深處,不知不覺中開始懷疑父母對自己的感情。不管父母之前多麼在意日常感情的培養,每天的訓斥足以把這一切抵消。

所以,當孩子做錯事時,家長不要急着批評,靜下心來和孩子面對面談一談,弄清楚前因後果,耐心地引導孩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