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長認爲孩子並不具備堅持的能力,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要麼會勸孩子放棄,要麼就是將他的注意力轉向別處,這毫無疑問是一種沒有意義的問題解決方式。培養一個有出息的孩子,需要家長的耐心陪伴和引導,適當的鼓勵和認可會幫助孩子形成對是非的判斷能力。

導讀:常言道“三歲看大,七歲看老”。作爲經久流傳的諺語,這是前人對育兒經驗的高度總結和概括,具備一定的普遍適用性。那麼,在孩子8歲之前,具備哪些特徵會成爲他得益終身的優點呢?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無疑是每個家庭的美好願望,加上如今生活水平普遍很高,對孩子的教育更是讓父母們傾盡全力,生怕在任何一個方面落後於他人。雖然孩子是家長生命的延續、希望的寄託,但是我們都知道,做事先做人。其實孩子將來是否有出息,這往往取決於家庭的教育有沒有在孩子學習能力最強的7歲之前給予他優秀品質的培養。比如以下幾個特徵,哪怕只佔一個,孩子也不會庸碌無爲。

這些特徵會幫助你的孩子更有出息

一、有責任心

一個有責任心、有擔當的人在任何羣體中都是值得受到尊敬的人。而逃避現實、推諉扯皮的人終將一事無成。責任心是一個非常容易被家長們忽略的育兒問題,很多家長認爲孩子小不懂事,家庭事務也沒有賦予他一定的職責,更談不上責任心的問題。但其實責任心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如果從小就沒有責任意識,長大同樣不會勇敢獨立承擔起自己應有的責任。

筆者認爲,其實對於培養孩子的責任心並不是一件困難的事情,完全可以從家庭瑣事開始。比如,如果家裏有小寵物,而且孩子非常喜愛,那麼可以把餵養寵物的任務交給他。這並不困難,但在孩子心中,他會逐漸形成對這件小事的責任意識。

二、堅韌的性格

諸如“行百里者半九十”這類名言,是每個家庭都耳熟能詳的。說明了想要成功,必須要有堅持到底的精神。但在對於孩子教育來說,這又是一個常常被忽略的問題!家長認爲孩子並不具備堅持的能力,在遇到挫折的時候,要麼會勸孩子放棄,要麼就是將他的注意力轉向別處,這毫無疑問是一種沒有意義的問題解決方式。

培養孩子堅韌的性格,可以從幫助他們解決問題開始。孩子們遇到的問題多數不會太複雜,即使有,也是成人可以輕易解決的。在孩子遇到問題時,要給他們兩個明確的觀點:第一,我們需要把這件事情做好;第二,問題隨時都可能出現,但它是可以通過想辦法解決的。從思維習慣上杜絕孩子半途而廢的想法,從行動上陪他一起想辦法解決問題,在解決問題、達到目的之後,孩子的獲得感會極大提高孩子的自信,也會逐漸養成遇到問題多想辦法,多發揮主觀能動性的思想意識。

三、良好的情緒控制能力

古往今來,無數的能人巧匠毀在了自己無法掌控的情緒上,這類故事我們都聽到過很多。情緒的控制對於孩子將來人生的重要性可能多數父母都很清楚。可是對於溺愛孩子的家庭來說,任由孩子情緒肆意爆發是司空見慣的事情。筆者之前關於孩子性格形成的長文中曾經分析過,性格形成的基礎,在於7歲之前的教育。如果不能從小培養孩子管控自己性格的能力,那麼將來他很難成爲一個足夠自律的人。

童年和青春期都是孩子情緒氾濫的高峯時期,在遇到困難的時候,作爲家長要與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引導他們去解決遇到的問題,學會傾聽他們的想法,努力去幫助他們平靜下來。

四、善良的內心

善良是諸多優秀品行的高度概括,善良的孩子會發現世界的美好,生活的樂趣。這不僅對他自己的生活具有積極影響,他的社交圈後也會給他同樣良好的反饋,讓他有很多的朋友,獲得良好的人緣。

引導孩子善良品質的形成,需要家長的言傳身教。作爲家長,需要對周圍的人和事物盡力保持寬容、大度和愛心,不過於計較,不過於悲觀,這都會給孩子幼小的心靈種下善良的種子。

培養一個有出息的孩子,需要家長的耐心陪伴和引導,適當的鼓勵和認可會幫助孩子形成對是非的判斷能力。找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告訴他在別的方面他也可以同樣優秀,孩子會非常樂意去嘗試您所引導的事情。要注意的是,孩子性格和品質的形成是從小就會形成基本雛形的,不要認爲孩子小,還不能接受一些看似高深的道理,就對他放任不管,這時的放任雖然只是一時,但長期的放任,會毀了孩子的一世。

希望家長能夠從小培養孩子的這些品質,這能夠給他們一個足夠美好的未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