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張女士最近很生氣。她的孩子剛剛上了小學,但是每天不想寫作業只想出去玩,由於張女士覺得她沒有教育孩子的經驗,所以她找到了一位“專家”,每個週末帶她的孩子去聽講座。她還買了書,每天閱讀,試圖找到一種方式來教育她的孩子。然而,一個學期後,孩子們仍然不喜歡學習。張女士每天都很擔心,令她很是苦惱。

事實上,許多家長都像張女士一樣面臨着孩子不願意學習的問題。孩子這種情況跟家長“拔苗助長”的教育方式分不開。

一、“拔苗助長”對教育的啓示

你還記得張易文嗎?她是一名才華橫溢的女孩,考入商丘市的一所大學。當時她之所以成爲新聞人物,不是因爲她在大學裏得了多少分,而是因爲她上大學時才10歲。

然而,上了大學後,張一文因爲沒有父親的計劃,在大學裏似乎不知所措。不僅自理能力遠低於其他學生,而且由於年齡不同,學生之間的溝通也是一個問題。學生們也不想和這麼小的孩子玩。所以張易文覺得很孤獨。

由於她的父親不再一對一地輔導她,在大學裏,老師面對着幾十名學生,而張藝文的大學知識又澀又難理解,漸漸地,她對學習失去了興趣,對學習採取冷漠的態度。如果他的父親不按加速鍵過早讓她學習,而是讓孩子一步一步地上學,也許她會收穫不同的生活,也不會獨自嚐到後悔的苦果!

1、父母望子成龍

望子成龍這是許多父母的教育期望,沒有什麼不對的。但是如今,“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思想已經成爲許多家長的共識;另一方面,孩子們的“早齡上學”正變得越來越過分。雖然孩子有無限的智能潛能,但是“越早學習,越好,越快發展”等等,實際上是一種誤區。

2、啓蒙有其自身的規律,不應太快

孩子階段是孩子的無憂無慮的階段。教育應注重對外界的感性認知和良好習慣的培養。父母不必爲自己的孩子認識多少單詞、背誦多少首古詩,以及能夠解決複雜的習題而感到自豪。

3、“拔苗助長”教育的負面影響不容忽視

在適當的年齡,很容易學習到大量的知識,提前參加培訓班和學習,不僅給父母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是孩子們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刻板的背誦和記憶上,甚至錯過了個性發展和素質培養的機會。

因爲負擔過重的孩子安排學習計劃容易滋生叛逆和排他性心理,提前教育早期智商的優勢不在於孩子的實際能力,而是一種以“笨鳥先飛”爲基礎的錯覺。

二、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影響?

1、犧牲孩子豐富多彩的童年

過早的學習意味着孩子的童年將充滿不應該屬於這個年齡的認知內容,而這段時間的額外職業很容易破壞孩子豐富多彩的童年。

一方面,早期的思想教育會傷害甚至徹底摧毀孩子的童真。童真是孩子最寶貴的東西,有了童真,孩子的想象力就能得到更好的發展。如果父母對孩子進行高級教育,他們的想象力自然會受到限制,因爲他們會明白,他們所想的都是胡說八道。

另一方面,父母會通過給孩子們增加更多的學習內容來佔用孩子的美好童年。我相信父母不想呆到孩子長大後回憶起他們的童年,只是在課桌前失去了很多學習材料。

2、加大孩子心理壓力

父母給孩子增加了不屬於這個年齡階段的學習和感性內容,這無疑給他們的孩子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孩子接受想法的能力需要不斷培養,思維越深,越要等到有一定的知識儲備,才能更好地理解。

因此,在這個時候,爲孩子學習一些過早的內容,並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也許孩子們可以依靠自己的努力記住所有這些內容,但是孩子的學習會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不會理解的知識,更不用說知道如何使用它了,這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分低能”。

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會阻礙孩子成長。所以,父母不能過於急躁,而是應該耐心教育孩子。

三、教育孩,家長要有耐心

1、提升孩子的人格魅力

無論孩子多大,提高人格一直是孩子必須完成的事情。良好的人格能讓孩子散發出更多的魅力,無論在社交和學習方面,孩子們都可以起帶頭作用。因此,與其讓孩子接受一些過於深奧的真理或知識,父母不如先引導他們的孩子提高個性。

2、豐富孩子的日常生活

家長們可以通過一些有益的活動來豐富孩子的生活。好的活動內容可以提高孩子的感知能力,豐富孩子的情感。父母可以帶孩子參加一些公益活動和捐贈活動,這樣他們的孩子就可以通過實際行動爲他人和社會做出貢獻。這對孩子人格的完整性有很大幫助。

3、發展孩子必要的能力

除了具備良好的知識儲備外,必要的能力訓練也能更好地保障孩子的成長。在孩子正式進入校園之前,父母可以訓練孩子承受壓力能力以及自主學習能力等,這樣孩子在第一次接觸學習時就不會感到不知所措。

育兒記,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