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都是上天賜予父母愛的禮物,那麼在他們成長的道路上如何進行引導和幫助纔可以使他們更加優秀呢,讓我帶大家一起探索孩子們的成長之路吧!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乃是家長們的天性,做父母的都希望孩子未來能夠有所作爲,成爲一個優秀的人才。

因此,很多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問題非常上心,恨不得把全部精力都用在教育孩子上,方方面面總是給孩子安排得明明白白的。

但這樣的過分細緻,有時候卻並不能起到好的效果,甚至還可能反而害得孩子“長歪”。

其實很多時候,家長越是“懶得管”,孩子反而越懂得自覺哦!

1、起牀

很多孩子都有早上賴牀不起的壞習慣,家長怕孩子遲到,就每天叫孩子起牀。

這樣的孩子往往會表現出“拖延症”,原因大家猜也猜得到,就是因爲孩子覺得凡事不用自己操心,反正有家長呢。

這種行爲看似是對孩子負責,實際上卻是在縱容孩子的壞習慣。

而且,家長叫孩子起牀還要糾結早晚,早了怕孩子睡不夠,晚了怕孩子不清醒。

最好的做法,其實就讓孩子自己定鬧鐘就好了,家長不用管。

若是真遲到,孩子受了批評,記住教訓,自然就知道按時起牀了。

2、作業

現在孩子們的作業可是不簡單,很多東西孩子都沒能學得很好,因此家長們只好陪着孩子一起寫,一邊監督一邊回答孩子的問題。

很多家長會抱怨連連,覺得陪孩子寫作業太痛苦了、太艱難了,一點自覺性都沒有,有不會的題也不自己想,就知道問家長。

但實際上,孩子缺乏自覺性還不是家長慣的?

想要孩子積極學習,主動完成課業,家長就要學會“偷懶”,讓孩子自己完成自己的作業,而不是依賴父母。

3、整理房間

孩子貪玩,房間弄得亂七八糟又不知道收拾,愛乾淨的勤快家長多半會受不了,自己給孩子整理房間,還要自嘲“哪有豬自己收拾房間的,不都是養豬的收拾麼”。

可孩子終究要長大,要獨立生活,難道父母要給孩子打掃一輩子房間?

勤快家長出懶娃,像是整理房間這種事,家長還是適當偷偷懶比較好。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需要家長適當修剪纔會更加挺拔,但如果家長修剪過度,管得太多,那孩子又反而會因此因此失去獨立成長的空間。

或許管得很多的家長能讓孩子長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可那卻不一定是孩子想要的樣子,不一定是孩子適合的樣子。

作爲家長,我們要做的是孩子人生的“領路人”,而非“司機”,孩子的人生道路終究要他自己決定方向,自己去走。

上面的方法您學會了嗎,每個孩子的成長期間避免不了一些小的問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可以使他們領先再起跑線上,那麼本期就暫時到這裏啦,關注我,下期同一時間不見不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