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氏統治後期,曹魏的政治局面已經被司馬懿控制的差不多了,這個時候的司馬懿明是在家休養,實際上是在家靜思佈局,他在等待一個機會,一個可以將敵人徹底打敗的機會。曹爽當政,在朝中不斷安插自己的人,還不斷的打擊世家大族,世家大族很不滿意,自己安插的人也沒有什麼能力任事,朝廷一片烏煙瘴氣,被打擊的世家大族紛紛和司馬懿聯繫,希望司馬懿重新掌控曹魏大權,維護世族的利益。

機會到了,以曹芳爲首的曹魏宗室要去祭祖,大將軍曹爽因此要陪同左右,司馬懿做了充足的準備,藉着天子出京這個有利的機會,發動政變,控制了宮中太后,並藉着太后的名義,控制了京城的防衛,然後用計讓曹爽投降,本以爲只要放下自己的權力,曹爽就能保全自己,保全家族,這只是他一個人的幻想而已,曹爽一進城,就被司馬懿下令抓捕,很快更是直接移其三族,這個時候就會有人問了,同時曹魏宗室的夏侯家族爲什麼這個時候沒有站出來阻止呢。

其實夏侯世族當然想出來阻止,畢竟和曹氏家族是宗親關係,榮辱與共,但是當時掌管京城防衛的兵權已經被司馬家的人佔據了,而且在外領兵的只有夏侯玄一人有十萬將士,雖然他名義上是領兵的,但是因爲手下將領都是司馬懿的人,不能很好的控制部隊,在西征蜀國的時候,因此打了敗仗,這讓他在軍隊的威望迅速下降。而且司馬家和夏侯家還是姻親關係,夏侯玄也不會主動和司馬家關係惡化。

而且就算夏侯玄能夠控制手上的軍隊,但是那時候交通落後,夏侯玄得到消息曹爽被殺了,夏侯玄一人孤掌難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