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依靠西河學派,魏國成爲了當時的文化中心,也因此吸引培養了巨量的人才,筆者認爲就像現在的美帝。魏國從建國起,國君魏文侯就大力招攬啓用出身平民的人才,像吳起、李悝出身衛國平民,樂羊、西門豹出身魏國平民,翟璜更是出身戎狄,依靠這些衆多的人才和開明的政策,魏國成爲了戰國前期實力最強的霸主。

西點軍校是美國的一所著名軍事學院,特別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向美國和世界輸送了大量的、高素質的軍事人才,如麥克阿瑟、艾森豪威爾、巴頓等都是影響世界的人物。我國早在幾千年前的戰國時期,也有一個這樣的“西點軍校”。那就是魏國,戰國前期七雄中最強大的一個國家。秦朝宰相李斯曾說過,秦國的崛起功勞最大當屬三個人,分別是商鞅、範睢和張儀。而這三個如此厲害的人物竟然都出自魏國,那魏國爲什麼有那麼多人才?又爲什麼人才都跑到秦國了呢?

魏國是戰國時期七國中最早開始變革和稱雄的國家。魏國從建國起,國君魏文侯就大力招攬啓用出身平民的人才,像吳起、李悝出身衛國平民,樂羊、西門豹出身魏國平民,翟璜更是出身戎狄,依靠這些衆多的人才和開明的政策,魏國成爲了戰國前期實力最強的霸主。然而魏文侯還覺得不夠,他還親自拜當時的文學宗師,孔子的弟子子夏爲師,並以子夏爲首形成了著名的西河學派。依靠西河學派,魏國成爲了當時的文化中心,也因此吸引培養了巨量的人才,筆者認爲就像現在的美帝。

我們來看一下現如今的美國。美國是當今世界第一超級強國。同時也是一個移民大國和教育大國,美國自二戰時期就開始拉攏各國流亡的科學家。一直到今天,世界上各國的人才仍有超過一半都留在了美國。筆者認爲這實際上就是一種文化,經濟,教育對於一個人才的吸引力,你是世界第一超級強國,你是教育大國,你是移民性的國家,那你就可以大規模地吸收這些人才,其他國家只能無奈。這一點我們再把美國現如今的地位代入到戰國初期的魏國,魏國當時的情況較今天的美國只強不弱。

魏國領土處在今天山西的南邊,河南的北邊,它的都城是大梁(今河南開封附近)這個位置正好處於列國中央,被列國包圍。戰國七雄,它被五個國家包着。說白了,魏國這個地方四通八達,流動人口多。所以使魏國的信息特別敏銳,列國有什麼事,最先到達魏國。所以信息通暢發達,有利於培養視野開闊的人才。這樣一個交通便利,政治開明、國家強大有保障的魏國自然就吸引了很多的人才。

那魏國的人才爲什麼都跑光了?還落得了一個戰國人才輸送基地的下場呢?筆者認爲可以用《孟子》中的一句話來解釋:“君子之澤五世而斬”。魏文侯之後,魏國走向了富強的道路,還一躍成爲了七國霸主,後世的國君自然開始飄飄然。除此之外,魏國也是最先改革的一個國家,階級固化嚴重。還有一個令人哭笑不得的原因,那就是魏國人才太多了,一個國家官職也就那些,實在安排不了這麼多大神。筆者真感慨於戰國時期是一個百家爭鳴,人才輩出的文化盛世。

後來隨着李悝去世、吳起叛逃楚國、樂羊被貶,平民官僚集團也隨之慢慢式微。等到魏惠王即位時,魏國朝堂上已經基本沒有平民上位的可能性了,這也就是門客出身的衛鞅、范雎,平民出身的張儀無法在魏國一展雄才,只能逃到更加缺乏人才的秦國的緣由。而且孫臏和範睢被魏國構害後,魏國害賢的名聲遠揚。在這種情況下,當時其餘諸國也開始“睜眼看世界”,紛紛效仿魏文侯的納賢改革,其中以秦國最爲求賢若渴。筆者前面介紹了魏國的地理位置,處在諸國中間,交通四通發達,一些聚集在魏國但還未受重用的人才便紛紛四散而去到其他諸國碰運氣了。

從魏國流失的這些人才跑到了其他國家,都成了名震一時的國士。馬陵之戰後,當時魏國國君魏惠王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心灰意冷,一蹶不振,此後在位二十多年,除了失敗,竟然再無任何可圈可點之處。強大的戰國早期霸主魏國就這樣慢慢地衰落了,被強大的秦國慢慢蠶食,最後和六國一起爲秦所滅。筆者縱觀魏國的興衰,不禁感慨“成也人才,敗也人才”。可見不管世界如何變化,人才永遠都是最爲重要的。大家認爲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