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城市, 有狗不理包子嗎?

  說到底,狗不理包子並不難喫,甚至可以說是好喫。可包子這東西,做得難喫,比做得好喫難多了。

  " 狗不理幹不下去了?"

  在看了最近的新聞後,你很容易會得出這樣的結論。

  如今,在中文互聯網上檢索 " 狗不理 ",多半都緊隨着 " 走下神壇 "" 走上末路 "" 輸給時代 "" 毀掉百年品牌 " 之類的點評。

  輿論集體看衰 " 狗不理 ",並不是沒有理由的。種種解讀,其實都源自上週爆出的一則消息—— " 狗不理退出新三板市場。"

  在不少人較爲樸素的認知裏,上市是好事,退市肯定就是壞事,在眼下這個餐飲遭受重創的節骨眼上宣佈退市,還不約等於 " 狗不理要關門大吉了 "?

  位於北京大柵欄的狗不理包子店。

  事實上,三板市場並非久留之地。

  嚴格來說,三板市場其實是帶有過渡性質的 " 場外市場 "。一方面,它接受從主板、中小企業板、創業板退市的公司掛牌;另一方面,它讓還不能進入上述市場的企業先在這裏 " 熱身 ",增加流動性,擴充資本,準備轉板上市。

  再加上,近年來新三板資本市場活躍度較低,融資功能不強,已經有不少中小微企業選擇退市降成本。2020 還沒過半,就已經有將近三百家公司從新三板退市,去年則有 534 家。

  儘管狗不理對於退市緣由語焉不詳,但從其業績連年增長的財報來看,狗不理這波退市,還真有可能就是正常的市場行爲。/ 狗不理退市公告

  說到底,這次 " 狗不理退市風波 " 的輿論反應這麼大,與其說大家是真的關心狗不理退不退市,還不如說是終於逮着個機會,能夠好好吐槽一下這個中華老字號餐飲品牌了。

  這幾年來,從外地遊客到天津市民,無不是提起狗不理就撇嘴," 狗不理 " 變成了 " 人不理 "。

  一句話,天下人苦狗不理久矣。

  沉迷資本遊戲的包子鋪

  " 竹板這麼一打呀,是別的咱不誇,誇一誇這個傳統美食狗不理包子。這包子好在哪?它是薄皮大餡十八個褶,就像一朵花 ……"

  20 年前守着電視看馮鞏表演的觀衆們,大概怎麼也想不到,如今提到狗不理,人們再也不是想要 " 誇一誇 ",而是 " 罵一罵 " 了。

  說不清從什麼時候開始," 狗不理包子 " 再也不是人們記憶中的樣子。

  是從賣咖啡、賣面膜、做益生菌包子開始?還是從兩度 IPO 失敗,仍然一心上市開始?又或者,是從國企改制開始?每個人大概都有自己的答案。

  但可以肯定的是,當人們談論狗不理,再也不是說包子多好喫,而是它又鬧出了什麼幺蛾子。

  據說,勸阻不明真相的外地朋友走進這扇大門,是每個天津人不容推卸的責任。

  2005 年,擁有 147 年曆史的天津狗不理,被另外一家百年老店同仁堂以 1.06 億元投標併購,後者在資本市場如魚得水,曾通過拆分、更名、資本運作,在上交所和港交所達成了 " 一筆資產三次上市 " 業界傳說。

  有了同仁堂的加持,狗不理的上市一路本應一帆風順。然而現實卻是在資本市場遭遇了兩次觸礁。

  在 2012 年首衝 IPO 失敗後,狗不理韜光養晦了兩年。2014 年初,狗不理放話將併購美國某知名連鎖咖啡企業,爲上市造勢。但同年 7 月,在證監會公佈的終止審查名單裏,人們還是找到了狗不理的名字。

  前兩天,有專家分析稱狗不理的退市體現了老字號的因循守舊,並認爲狗不理 " 不能一味消耗前人留下來的招牌名氣,而是應該大膽創新、堅持本心 "。

  問題是,這些年來狗不理的大膽創新,還少嗎?

  狗不理,想說愛你不容易。

  將時針撥回幾年前,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狗不理集團曾多次在拓展多元化業務的邊緣大鵬展翅。

  比如,2015 年的 " 狗不理賣咖啡 " 事件。

  當時,狗不理以 3000 萬元的價格,取得了澳大利亞咖啡連鎖品牌高樂雅的中國特許經營權。

  董事長張彥森還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在 5 年內開連鎖門店 200 家。

  5 年時間轉瞬即逝,別說 200 家,高樂雅的門店數量連 20 家都快要守不住了。

  據官網顯示,目前高樂雅在全國僅有 28 家門店,其中天津有 16 家。/ 高樂雅咖啡官網

  再比如去年,狗不理又將眼光投向了健康產業。它併購了澳大利亞益生菌企業,不僅在同年的上海進博會上賣起了面膜、眼罩等護膚品,還聲稱要研究 " 益生菌包子 "。

  大概每一個關注過狗不理的人都有許多問號," 你一個做包子的,不好好賣包子,整那麼多花裏胡哨的幹嗎啊?"

  狗不理變沒人理,可不是因爲難喫

  作爲現存不多的百年老字號,狗不理在天津一度是包子的同義詞。

  在狗不理包子最如日中天的時候,養活了多少山寨店鋪就不說了,甚至還出現了跟風蹭熱度的 " 貓不聞餃子 "。

  但在此後發展中,狗不理離公衆心中充滿煙火氣的 " 包子鋪 " 的形象越來越遠。

  漸漸地,勸外地遊客別去狗不理,成爲天津人的基本修養之一。

  說來也真是唏噓,狗不理明明爲天津包子的發展做出過極大貢獻。

  天津是一座移民城市,來往於三岔河口的無數船舶,給天津帶來了漕運船民、移居商賈以及各種外來務工人員。

  侯家後地區停靠休憩的商民船隻。/ 紀錄片《天津非遺》

  數量龐大的船工,對於方便快捷的飲食有着極大需求。

  他們從事體力勞動,需要攝入高熱量的食物補充能量;同時收入又不低,能夠承擔得起肉類食物;再加上工作節奏緊迫,往往沒有時間下館子喫正餐,於是,解飽而且美味的天津包子就成了碼頭工人的剛需。

  包子的技術壁壘沒那麼高,爲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存活,包子鋪的包子都各具特色," 狗不理 " 則以皮簿餡大、肉多油多、薄利多銷打出一片天地。

  你一定聽說過了," 狗不理 " 包子的皮和餡都有講究。

  每一隻狗不理包子,都有 18 到 22 個褶。/ 紀錄片《日出之食》

  皮是半發麪皮,也叫 " 一拱肥 ",這樣蒸出的包子 " 底託油、長相好、有咬勁 "。此外,還有衆所周知的,包子的口要捏出十八道褶,以使包子俯視起來形似白菊花。

  作爲餡的豬肉,選的是豬的前膀後座,三分肥七分瘦,冬天則是四分肥六分瘦,再用雞湯、骨頭湯把醬油、香油、蔥、姜等調味料融合一體,這樣的 " 水餡 " 軟糯多汁,蒸熟後咬一口流湯。

  湯汁纔是天津包子的靈魂。/ 紀錄片《日出之食》

  水餡包子,也正是因爲狗不理才逐漸發展成型的。

  關於天津包子的湯汁多,梁實秋在書中講過一個笑話——

  兩個不相識的人據一張桌子喫包子,其中一位一口咬下去,包子裏的一股湯汁直飆過去,把對面客人噴了個滿臉花。

  肇事的這一位並未覺察,低頭猛喫。對面那一位很沉得住氣,不動聲色。

  堂倌在一旁看不下去,趕快擰了一個熱手巾把送了過去,客徐曰:" 不忙,他還有兩個包子沒喫完哩。"

  而這些狗不理的獨創絕招,隨着自身的壯大,也慢慢地成了天津包子的行業標準。

  不求最好,只求最貴

  狗不理不難喫,但它毫無性價比可言。

  包子是一種平民食物,這應該是大多數中國人的共識,天津人也不例外。

  天津人肯花大價錢喫的是海鮮,有句話怎麼說得來着—— " 借錢喫海貨,不算不會過 "。

  再不濟,也得是 " 硬可菜 "。也就是能解饞的,扛餓的,比較實在的肉菜,像什麼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 ……

  要換成是普普通通的包子,賣到十幾二十元一隻,那對不起,不喫了。

  狗不理,太后都快喫不起了。/ 電視劇《十三格格》

  天津的小顧,回想起自己上次喫狗不理的時間,還得追溯到二十年前," 小學時家長帶着喫過,長大了開始自己掙錢就喫不起了 ";

  從求學到工作,小董在天津待了十年,就大一報到那天跟父母喫過一次狗不理。她喫了豬肉、三鮮還有素餡的," 味道已經忘記了,光記得價格特別貴 ";

  遊客小孫的故事聽起來就更悲傷了," 去過一次,一臉懵逼地被領進去,再一臉懵逼地出來,只是兜裏少了三百塊錢 "。

  " 外地人才喫狗不理,天津人都喫張記 " 這句稍顯誇張的表述成爲現實,不是沒有道理的。

  儘管在講究喫的老天津衛心裏,跟狗不理相比,張記還是一個不入流的包子鋪。

  張記包子的加盟簡介,不談歷史多悠久(當然也沒啥歷史好吹),不談原料多優質。說來說去無非就是 " 包子好喫,大家愛喫 "。

  一位天津土著對張記包子的最初印象,也就是本世紀初,坐落在河東區軍事交通學院附近的一個小門臉,用 " 小米粥免費 " 的策略招徠顧客,因此蹭粥的總比正經喫包子的要多。人們拿號排隊領包子,還能順便圍觀包包子現場。

  這兩年,全市又多了不少張記門店,人們分不清真假,因爲確實也喫不出什麼區別。這家包子鋪十年如一日,沒聽說推出過什麼新口味,連漲價都漲得很溫柔。

  反觀狗不理呢?服務態度是愛理不理,價格呢又高攀不起。食客們又不傻,自然選擇用腳投票。

  狗不理絕不是唯一被針對的。前兩年,上過《舌尖上的中國》的 " 二嫂子煎餅 " 推出了一款夾遼參的煎餅餜子,78 塊錢的天價照樣讓這家網紅煎餅店被罵得狗血淋頭。

  正是狗不理的貴,讓它從有口皆碑,變成了有口皆呸。

  老字號的窘境,狗不理也別想逃

  每一個旅遊城市 " 原住民 ",聽說遠方的朋友到訪,都會忍不住就地開展本土旅行科普:

  " 去北京別喫全聚德 "" 去天津別喫狗不理 "" 去揚州別喫富春茶社 "" 去上海別喫老半齋 "……" 算了算了你就跟我走吧,別又被老字號坑了錢!"

  狗不理退市的消息曝出後,網友的一句刷了屏," 狗不理忘了自己只是個包子,就像全聚德忘了自己只是個鴨子 "。

  不知從何時起,本該是當地特產品質代言的 " 老字號 ",卻被老百姓放到了口碑的對立面。

  餐館和景點,難以兼得。

  面子沒掛住,裏子也沒撐住。

  根據全聚德最新發布的 2019 年業績,上一年度公司營業總收入 15.66 億元,同比下降 11.87%;歸母淨利潤 4718.70 萬元,同比下降 41.37%。

  自 2017 年以來的業績三連降,也讓全聚德 2019 年的淨利潤創下了公司最近 15 年的新低,公司營收降幅更是歷年之最。

  這位昔日的烤鴨一哥,可謂 " 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

  然而,這些招人煩的老字號,或許永遠不會倒。

  老字號還有專場博覽會。

  聊起這個事時,編輯部一位同事就說," 都說它難喫,但如果我有機會去天津,可能還是會嚐嚐狗不理 "。

  再多的 " 老字號就是智商稅 " 也抵不過一句 " 來都來了 "。

  狗不理對此顯然也很清楚,它在財報裏明明白白地寫着,公司消費羣體的定位,主要是 " 外省市前往天津及其周邊地區遊玩觀光的旅遊羣體 "。

  全靠遊客撐着的老字號,不喫遺憾,喫了更遺憾。

  來源:新週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