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就要到了,首先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雖然是自己的節日,但很多母親在這個節日裏關注的重點不是自己,而是讓她操碎心的孩子。

孩子寫作業慢、磨蹭、拖延,一直是讓家長非常頭疼的事情。在這個母親節建議母親們好好地關注一下自己,不要太關注孩子作業的事情。按理說應該是這樣,但對於那些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父母來說怎能放任了教育孩子學習?

對於孩子的作業,教育學者、作家尹建莉曾分享過自己的經驗。尹建莉女兒圓圓上一年級的時候,也常常因貪玩而忘記了寫作業。剛開始尹建莉也經常提醒女兒去做作業,但多次提醒無果之後,她就徹底放棄不再管女兒做作業的事情了。

有一次圓圓放學回家,把書包往沙發上一扔,就打開電視開始看動畫片。喫完飯之後開始玩玩具,玩完玩具又看了會書,等躺倒牀上了纔想起來作業還沒做。

尹建莉雖然心裏也很着急,但沒有責怪孩子的意思,而是心平氣和地跟女兒分析情況,讓她自己選擇:“你可以現在不睡覺去寫作業,也可以明天早點起來去寫,或者乾脆不寫了。”

孩子也有自己的判斷能力,聽到媽媽的分析,圓圓知道不寫作業肯定不行,於是就老老實實地從牀上爬起來去寫作業。

教育者和普通父母用不同的方法來處理孩子的問題。他們知道,在這種情況下,責備和毆打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在這個時候,應該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和寬容。讓孩子做錯事,讓孩子意識到做作業是自己的事,也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最佳時機。孩子一旦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就會主動學習,不受家長的監督和督促。

講壇“易經的奧祕”主講人曾仕強教授,也曾經分享過他小時候母親催他做作業的事情。雖然年代很久遠,但他母親所用的方法在現在看來也很有啓發。

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曾教授說他小時候上學時,母親從沒催促過他做作業,反而對他的睡眠要求特別嚴。每天晚上一到九點他母親就開始催促他上牀睡覺,不管遇到什麼事情都雷打不動。在她的眼裏只有覺睡夠了,孩子才能健康成長,第二天才更有精力的學習。

有一次曾教授放學回到家就開始玩,由於玩的比較興奮,直到母親催促他睡覺時才發現自己的作業還沒做。於是曾教授就給母親說:“我的作業還沒做,做完作業在睡覺吧。”“不行”,曾教授的要求被母親斷然拒絕了,“作業沒做完,明天還可以做,但到了睡覺時間就必須睡覺。”

當然曾教授的作業第二天也沒有完成,到了學校只有伸出手接受老師的懲罰。從那之後曾教授就明白了,母親讓她早點睡覺也是對他好,但作業做不完到了學校懲罰的不是母親而是自己。所以從哪之後,他放學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先把作業寫完,然後再考慮其他的事情。

上面兩個例子中的母親都很有智慧,面對貪玩不想做作業的孩子,她們沒有催促和逼迫孩子去做作業,而是放任孩子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而是等到孩子自己發現了問題的嚴重性,才提醒孩子怎麼去做。

讓孩子自己承擔忘記做作業的後果,不但讓孩子有了自主學習的意識,還養成了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這比催促,逼迫孩子做作業的效果要強得多。

作爲家長不知你看完上面的兩個例子有何感想?但希望您能夠明白,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作爲父母要學會給孩子一個自由發展的空間,接納他們的各種錯誤,只有孩子自己經歷了風雨,他才能更好地成長。

最後祝所有的母親節日快樂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