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是古希臘雅典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教育家和數學家,其代表作有《對話錄》和《理想國》。作爲古希臘三傑之一的柏拉圖,爲世人留下了豐富的哲學財富

與老師蘇格拉底出身貧寒不同,柏拉圖出生於富裕的奴隸主貴族家庭。家世顯赫、富甲一方,他本可以像其他富家子弟一樣舒適地過完一生,但他偏不!他上陣殺敵,成爲百裏挑一的希臘猛士;他研究哲學,成爲蘇格拉底的得意弟子;他創辦學院,用知識帶領人們走向理想國。他在哲學領域爲我們創立了不朽的傳奇。

關於正義,關於好的國家治理,柏拉圖是如何看待的呢?一起來詳細瞭解下。

柏拉圖把國家分爲三個階層:受過嚴格哲學教育的統治階層、保衛國家的武士階層、平民階層。他鄙視個人幸福,無限地強調城邦整體、強調他自己以爲的“正義”。在柏拉圖眼中,第三階層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騙的。他賦予了統治者無上的權力,甚至統治者“爲了國家利益可以用撒謊來對付敵人或者公民”。

《理想國》討論的主題是正義問題,首先討論國家的正義。柏拉圖認爲一個好的國家應該具備智慧、勇敢、自制、正義這4種德性。

國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個國家的知識,只有少數人才具有這樣的智慧;國家的勇敢屬於保衛它的衛士;國家的自制是一種和諧,當統治者與被統治者能夠和諧一致,這個國家就達到了自制。若一個國家有了這三種德性,也就有了正義。

哲學家是愛智慧的人,不過那種對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還不是真正的哲學家,只有熱忱於尋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學家,這就涉及到了真理問題。

柏拉圖把世界劃分爲可感世界與理念,那些只愛好具體事物如美的聲調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見而無知識,只有那些認識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將其與具體事物區分開,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識的人。

柏拉圖通過“太陽”的比喻說明,正如太陽是可見世界之所以可見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他又通過“線”的比喻進一步將兩個世界劃分爲4個部分:

第一,影象;

第二,影象所像的實物;

第三,數理對象。靈魂將影象的實物作爲影象來研究,它只能從假設出發下降到結論;

第四,理念。靈魂從假設出發上推到第一原理,它不再使用影象而是使用理念來作系統研究。

前兩個部分屬於可見世界,後兩個部分組成了可知世界。

與此相應,靈魂的狀態也可以分爲4個階段,這就是想象或猜測、信念、理智和理性。

除了以上這些,柏拉圖還爲我們建立了很多學說,比如理念說、精神戀愛、靈魂記憶說、洞穴隱喻、關於真理善良正義的探討等等。這些哲學主題或時代話題,隨便拿出一個,就是超級有分量的。

所以英國的哲學家懷特海說,西方兩千年的哲學史,不過是柏拉圖的註腳而已。這話有點誇大,但也反應出柏拉圖哲學的魅力,經歷千年而不衰,依然有着很強的時代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