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好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就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有些男的愛上一位女性,他可以爲了愛情去死,而且這種付出是心甘情願的,不需要對方的回報。父母的愛情有些對我們很有助益,但是有些對我們的愛情觀卻是帶着傷害和破壞性的,從父母那裏我們可以學習愛情,瞭解和感受愛情,但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父母沒有給孩子做到很好的榜樣,甚至有些家庭在婚姻愛情方面簡直做的一團糟,這會使得孩子長大後在自己的愛情和婚姻上遭遇挫折,甚至寸步難行。

原標題:你懂得愛嗎?一見鍾情是真的嗎?其實你所理解的很多都是錯的

弗洛姆說,愛情的本質其實是價值的交換。

你身上的價值與另外一個人身上的價值如果能互補,就能做到更近完美。愛情體現的是一種吸引,這種吸引源自於你自己身上沒有這些東西,所以被對方身上有的而自己沒有的所吸引過去。除了戀母情結或戀父情結,現實中的愛情很多都是價值的吸引和呼喚。婚姻更是如此。

世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

那種所謂的一見鍾情要麼是假的,要麼就是被一種虛假的表象所吸引,一旦步入婚姻,進入現實日子,就會受到各種考驗和挑戰。

當你尋找自己的愛慕對象時,從心理學角度看,你是在尋找自己的另一半。也就是說你在尋找自己兒時缺失的那部分價值,尋找原生家庭沒有賦予你的那部分記憶。

一見鍾情都是假的,日久生情纔是愛情的常態。很多挺過7年之癢的夫妻後來都成了親人,愛情的激情雖然沒有了,但婚姻培養起的情感還在,所謂相濡以沫、白頭偕老,其實就是兩個人變爲了親人,誰也無法離開誰。

弗洛姆認爲在愛情中,我們看似愛着對方,其實是在愛自己,在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意識到這些,我們就要學會真正去愛,懂得如何從對方的立場去感受愛,去體驗愛的可貴與美好。而不能一味地從自我角度去獲取,因爲需要了纔去愛,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你的另一半終有一天會離你遠去。

不是因爲需要纔去愛,而是因爲愛對方纔需要對方。順序顛倒了,整個人生的味道也就變了。

愛對方不是從自己角度去愛,而是學會了解,懂得愛人的感受和心理需求,然後全力付出。如果你按照自己想法去愛,那不是付出,而是變相地索取,因爲你想從對方身上獲得一些缺失的價值與記憶。

所以說,男女雙方都要學會回應,學會從對方角度考慮問題,建設家庭。

好的愛是不求回報的,就像電視劇裏演的那樣,有些男的愛上一位女性,他可以爲了愛情去死,而且這種付出是心甘情願的,不需要對方的回報。他爲女的做了那麼多,僅僅是因爲他愛她,再無其他。這種感情應該是世上最偉大的事物吧。我們每個人如果一生中被一個這樣爲你付出的人愛過或愛着,那就是非常幸福的。

父母的愛情有些對我們很有助益,但是有些對我們的愛情觀卻是帶着傷害和破壞性的,從父母那裏我們可以學習愛情,瞭解和感受愛情,但是現實中,很多家庭的父母沒有給孩子做到很好的榜樣,甚至有些家庭在婚姻愛情方面簡直做的一團糟,這會使得孩子長大後在自己的愛情和婚姻上遭遇挫折,甚至寸步難行。

無論是婚姻還是愛情,都是一種生命的歷練,是一種心靈認知的修行。愛不是索取,也不是因爲需要纔去愛,愛是給予,是靈魂的饋贈和昇華,是給對方以充分的自由與遐想。愛不是抓住不放,而是適當放手,讓對方感受到飛翔的樂趣,感受到生命的愛之愉悅。

很多人理解的愛情是錯的,部分人在愛情的道路上聽從他人,迷迷糊糊地就結了婚。還有一些人知道愛情的重要和可貴,但是一直沒有遇到自己心儀的對象。也許愛情就是這麼神奇,這麼可遇不可求,對於這部分人,哲學詩畫的建議是:等待,用心去體察大愛之世界。因爲靈魂相通的人,早晚會相逢。而在一起一說話就一個雲端一個地上的人,早晚會各自離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