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雷克薩斯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是2005年,而且一直沒有國產,始終停留在小衆階段,品牌認可度根本無法跟奧迪相比。說實話,當很多人都信誓旦旦地認爲雷克薩斯將要取代奧迪的時候,奧迪根本就沒把雷克薩斯放在眼裏,從品牌積澱、歷史文化、產品實力還有市場影響力等各個方面來看,奧迪都要強於雷克薩斯,這是不爭的事實。

在一線豪華品牌陣營中,奔馳、寶馬和奧迪雖然是並列關係,但明白的人都知道,奧迪的品牌力明顯遜色於其他兩個品牌,“BBA”這個稱號對奧迪來說好像是佔了便宜。而在二線豪華品牌陣營中,雷克薩斯現在的呼聲越來越高,有人甚至認爲雷克薩斯可能要將奧迪擠出去,組成新的“BBL”格局,那麼雷克薩斯到底能不能取代奧迪呢?

大家都很清楚,銷量是區分一線和二線豪華品牌最主要的標準,雷克薩斯和奧迪之間最明顯的差距也正是銷量。2019年奧迪品牌在華銷量爲69萬輛,與奔馳、寶馬相差無幾,坐實一線豪華品牌身份,而雷克薩斯的銷量不過才20萬輛,跟奧迪完全不是一個量級的。雷克薩斯想要成爲一線豪華品牌,首先得在銷量上向BBA靠齊,然而這在短時間內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

銷量差距意味着什麼呢?難道真的只是因爲奧迪價格優惠大、雷克薩斯不降價嗎?我覺得沒這麼簡單,在銷量差距的背後,其實兩大品牌在認可度上的差距。奧迪早在上個世紀末就進入國內市場,並在1999年實現國產,前期憑藉着“官車”的定位很快就建立起了高端形象,至今已經積累下了龐大用戶和粉絲基礎。而雷克薩斯進入國內市場的時間是2005年,而且一直沒有國產,始終停留在小衆階段,品牌認可度根本無法跟奧迪相比。

在產品競爭力上,雷克薩斯也是無法跟奧迪相比的,奧迪旗下的車型集舒適、豪華、科技、性能於一身,產品力層面幾乎沒有短板,各方面表現均衡且優秀,很符合消費者對豪華汽車的定義。而雷克薩斯主打的是舒適和品質,不太喜歡追求動力性能和科技配置,產品短板比較明顯,與其他豪華品牌的發展方向截然不同,長此發展下去,在市場競爭中其實是很不利的。

不難發現,雷克薩斯在國內市場上的成功靠的並不是產品力優勢,而是它特殊化的市場定位,堅持不國產、堅持不降價讓它維持了比較高的品牌檔次,這恰好滿足了部分消費者追求與衆不同的消費心理。如果跟一線豪華品牌正面硬剛,雷克薩斯還真沒幾分勝算,因爲在大多數人的心目中,雷克薩斯和BBA還真不是一回事。

說實話,當很多人都信誓旦旦地認爲雷克薩斯將要取代奧迪的時候,奧迪根本就沒把雷克薩斯放在眼裏,從品牌積澱、歷史文化、產品實力還有市場影響力等各個方面來看,奧迪都要強於雷克薩斯,這是不爭的事實。雷克薩斯作爲二線豪華品牌,它的對手更多應該是凱迪拉克、沃爾沃和捷豹路虎,雷克薩斯現在能夠超越其他二線豪華品牌,就已經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