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工業轉型升級 服務民營經濟發展

保定市民營經濟單位個數達29萬個

從業人員234.3萬人, 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68.8%

5月27日,保定市召開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服務民營經濟新聞發佈會。據介紹,截至2019年底,保定市民營經濟單位個數共計29萬個,其中民營企業4.88萬個,個體24萬個。民營經濟從業人員共計234.3萬人。2019年保定市民營經濟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68.8%,民營經濟實繳稅金佔保定市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71.75%。

近年來,保定市民營經濟呈現總量規模持續擴大、產業結構繼續優化、發展活力持續增強等顯著特點,在保定市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凸顯。民營企業已經成爲保定市經濟建設的生力軍、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勁動力、財政收入的主要貢獻者。據介紹,市工信局將會同有關部門堅持抓基礎、補短板、求創新、增活力,統籌開展創業興業、技術創新、公共服務、政策落實等重點工作,加快民營經濟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具體措施包括,加強督導,推進政策落地,對保定市出臺的涉企優惠“政策包”落實情況回頭看,對需要調整的完善補充,對責任落實不到位的督促;建立機制,提升幫扶力度,出臺《關於深入開展“幫企業、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活動的實施方案》,以承擔諮詢、受理、審批、覈准、備案、監管、驗收、評估、檢查等涉企職能的市縣兩級部門爲主體,突出責任化、清單化、精準化、實效化,爲企業辦實事、解難題;搭建智庫,成立保定民營經濟研究院,充分綜合駐保高校、行業協會、金融機構等專家資源,對民營企業特別是縣域特色產業發展把脈問診、解決問題。

同時,暢通消費品供銷渠道,搭建“保定直播”網絡平臺,宣傳展示保定豐富招商引資資源,推介縣域特色產業、產品;保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出臺《保定市促進整車生產企業發展及市場消費升級的若干措施》,市、縣兩級政府共安排資金3500萬,用於汽車產業的支持和幫扶,其中生產端2000萬,每輛補助2000元,消費端1500萬,每輛補助3000元;聚力發展特色產業,發揮區位優勢,挖掘資源稟賦潛能,依託現有的優勢產業,突出特色化、差異化,分類推進產業集羣發展。

在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工作中,保定市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出臺《保定市“千企轉型”實施方案》。《方案》立足保定市所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區分“253”產業體系的十個行業,對汽車及零部件、新能源及輸變電、高端裝備製造、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節能環保、紡織服裝、食品加工、綠色節能建材等行業所屬企業,逐一明確轉型升級的目標、發展方向(重點領域、重點產品、重點技術)和實施路徑(轉型思路、產業技術創新平臺、重點項目),使企業在實施落實層面能夠找到明確的依據。

爲保證《保定市“千企轉型”實施方案》的有效落實,保定市制定《保定市支持“千企轉型”若干政策措施》,分別從稅收優惠、財政扶持、土地保障、科技支撐、基金引導、技術改造、創新驅動、“兩化”融合、創優環境等不同層面,明確對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支持政策措施。兩個文件的出臺,確定了保定市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目標體系、主要任務、重點領域和支撐保障措施,爲組織推動工業企業轉型升級,提供依據和指導。(記者白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