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情天是女媧補的,恨海是精衛填的,白雪公主嫁給王子後,從此過上了幸福的日子。

千百年來,人們早已習慣了用“我以爲”的執念去篤定地認爲一件未知的事,卻不知公主嫁給王子後,到底是不是得到了幸福呢?

或許就像鞋子只有穿在自己腳上的時候,才能給出合不合適的答案吧。

至少與陸小曼來說,她的這場“才子才女,帥哥佳人”配的婚姻,是極其失敗的。

她遵循父母之命,嫁給了合適,嫁給了門楣才情上的絕對匹配,嫁給了一支潛力股,卻沒有嫁給靈魂的契合,精神上的門當戶對。

或許這樣的婚姻,換做旁人,也是可望不可即的,但在陸小曼心裏,是一場囚籠般的孤寂。

他們:

一個是活在風雪花月裏的女人,

一個是紮根務實生活的男人,

一個是自幼長成的人間富貴花,享盡無憂無慮的富貴生活,流連五光十色的社交場所,過慣了衆星拱月和紙醉金迷日子的女人;

一個雖然出生官宦之家,但嚐盡刻苦攀巖滋味,一心要復興門楣,勵志事業路,飛黃騰達的男人;

這樣的兩個人,在性情、喜好、思想追求上都是步伐不同的人。

所以即便在一起生活,也擦不出耀眼濃稠的愛的火花,他們只是像煤油燈上的油火,慢慢熬着,發出微弱的光芒。

僅靠這點光照亮維繫着陸小曼和王庚之間的那份,或許是來自前世的500次回眸積攢來的緣分。

02

陸小曼在日記中曾經寫道:

我不羨富貴,也不慕榮華,我只要一個安樂的家,如心的伴侶,誰知連這一點都很難,只落得終日孤孤單單,有話沒人能講,每天只是強顏歡笑地在人羣裏混。

是的,她不能熬。

她無法忍受婚後死水一潭的生活,不能適應王庚沒日沒夜的忙碌和不懂風情,一刻也不能被淡漠的婚姻歲月束縛了身心。

於是陸小曼執拗地回了她的聲色犬馬的世界中去,日復一日地演繹着熱熱鬧鬧的場面。

她打扮的風情萬種,參加各種舞會,和無所事事的權貴家太太千金打牌,看戲,自己也唱戲。

像那抹斑斕的花叢,又像花叢間那隻翩翩起舞的蝴蝶。

陸小曼用這種方式麻醉自己,逃避消耗打發寂寞時光。

但王庚不喜歡妻子沉迷聲色犬馬,他們迥異的生活方式,最終讓矛盾升級。婚姻不僅僅是平淡,還開始充斥隔三差五的爭吵。

日積月累,兩顆心漸行漸遠,越來越不懂。

正是這個時候,徐志摩出現了。

03

記不得徐志摩和陸小曼具體是怎樣認識的?有人說是因爲那場《春香鬧學》,也有人說是因爲王庚關係。

只知道徐志摩出現在陸小曼身邊時,也是天上一顆耀眼的星星。

詩壇屈指可數的大詩人之一,康橋才子,才情橫溢,是“新月派”主將,而且長得斯文儒雅,一表人才,也是很多女性的追求愛慕者。

其實徐志摩認識陸小曼的時候,也處於感情低迷期,他因爲林徽因和自己的結髮妻子張幼儀離婚了,但林徽因並沒有選擇和他在一起。

林徽因選擇了梁啓超的兒子梁思成,徐志摩成了兩頭空的人。

所以當情路低迷的他遇上京城名媛才女但內心寂寞的陸小曼時,一見鍾情了。

徐志摩覺得陸小曼就像一朵開在川藏路上的格桑花,特別乾淨迷人。令他心神盪漾。

而陸小曼在接觸徐志摩後也發現,他纔是自己的愛。旁人都無法懂得她內心的孤寂,看不穿她強顏歡笑演戲背後的落幕和無助,只有徐志摩一眼看穿了她所有的僞裝、倔強,懂了她內心的憂傷,抓住了她那誰也不曾吐露過的祕密。

從前陸小曼以爲和王庚那樣就是婚姻的樣子,男女在一起生活的樣子。

後來在遇見徐志摩後,她才知道,之前不過是將就,徐志摩纔是能夠開啓她愛海情網的男人。

04

說起來,王庚和徐志摩也是朋友。

當時徐志摩開辦了“新月社”,王庚經常參加,後來陸小曼也加入其中。

他們三個人,還經常在一起遊山玩水,樂不思蜀。

只是當時的王庚只當徐志摩是兄弟,好友,壓根就不知陸小曼和徐志摩之間已經兩心傾慕。

說他木訥後知後覺吧,有時真是,但誰又能整天帶着一顆猜疑心去猜忌兄弟朋友妻子呢?

至少王庚沒想過。

自己是君子,也當他人都是君子。

徐志摩是多情的,是個詩人,也是一個爲愛而容易腦熱的男人。

他早就拜倒在陸小曼的石榴裙下了啦,早在頻繁的聚會見面裏,對陸小曼情根深種,他常常借用理由去王庚家裏見陸小曼。

在“新月社”裏也是各種眉目傳情。那情形,就跟今天寂寞的已婚男女,遇見了婚外真情一般,癡傻無畏。

而徐志摩還是那個藉着情字和懂得撩撥誘惑陸小曼靈魂一步步投靠他的男人。

丈夫王庚去了哈爾濱當警察局局長,他很想陸小曼一同前往,但陸小曼拒絕了。

所以王庚在家的日子更少了。

這時的陸小曼也更加顯露着寂寞。

徐志摩自然成了常客。

而不懂陸小曼和徐志摩倆人關係的王庚還怕妻子寂寞,經常拜託徐志摩去陪她照顧她。

呵……錯了。

但他是真的不知道。

這一來一往地照顧裏,把妻子陸小曼推給了徐志摩。

05

徐志摩每週都會帶陸小曼去遊山玩水,跳舞看戲,吟詩作畫。

兩個人也在這些山山水水裏,詩詩畫畫,舞舞戲戲裏,心心相印,不能分離了。

張愛玲說,每個男人都希望他生命裏有兩個女人,白玫瑰和紅玫瑰。

其實每個女人心裏也曾希望得到兩個男人,法海和許仙。

如果王庚是那剛強巍峨法海,那徐志摩就是那與你依依挽手,細細畫眉的人。

由於徐志摩的闖入,陸小曼的心再也不能夠安分守己。她的孤獨從此有了寄託,她那柔情似水的愛被喚醒,她的“勇敢”也被徐志摩喚醒。

陸小曼投入其中,不顧一切地愛慕和靠近,想一切辦法要和徐志摩在一起。

她的心思,她和徐志摩之間暗度陳倉的事最終也被王庚知曉。

夫妻二人的關係越發尷尬,像一隻瓷瓶,有了裂縫,只要輕輕一碰,都可能四分五裂。

王庚很痛苦,但他確實愛着陸小曼,他希望她能夠改變自己,回心轉意,懸崖勒馬,和徐志摩斷了關係。

但陸小曼哪肯?

與此同時,陸小曼和徐志摩的事也遭到了世人的指點,尤其是陸小曼,在那個男人可以三妻四妾,女人還是講三從四德講婦道的年代。

她僅是已婚女人的身份,就註定要承受一場沉痛的代價。

她要揹負萬人指點的難堪,還受到了來自父母的嚴厲批評和反對。

更要受着王庚的責難。

就在她爲難的時候,徐志摩去了歐洲,說是赴詩人泰戈爾的約,其實不過是他不知道如何處理他和王庚和陸小曼關係時的暫避風頭。

只有陸小曼戀愛腦上線,一心想離婚,計算隨王庚去了上海,滿腦子還是徐志摩。

她不斷寫信,患了相思,不斷託朋友關係勸說王庚放棄,不斷遊說父母同意,她疏遠王庚,破釜沉舟,將一顆心全部寄託在遠在歐洲的徐志摩。

因爲他笑因爲他哭因爲他傷神。

後來,她病了,她父母怕這個九死一生的獨苗再遭遇不測,開始心軟。

再後來經過千難萬難都沒法改變陸小曼的王庚也想明白了。

他對陸小曼說:我想了很久,如果你認爲和我生活在一起已經沒有任何樂趣可言,只有和徐志摩在一起才能幸福的話,我願意離婚,成全你們的幸福。手續幾天後會辦好,祝你們幸福。

我不知道當時陸小曼的內心是怎樣的。

但作爲許久年後看客的我來說,我對王庚是充滿好感的,即便他是不解風情,不懂如何去正確愛陸小曼,但至少他確實是個正人君子。

我愛你,希望你和我在一起,但我努力後,你還是不願和我生活,那我選擇祝你幸福。

放手何嘗不是最深的愛和成全呢?他一直都想成全陸小曼的幸福,只是沒有在那些年月裏改變自己,沒有放下日日蒸上的事業。

離婚後的王庚給徐志摩寫過一封信,意思是叫他要對陸小曼始終如一,如果三心二意傷害她的話,他絕不放過徐志摩。

寫到這裏。

我眼裏莫名酸楚,溢滿晶瑩的水珠。

06

陸小曼終於得償所願和徐志摩走在一起。

徐志摩也如願抱得佳人歸。

1926年10月3日,他們在北海公園舉行婚禮。當時來賓200多人,也是人聲鼎沸,熱鬧非凡。

梁啓超還做了徵婚人,只是他們的這場熱鬧,和過去王庚和陸小曼那場婚禮再也不能相提並論。

不喜歡陸小曼的徐志摩父母也沒參加。

尤其是梁啓超的徵婚詞,那叫一個“狠和尷尬”。

梁啓超說:你們都是過來人,離婚又重新結婚,都是用情不專,以後要痛自悔過,重新做人,願你們是最後一次結婚。

但尷尬歸尷尬,對陸小曼和徐志摩而言,他們內心是甜蜜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是跋涉千山萬水後的永結同心,是愛和愛的粘合。

婚後的陸小曼謹遵徐志摩父母的意願,從北平搬遷到浙江海寧,居住在公婆爲他們建造的洋房裏,過起了神仙眷侶的婚後生活。

那段時間是陸小曼人生中美的時光,她的愛也空前得到綻放。

依舊的錦衣玉食,依舊的燦若夏花,依偎在枕邊人身旁,把那些年受過的委屈,口誅筆伐的痛統統拋在腦後。

陸小曼在她的《愛眉小札》裏說:

以後的日子我們快樂就別提了,我們從此進入了天國,踏入了樂園。

婚外情真的就是真愛嗎?她和徐志摩結合後,真的可以一直不食人間煙火嗎?真的從此步入了天國,可以永遠過着神仙眷侶的生活了嗎?

並沒有!

陸小曼和徐志摩的這場天雷勾地火的風花雪月,也終將迎來婚姻的油鹽醬醋茶。

一切又都發生了變化,轉回原地。

像霧像風像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