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在疫情影響下,白雲區建築業一季度穩中有升,完成總產值48.01億元,同比增長50.5%。據瞭解,中鐵十五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於去年4月從珠海市遷移至白雲區,屬本省外市跨市遷移企業,白雲區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推動該公司辦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遷移手續,而後該企業於去年11月底在白雲區申報新的建築業資質獲得“秒批”,審批時限均不超過0.5個工作日。

在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大環境下,廣州市白雲區建築業產值逆勢增長,第一季度產值完成48.01億元, 同比增長50%,實現了開門紅!

建築業一季度穩中有升 新引進企業貢獻大

根據廣州市地區生產總值統一覈算結果,今年一季度白雲區地區生產總值449.84億元,同比去年有所下降,增速低於國家、省、市,總量在全市排名第五,受疫情影響較大,調整力度有待提升。

而在疫情影響下,白雲區建築業一季度穩中有升,完成總產值48.01億元,同比增長50.5%。其中,去年新引進的中交四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中鐵十五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中鐵三局集團廣東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和中化建工程集團南方建設投資有限公司四家企業,一季度合計貢獻產值25億元,佔全區建築業產值比重約52%。

回首過去,白雲區經濟持續保持高開穩走的趨勢,建築業發展成績斐然,持續三年取得總產值、規模以上建築業企業數量、施工報建量穩增長,成爲區域經濟發展大局穩定的重要支撐。

2017年全區建築業完成總產值41.6億元,2018年全區建築業完成總產值71.7億元,同比增長72.4%;2019年全區建築業總產值突破百億大關,完成189.2億元,同比增長152.7%,是2017年的4.5倍。

數據顯示,2017年白雲區規上建築業企業76家;2018年新引進21家、合計97家,同比增長19.7%;2019年規上建築業企業138家,同比增長51.6%,新引進50家企業完成總產值63.76億元,佔全區建築業產值比重約33.7%。

持之以恆抓服務 建築行業100%復工

去年以來,白雲區各部門把簡政放權擺在了突出位置,加快政策落地,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活力的“乘法”,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提供了有力支撐。

受疫情影響,白雲區建築企業從1月下旬開始停工停產,2月下旬開始逐步復工復產。在此期間,白雲區住房建設和交通局主動作爲,深入轄區建築企業,開展“一對一”“點對點”服務;主動加強與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分局等部門的聯繫和配合,簡化建設項目審批等環節審批流程;開通網上審批以及審批結果採取網絡發放等方式,方便企業及時獲得各項建設手續,力爭將疫情對建築企業的影響降至最低。

面對疫情前期防疫物資緊缺等問題,白雲區住建部門協調解決區內各在建項目防疫物資緊缺的問題,成立疫情期間復工復產支援小組,發動成員單位實施採購,再將物資原價銷售給企業,暢通企業購買渠道,滿足各企業每日現場開工需要。截至目前,白雲區協助企業購買口罩14.6萬個,幫助建築業企業100餘家。

截至目前,白雲區所有建築企業已全部恢復生產經營,復工復產率達100%。

“一對一”精準服務

引導企業遷入、應統盡統

爲進一步提高建築業統計數據質量,加強資質以上建築企業統計基礎建設,白雲區持續做好重點企業監測管理臺賬,緊盯企業經營情況,做好每月預判,既要讓符合條件的新上企業早入庫,還要將規下企業“扶上馬”送一程。

對此,及時引導建築業企業到區內註冊和納統尤爲重要。白雲區加強重點企業“一對一”精準服務,吸引優質企業在白雲區落戶,在資質辦理等方面提供貼身服務。

據瞭解,中鐵十五局集團城市軌道交通工程有限公司於去年4月從珠海市遷移至白雲區,屬本省外市跨市遷移企業,白雲區相關職能部門積極推動該公司辦理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總承包一級資質的遷移手續,而後該企業於去年11月底在白雲區申報新的建築業資質獲得“秒批”,審批時限均不超過0.5個工作日。

在疫情期間,白雲區出臺人才服務相關政策,吸引人才進駐。其中,《廣州市白雲區人才公寓管理辦法(試行)》已完成第二輪徵求意見,爭取儘快出臺落地,解決區人才公寓建設、籌集、分配、管理等問題。

此外,白雲區還定期召集區內建築企業,大力宣講“普惠十條”“總部十條”“培優計劃”“上市十條”“創新十條”“設計政策”六大惠企政策,普及惠企政策,鼓勵企業做大做強。

【記者】譚超

【通訊員】江興夏

【作者】 譚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