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劉伯承之所以調這樣的新部隊前來支援,是打算利用28團人人都會挖窯洞的特長,在王耀南的指導下,對榆社縣城城牆實施坑道爆破。772團2個連攻擊城南敵哨所,16團1個營在城北佯攻,另派1個連用火力封鎖東門外敵碉堡,其餘部隊爲預備隊。

網絡懸疑盜墓小說《鬼吹燈》系列曾經爆紅,讓“摸金校尉”這一曹操首創的名詞變得家喻戶曉。這一古老的行當雖然上不得檯面,但一代代“摸金校尉”在上千年時間裏,卻摸索、總結、傳承下來一些頗爲獨到的本領。這些本領若是用對了地方,其實還是有作用的。鮮爲人知的是,在舉世震驚的百團大戰中,有些前“摸金校尉”,在榆社縣城露了手絕活,爲拔除這個堅固據點作出了突出貢獻。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紅軍改編爲八路軍深入華北敵後,創建抗日根據地,放手發動民衆,實施人民戰爭。從1937年9月至1940年,八路軍從渡河東征時的3萬餘人發展爲40萬人左右。這其中有不少部隊,實際上是抗戰初期華北敵後自發成立的各色民衆武裝,在接受八路軍領導後,逐步加以改造,成爲新型軍隊。這樣的部隊,在接受改造前,成分非常複雜。但在國難當頭之際,只要能團結抗日,八路軍對這樣的部隊不帶任何偏見和歧視,照樣熱情地予以幫助和改造。事實證明,這樣的部隊改造後,不僅成爲堅定堅強的抗日武裝,而且有時發揮了特殊作用。

1940年百團大戰第二階段,周希漢奉命指揮第386旅772團、16團攻取榆社縣城。這是日軍突入太行根據地的最前沿據點。守軍是獨立混成第4旅團的1箇中隊,另有僞軍60餘人,加強了山炮2門、擲彈筒4個、重機槍2挺、輕機槍6挺,儲備了足夠一年使用的物資。

榆社縣城的地形易守難攻,城的四面都不太適合於大規模攻擊。縣城東門是通往遼縣的公路,日軍以省立榆社中學及文廟等堅固建築爲中心,構築了8個碉堡;城的南門外有一條丈餘壕溝,溝外還有一個小山包,日軍在此設有哨所;城的北面沒有城關,但遍佈着小溝和墳堆;唯有西門城關較大,房屋離城牆較近,可供部隊隱蔽和攻城,但日軍在此防守十分嚴密。

根據敵情,周希漢決定把主攻方向定在西門,以772團1個營配山炮1門,攻擊西關西南角;以16團1個營配機關炮1門,攻擊西關西北角。772團2個連攻擊城南敵哨所,16團1個營在城北佯攻,另派1個連用火力封鎖東門外敵碉堡,其餘部隊爲預備隊。

9月23日夜,攻擊部隊按部署朝榆社城方向運動。由於部隊在正太路破襲戰中連戰連捷,幹部中產生輕敵思想,夜間行軍不繞過村莊,也不保持肅靜。772團主力在接近西關時,驚動了狗。城頭日軍聽到狗叫聲後發射了幾顆照明彈。772團來不及隱蔽,全部暴露在光亮之下,旋即陷入日軍火網之中。各路攻擊部隊只得冒着炮火奮力推進。

八路軍總部炮兵團3營8連將1門山炮架在鼓樓上,連開9炮但均未命中。戰士們衝到城門下,因城牆太高無法攀登,手榴彈也投不進去;攻擊南門外敵哨所的772團2個連,砍斷鐵絲網衝進去5名戰士,但被日軍火力壓了回來;16團攻擊西關西北角的營幾次衝鋒都未能得手。戰鬥進行得很不順利,爲減少傷亡,周希漢命令各團就地構築工事,以小部分堅守,主力疏散隱蔽,待令再攻。第一次攻擊榆社的行動失敗了。

9月24日16時30分,第二次強攻開始了。總部炮兵團將炮兵陣地推進到距敵堡300米處首發命中,我攻擊部隊向城關發起猛攻。日軍施放大量毒氣,八路軍大批指戰員中毒。4架日軍飛機也對我攻擊部隊進行低空轟炸掃射。我攻擊部隊冒着炮火,破壞了西關西北角的鐵絲網和全部工事,攻克了2個碉堡,從西關和西關西北角突擊進去,佔領西關,殲滅了大部守敵。東門樓亦被我佔領。日軍向以榆社中學爲中心的核心陣地收縮頑抗。爲避免過大傷亡,周希漢命令各團暫停進攻,鞏固已佔領的陣地,組織敵前偵察,總結經驗教訓,爲下一次進攻做準備。

24日23時30分,攻擊部隊發起了第3次進攻。戰士們用鍘刀砍斷鐵絲網,架起雲梯登上30米高的峭壁,以迅猛的動作突破了日軍的陣地,攻佔了碉堡羣。日軍全部退到入榆社中學,依託1個最大的碉堡和圍牆繼續抵抗,並再次施放毒氣。處於下風方向的陳賡和第772團3營的指戰員們全都中了毒,只得暫停攻擊。

此時,386旅已攻打榆社縣城整整一晝夜了。若久攻不克,駐白晉、平遼的日軍援兵趕來,我攻城部隊就將腹背受敵,處於被動地位。因此,早在第二次強攻失利時,劉、鄧就令129師工兵主任王耀南率新編第10旅28團的2個營馳援榆社城。

28團1940年5月,剛由幾股綠林武裝編成的新團,無論是武器裝備、作戰經驗,還是實際戰鬥力,都與772團這樣的主力團相距甚遠。劉伯承之所以調這樣的新部隊前來支援,是打算利用28團人人都會挖窯洞的特長,在王耀南的指導下,對榆社縣城城牆實施坑道爆破。

實際上,28團豈止是人人會挖窯洞。他們中的許多人系草莽出身,有不少人在參軍前是幹“摸金校尉”這一行當的。掏坑道這活兒對他們來說,是老本行,其速度和效率遠非其他部隊能比。

受命指揮坑道爆破作業的王耀南,將坑道入口選在城東離城牆約20餘米的一片殘牆破屋處。他將28團中曾幹過“摸金校尉”的人集中起來打頭陣。這些人施展絕技,一個個往那些殘牆破屋處溜,以殘牆爲掩護,往下打2米深的洞,然後分別向前、向後挖坑道。

他們挖牆打洞時,嘴上含着水,先把牆壁噴溼,然後用一種直角形的專業鋸,從磚中央鋸一條縫。鋸到一定深度後,用扁鑿一撬,就把磚起下來了。牆根內是夯實的乾硬的黃土,他們先用水把土噴溼,然後用鐵勺子掏,這樣遠比用鐵鍬挖聲音小,而且挖得更快。非但如此,爲了加快掘進速度,坑道寬度、高度均只有0.6米左右,僅能容一個人爬進爬出。“摸金校尉”個個一絲不掛,手上綁上一種特製的,像耙子一樣的工具,用手、腳和身體將耙下來的泥土向後排,後面的人則不斷將這些土往外運。爲保證掘進速度,他們每20分鐘就換班。

28團中的“非專業人士”,則在前沿揮鍬拓展“之”字形戰壕。這一方面是爲了掩護“摸金校尉”們的坑道作業,另一方面也是爲進攻部隊推進攻擊出發陣地。“之”字形戰壕總長約600米,28團的2個營輪番上陣,進展很快。

約摸幾個小時後,“摸金校尉”們就把坑道掏到了城牆根部。他們在這裏掏出一個大大的藥室。裝填炸藥時,他們用綁腿拴在脖子上,拖着炸藥包,一路爬着向裏送。每進出一次,渾身上下都會被汗水浸透,汗水黏着坑道里的土和泥,讓人很不舒服。不少“摸金校尉”的肌膚被磨破了,被汗水一汗,痛苦異常。但他們個個咬緊牙關,一聲不吭。他們花了很長時間,纔將在百團大戰第一階段作戰中繳獲的約1500公斤炸藥裝填到位。

25日16時30分,陳賡親自下達了起爆命令。剎那間,榆社縣城東門城門洞左側下方騰起一大團煙霧,將城牆和城樓悉數淹沒,城牆根下冒出一個巨大火團,緊接着傳來山崩地裂般的巨響。城牆的碎磚和守敵的殘軀飛出了很遠。連3000米外的386旅指揮所都感到地面在強烈顫抖。還未等硝煙散去,16團2營指戰員們從戰壕裏一躍而起,從被炸開的約20米寬城牆缺口處湧入城中。與此同時,772團2個營也分別從西南角、西北角攻入馬廄和被服庫等處。

激戰40分鐘後,日軍約20餘人突出包圍圈,向遼縣方向潰逃。路上被追擊部隊和友鄰第385旅前後夾擊,全軍覆沒。至此,經過3夜兩天連續4次強攻,榆社城終於被攻克,守敵一箇中隊220餘名日軍和60多名僞軍被全部殲滅。八路軍繳獲山炮2門、擲彈筒4個、輕重機槍8挺、無線電臺1部、電話機3部和大量的槍支彈藥、糧秣、被服。

此役,曾經的“摸金校尉”,可謂功不可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