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信託公司來說,如何匹配標品業務投資能力,改變過去“銷售媒介”的傳統角色,是未來財富管理業務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

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發佈以來,“標準化”成爲信託業“熱詞”之一。

在監管的“標尺”下,信託業的轉型方向似乎已經很明晰。而相關經驗表明,賽道上遙遙領先的選手幾乎都是有備而來的。這種從內向外尋求變化的力量是無法忽視的。

業內人士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此次資金信託新規限制信託非標的比例,鼓勵信託發展標品業務,這對於信託財富管理業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標準化投資

資金信託新規徵求意見稿發佈以來,業內人士對信託公司發力標品業務多有討論。

百瑞信託總經理蘇小軍表示,對於未來業務的發力方向,私募投行業務要向基金化和專業化方向發展,資產管理業務要以標準化產品投資爲核心,財富管理業務要以豐富產品線、滿足客戶多層次需求爲出發點。

建信信託方面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早在2014年,其便着手實施業務轉型與市場化改革,確立了財富管理、私募投行、資產管理三大重點轉型業務方向,建立了全新的產品線,精耕細作城市基礎設施領域、民生保障領域、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國有企業改革等領域。

有信託業內人士對記者坦言,早年間當大家還習慣“躺賺”時選擇進行轉型並不容易,這種壓力與考驗可能體現在業績、財報等諸多方面。不過目前來看,當初的決定是正確的。“對於信託公司來說,轉型在於對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做一個割捨”。

事實上,儘管目前信託業整體平穩運行,但傳統業務的風險已有上升的趨勢。某北方地區中型信託業內人士林峯(化名)對記者坦言,房地產信託、政信合作業務、通道業務等監管從嚴,信託公司傳統業務面臨一定的轉型壓力。

“長遠來看,資金信託新規希望引導信託行業轉型發展。”百瑞信託博士後工作站高陽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或許只有逐漸擺脫長期以來對非標債權投資業務的依賴,信託公司纔可以真正回到受託服務的本源,真正實現轉型發展。

“另一方面,限制非標債權業務,引導開展標準化投資,也符合從間接融資向直接融資轉變的發展趨勢。”高陽補充稱。

差異化競爭

在建信信託看來,順應監管政策的引導,財富管理業務正迎來難得的發展契機。

那麼,這樣的機遇體現在哪些方面?財富管理在信託公司各項業務中的重要性是否有望進一步提升?

“財富管理業務主要由資金需求推動發展起來,核心是如何讓資產增值。此次資金信託新規限制信託非標的比例,鼓勵信託發展標品業務,這對於信託財富管理業務既是挑戰也是機遇。”高陽對記者分析。

高陽進一步指出,如何匹配標品業務投資能力,改變過去“銷售媒介”的傳統角色,是未來財富管理業務做大做強的關鍵因素。

備受關注的一個問題是,信託公司如何與其他資管機構進行差異化競爭?

“信託公司客戶羣體的差異決定投資策略上要和其他機構區分開來。”林峯告訴記者,投資方面的風險識別、判斷以及對於收益的看待方式均有所差異。信託公司需要基於此做相應的策略去匹配,進而做到差異化競爭。

中信信託睿信穩健配置TOF投資團隊成員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我們不看重短期利益,不追逐市場的排名,信託文化是區別於其他機構非常大的一個特色,‘穩健’依然是客戶非常看重的部分。”

據該成員透露,中信信託十餘年前已開始和各類私募機構合作,在長期的合作關係中,逐漸積累了較爲豐富的經驗。

記者瞭解到,以證券投資信託爲例,目前信託公司人才來源主要是兩部分:一方面是從相關的專業機構挖了完整團隊,另一方面則是靠自己的投資經理、研究團隊。

投研能力是硬核

如果說完善的財富管理團隊是大本營,那麼當資金和客戶都“在手”的時候,投研能力一定是重要的“武器”。

在百瑞信託看來,投研能力對於信託財富管理業務來講至關重要,目前財富管理需要從銷售導向向客戶需求導向轉變,而需求導向下的財富管理核心是資產配置。

高陽告訴記者,資產配置是一個從上而下的投研體系建設,從大類資產配置方向確定、產品池篩選,到確定客戶的投資風險偏好、依據客戶需求制定投資方案,再到投資組合的運行管理、私募管理人調入/調出和流動性管理是一個系統性工程。只能不斷提升自身投研能力才能滿足客戶的財富管理需求。

建信信託方面也認爲,信託公司自身資產配置以及研究能力是財富管理業務的關鍵。“在儲備大量投資標的、擁有豐富底層資產的同時,還應不斷提升資產配置能力,打造集聚海內外精英的投資管理團隊,專注大類資產配置業務”。

對於投資者,某三方財富理財師建議,傳統固收投資者應多去了解相關產品的情況,不能“閉着眼”購買,目前標準化產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只宣傳正收益的情況;此外,對於習慣銷售固收產品的理財師來說,思維模式也有一定固化。“長期來看,這些都是需要改進和提升的地方”。

有分析稱,伴隨信託業相關法律法規的推出,行業將進一步由粗放式發展轉向高質量發展。而對於信託公司來說,也應該儘快適應由“找方向”到定目標、明時限、抓落實的轉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