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而且寶寶生病期間需要媽媽更多的安撫,而母乳餵養是很好的一種安撫方法,如果這個時候斷奶寶寶會更加難受、煩躁、無安全感,所以最好延遲斷奶。餵奶百日,終有一別,斷奶是母乳寶寶必須要面臨的問題,看似十分簡單,其實寶寶和媽媽都會遇到一些困擾,比如寶寶撕心裂肺的哭鬧,媽媽乳房脹痛等。

餵奶百日,終有一別,斷奶是母乳寶寶必須要面臨的問題,看似十分簡單,其實寶寶和媽媽都會遇到一些困擾,比如寶寶撕心裂肺的哭鬧,媽媽乳房脹痛等。不過,如果你家寶寶有下面這些情況,小康君倒建議你最好能延遲斷奶。

建議延遲斷奶的三種情況

(圖片來源:unsplash.com)

1食物過敏

純母乳餵養是預防嬰幼兒食物過敏的有效方法之一,對於有過敏家族史的嬰幼兒,建議至少母乳餵養至1歲

2生病期間

患病期間的寶寶抵抗力差,消化功能不好,身體還很虛弱,強制性斷奶勢必會影響寶寶身體康復,完全得不償失。而且寶寶生病期間需要媽媽更多的安撫,而母乳餵養是很好的一種安撫方法,如果這個時候斷奶寶寶會更加難受、煩躁、無安全感,所以最好延遲斷奶。

3環境變動

如果生活環境變動比較大,比如說搬家或者換了照顧人,暫時先不考慮斷奶,可以先等寶寶適應了之後再考慮斷奶。

除去這三種情況,什麼時候斷奶最好呢?

什麼時候斷奶最好?

在講這個問題之前,小康君先說下,這裏的斷奶僅僅指母乳,嚴格來講人這一輩子都不應該“斷奶”。寶寶斷掉母乳後,還應該保持攝入奶製品的習慣,比如奶粉、牛奶、奶酪等。

單說母乳,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母乳餵養至2歲或以上。在國內大環境下堅持母乳到2歲還是很難的,一般鼓勵至少喂到1歲。1歲後,根據寶寶和媽媽的意願和具體情況,由媽媽和寶寶決定是繼續母乳餵養還是斷奶。寶寶和媽媽準備好了,就是最好的契機。

如何正確斷奶?

要說最佳的斷奶方式,那就非「自然離乳」莫屬了。所謂自然離乳就是說,循序漸進的斷奶,逐步減少餵母乳的時間和量,以配方奶和輔食取而代之

1慢慢延長哺乳的間隔時間

如果寶寶從前兩個小時喝一次奶,媽媽可以慢慢延長到三、四個小時喂一次奶,或是用其他輔食來替代。這樣就可以逐漸減少寶寶喝母乳的次數,而媽媽的乳汁也會隨吸吮次數的減少而減少。

2逐漸引入輔食

6個月後就需要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這麼做不僅是爲了豐富營養,保證寶寶良好的生長發育,也是爲今後自然離乳做鋪墊。

(圖片來源:pexels.com)

3提前適應奶瓶餵養

斷奶前,最好讓寶寶適應奶瓶和奶粉。如果不接受奶粉,可以先將母乳放在奶瓶裏讓寶寶喫,待適應後再換成奶粉,等到寶寶完全接受了奶瓶和奶粉,就可以增加奶瓶餵養的次數而逐漸減少親喂的次數。注意,早和晚寶寶對母乳依賴最強,奶粉替代母乳可選在中午或下午時段。

4減少母乳次數

比如寶寶由每天喂6次母乳改爲每天5次,待寶寶和媽媽都適應了再改爲每天4次,逐漸減少直到完全斷掉母乳。

斷奶誤區1突然斷奶

循序漸進斷奶,寶寶不會出現強烈的反抗情緒,媽媽也不會發生乳房腫脹的不適。

但突然斷奶孩子會哭的死去活來,媽媽也可能發生乳房腫脹,甚至到最後演變成乳腺炎,痛苦不已。

2在乳頭上塗辣椒、萬金油、黃連等

這可能會傷害到寶寶的口腔粘膜,還可能因恐懼心理而拒絕喫東西。到最後母乳沒斷,反而可能把其他該喫的食物給斷了。

3反覆拖延

斷奶時寶寶一哭就心軟餵奶,過兩天又斷,寶寶哭鬧又餵奶,這樣反反覆覆,不僅斷不了奶,還會給寶寶帶來不好的心理暗示,覺得可以把哭鬧當武器來要挾媽媽。

(圖片來源:pexels.com)

4硬憋

有些媽媽採取硬憋的方式回奶,結果造成了乳房硬塊、乳腺炎,又得遭一回罪。在這裏小康君告訴媽媽們,回奶不要硬憋!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如果乳房難受,適當擠出去一些乳汁,乳房舒適就可以了。

有時候斷奶不僅寶寶不樂意,媽媽們心裏也會有點失落,畢竟以後小肉團不會再急哄哄的鑽到懷裏喫奶,不會再一邊喫一邊傻笑了。但他會喫更多的食物、迎接更多的挑戰,不正象徵着寶寶成長的飛躍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