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就是因为给自己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而逃避自己的情绪,即使这样的行为已经导致了自己心理、精神方面疾病,其中当然就包括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标签一:我是稳重的人,我不该显露我的情绪。

原标题:那些“好人”标签让我抑郁痛苦,寸步难行

曾经,我有很大一部分自信来自于认为自己是个好人这件事。

脾气好、微笑待人、乐于助人、善良 先人后己......这些我自己给自己贴上的标签让我觉得特别有安全感。“因为我是个好人,我对人好,所以别人也不会伤害我”。

众所周知,这种想法是非常幼稚的。所以当涉世未深的我由于种种冲击患上抑郁症以后,我才开始重新思考自己作为“好人”的处世方法是否正确,或者说,我是个“好人”吗?

我们从小就背负着各种期望,于是我们从小就在努力不让周围的人失望。但是我们越长越大,背负的也越来越多,每天都精疲力尽地“讨好”各种人,以为自己对每个人都好,以为自己是个好人。但是我们忘了,我们对每个人好,却对自己不好,我们对别人来说是个好人,但对自己来说,我们是十足的恶人,毕竟我把所有微笑留给了别人。

尤其是患抑郁症之后,我身上的“好人”标签让我寸步难行,这些标签甚至成为了导致我患抑郁症主因之外的最大推手。它们是披着羊皮的狼,是潜伏在好人中的恶人,我们要尽早把它们揪出来。

标签一:我是稳重的人,我不该显露我的情绪

重点讲讲这一种。现在流行的各种“心灵鸡汤”中最主流的一种就是劝导人不应该流露自己的情绪,否则就是幼稚、情商低、不稳重。于是很多人开始压抑自己的情绪,把自己武装成了一个机器人。

男性更是这个标签下的重点受灾人群。“矫情” “这点小事算什么,以后还有更多的等着你” “这么懦弱还是不是男人” 。很多人就是因为给自己贴上了这样的标签而逃避自己的情绪,即使这样的行为已经导致了自己心理、精神方面疾病,其中当然就包括如抑郁症,双向情感障碍等。实际上这种只是担心被被人说自己矫情而尽可能的暴露自己,也是担心自己在别人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抑郁者往往很难做自己。

抑郁症在国内的就诊率非常低,前几年的一个说法是只有15%左右。有多少人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好人”标签而畏惧倾诉,畏惧走进医院诊察治疗,最终走上绝路或痛苦一生呢。又有多少人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寄希望于网络鸡汤来压抑情绪,次次都“治标不治本”。

标签二:我是无私的人,我做事一定要先人后己

首先说明,真正的“先人后己”绝对是一种风度与美德,问题就在于很多人都没有把握好“先人后己”的尺度,他们照顾每个人的感受,让每个人都开心,唯独忘了自己。实际上忽略一个基本常识:你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你需要先让自己满意,还记得傅园慧打破自己记录时兴奋的表情吗,因为她的感染力和真实,她迅速走红网络,我们总觉得自己没有拿到第一或者金牌有什么值得高兴的,毕竟别人期待都是金牌,可是傅园慧说出很多抑郁的内心话,傅园慧真诚的欣赏自己,面对真实,这种真实是多么有感染力呀!

长此以往,人心里的不平衡就会慢慢累加,到了一定程度,人就会崩溃。因为没有人会真正永远地付出却不求回报。抑郁的人,本就有比较严重的自我攻击,当每次把自己放在最后一位,却得不到他人的理解和回报时,抑郁者就会认为这是自己的错误,进一步地攻击自己。

标签三:我是包容的人,我不能表达自己的不满和需求

这个标签曾经在我身上表现得有多严重呢?我在外吃饭的时候,服务员上错了菜,我都不会出声。再比如我和朋友一起讨论一部电影的时候,如果大家都表示非常喜欢这部电影,即使我真的不喜欢它,我也绝不会说出来。

后来我才明白,我混淆了“包容”与“懦弱、没主见”这两个概念,我的种种行为,只是懦弱和没主见罢了,非但自己不舒服,也不会给别人留下什么好印象

标签四:我是善良的人,我不能表达自己攻击的一部分。

因为我比较善良也体验过被人忽视的痛苦,我也尽量不去忽视别人,即使有时候感觉特变烦,我也尽量不去打扰别人。我也不愿意把自己不愉快的情绪带给家人和朋友,毕竟没有谁愿意听我的烦心事。有时候总会觉得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觉得自己应该更有力量一些,更加强硬一些。喜欢和别人一起讨论,可是看到别人情绪失控的时候,就特变害怕和担心,我也担心自己情绪失控。我有时候感觉特变孤独,虽然大家都挺喜欢我,觉得我很阳光,可是只有我自己了解是怎么一回事!

其实,这四个标签都与一个词有关,那就是“压抑”。一个长期自我压抑的人,一旦遇到一个“引爆点”,就会引起自己世界的一次大地震,从而引发不少心理、精神问题。所以,撕掉标签,轻松前行吧

来源:渡心人(ID:duxinren52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