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什麼?

談及這家巨頭公司時,不同的人會給平安打上不同的標籤:業務維度上,有保險、銀行、證券、科技、醫療、汽車、智慧城市等等;企業文化的維度上,它代表傳奇、誠信、勇敢、開拓、冒險……這些標籤,適用於平安的不同階段,卻都不是它的全貌。

拆解平安創業版圖的過程,並不容易。

儘管平安剛剛纔走過32年,可其中錯綜複雜的業務變遷、人物更迭、團隊進退,與壯麗的時代畫卷相交織,豐富性已與很多西方百年企業不相上下。

取中國經濟騰飛的大勢,駛在快車道上的平安集團,從快速向外複製、學習,到內生出遠見與動力,其一心追求卓越的目標向來清晰明確,纔有了現在的光芒。

今天的平安,被業界不少人比作“大象”。如果爲32年曆史加上動效,我們會看到,一家企業一次次闖過窄門,從深圳蛇口的小公司成爲世界舞臺上長袖善舞的大型金融科技集團。

“大象”是怎樣煉成的?平安崛起背後,又闖過了哪些關卡,衝破了哪些阻礙?在《無止之境》之中,我們共同找尋一些關於平安不一樣的成長密碼。

不破不立

不經歷巨大的困難,不會有偉大的事業。“輕而易舉”這四個字,很難在平安的字典裏找到。

起於保險,志在金融科技集團的平安,開端就在破局。所謂“不破不立”,它來得比想象中更不容易。

1983年,28歲的馬明哲爲改革浪潮所激盪,來到深圳蛇口——改革開放事業的起點。1985年,蛇口招商局社會保險公司掛牌成立,接管蛇口工業區勞動人事處的社保相關職能,馬明哲成爲社保公司的經理助理,1986年升任副經理。

當時,社保公司的作用,是爲工業區內上百家企業提供服務,用工方繳納保險金,社保公司負責保險金的投資與保值,受限於狹窄的投資渠道,資產投資回報不穩定。同時,中國保險業恢復,中國人民保險公司一家獨佔,不少外商投資企業對唯一的選擇頗有非議。

市場供需倒逼創新,馬明哲起了個念頭,既然一家經營主體難以提供滿意服務,不如試着創辦一家全新的保險公司。想法一提出,包括招商局蛇口工業區負責人袁庚在內,一衆領導都不支持。

直到1986年,招商局爲百年前創辦的“仁和保險公司”召開紀念會,馬明哲藉機再次提出建議,與會者才意識到新體制下保險公司的重要性。

有前瞻性的認同,也有對實踐性的擔憂。一家全新的保險公司,能否有足夠資金養活自己?人保之外,新保險公司還有必要嗎?這些問題的答案,誰都不知道,獲取信任和許可的責任,最後還是落到馬明哲身上。

從1986年7月起的兩年裏,馬明哲揣着成立保險公司的申請報告,帶着一名祕書、一名司機爲平安籌建四處奔走。

在籌建過程中,碰壁是常態,三上北京,兩次直書,屢敗屢戰,是平安創辦階段的最佳寫照。

幸而,不懈努力下,申辦方案以“限於深圳特區開展業務”的折中方式,最終得到批覆。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險正式對外營業,註冊資本金4200萬元。

690天的如履薄冰,換來了平安破局而生,也奠定了它“搶跑者”的底色。

海平面下

初生牛犢不怕虎,平安保險衝破制度桎梏,自己爭取到了出生的機會,可即便在改革前沿的蛇口,“質疑”仍不可避免。

有人疑慮,這家新生的公司到底能存活多久?是否值得加入?也有人思想迷信,覺得賣保險是談論“不吉利”的事。連蛇口的領導都忍不住感嘆:馬明哲“挑了塊最難啃的骨頭。”

很多人並不知道,正式營業前,平安業務已經起錨。一拿到中國人民銀行的批文,按捺不住的平安人,就開始到市場上找飯喫。

1988年4月,蛇口工業區房地產公司就和平安簽訂了第一張“鉅額”產險保單,保險金額3072.1萬元,保費43998元。

1988年5月27日,平安保險公司舉辦開業典禮。

1988年8月,平安舉辦了一個簡單而不失莊重的開業儀式。“公司在蛇口招商路租來的一間440平方米辦公室開業,扣除洗手間和通道,辦公使用面積僅200平方米左右。平安提出一年完成 500萬元的保費目標,這一目標僅是中國人保保費的幾千分之一。”《無止之境》這樣寫道。

1988年底盤賬,平安用半年多時間,收了近500萬元保費,成功完成自己的“小目標”。規模不大,作爲改革試點單位,還是讓行業感受到幾分驚喜:國內保險市場長期由一家公司獨家經營、紋絲不動的局面,打開了一個小小的缺口。

開業、招人、設機構、理順後臺流程,去市場上找機會,在行業裏招兵買馬,1988-1998年的十年間,平安走出蛇口,進軍全國,業務從產險、壽險再到經營國內所有險種,儘管難,趁着中國經濟騰飛的大勢,這個“新生兒”自己設定發展的時間表,又分毫未差地完成了。

1992年,國務院正式批准平安保險公司更名爲中國平安保險公司,平安成爲一家真正的全國性保險公司。

至此,很多人對平安的印象,似乎就是一路狂奔的模樣,殊不知,步入第二個十年時,平安踩過一次“大剎車”。

彼時,國內保險業處於大規模擴張階段,增員過快、盲目自信是很多公司的問題,一旦保費增長放緩,潮水褪去,各家公司立馬犯了難。即便平安壽險保費突破百億元大關,人均創利也走起了下坡路。

面對困難,何去何從?

第二個十年的開局,平安在內部進行了一系列企業文化和根基的調整,譬如定下“對客戶負責、對員工負責、對股東負責 、對社會負責”四大責任,確立“誠實、信任、進取、成就”價值觀,同時明確了願景目標:建設國際一流綜合性金融服務集團,確保“最好的機制、最好的人才、最好的管理、最好的服務、最好的產品在平安。”

平安也迅速進行業務與人員改革,保持多元化金融集團經營架構,持續向保險、證券、投資、銀行等業務滲透,同時關停虧損險種,撤出部分地區,不惜犧牲市佔率。

從全面開花到聚焦出擊,在外援麥肯錫的幫助下,平安引入KPI管理方法,明確責任與效益,採取“末位淘汰”,砍掉大部分低效的部門和人員。

半年時間,關停並轉,平安的管理理念、成本意識沉澱下來,發展路徑也越來越清晰。

2003年底,平安收購福建亞洲商業銀行,更名爲平安銀行;2004年成立養老險、健康險公司;2005年,成立資產管理公司,金融控股架構確立,直指綜合性金融控股集團。

2004年6月24日,中國平安集團在香港整體上市,壯大了公司的資本實力。

在資本市場上,平安集團亦鋒芒畢露。2004年,平安在H股掛牌上市,2007年迴歸A股,創下當時全球最大的保險公司IPO記錄,也成爲A股市場第二大IPO,僅次於中國工商銀行,當日收盤,兩地總市值超過3000億人民幣。

在創立的第20個年頭,平安首次進入《財富》世界500強榜單,排名第462位。從“夾縫中求生存”的開拓者,終於成了在金融界擲地有聲的世界級品牌。

可是,通往榮譽的路上,並不鋪滿鮮花。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演變爲全球金融風暴,平安接連遭遇再融資風波、富通投資失利等考驗。

好在,保險、銀行、證券、信託等主營業務保持健康、穩定發展,平安頂住了壓力,仍然盈利。

花旗集團有一條經營理念廣爲流傳:真正能夠導致惡果的,是犯了錯誤卻竭力加以掩蓋。對平安而言也是如此。

面對考驗,馬明哲很坦然——“站在岸上的人永遠學不會游泳”,他認爲,嗆水不可怕,關鍵是能否掌握搏擊風浪的能力。平安也不會因一時的挫折變得患得患失,有魄力、不怕犯錯、勇於開拓、把握良機,依舊是平安精神的本色。

馬明哲很清楚,“平安要是真的發展太順,反而讓我憂慮,困難和磨鍊來得越早越好,隊伍越早得到鍛鍊,積累的經驗越豐富,競爭力就越強。在充滿壓力和挑戰的環境中生存發展,我覺得更加踏實。”

在一次次考驗中,市場真正意識到,原來這家公司已經長成爲真正的巨擘。“平安好比一座冰山,過去10%是浮在水面上,90%是沉在水下,突然有力量將這座冰山托起來了,很多人就愣了,這個公司怎麼這麼大了。”

隨着平安的發展壯大,市場自然有了更高的期待。經過多次考驗,平安重新審視了金融風險評估、全球化投資等戰略級問題,信息公開更透明,主營業務更穩健,市場風險的認知也更清晰。

黃金時代

2018年,平安首度披露了一組數據:過去10年,投入500億到金融科技中,未來10年將會投入1000億。

《無止之境》中記錄,平安2008年的一份融資方案中,有一句話當時看來並不起眼:“將爲互聯網金融業務佈局提前做好資本規劃”。原來,平安遠見於未萌。

平安向來動身早,不論主業金融還是新興的科技業務。它是最早引入外資、最擅長運用外腦的中國企業之一,也是最早接收到科技信號的企業之一。

2001年,平安全國客服專線95511實現了在全國30個省市的開通,建立起了首家短號碼的全國集中式服務網絡。

1999年,滙豐與IBM在“交互式金融服務”上開展合作,平安就啓動了IT改造。2002年後,平安實施了IT基礎的技術平臺統一和應用系統建設,按照“一個客戶、一個平臺、多種產品、一站式服務”的綜合金融要求,打造一個整合的科技平臺,陸續修整IT組織架構。

2008年,平安科技公司掛牌,IT、互聯網從中後臺走到了舞臺中央。

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提出過著名的“創新理論”,所謂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新的生產函數,即生產要素的重新組合”。這種改變,在平安內分爲三個階段:

1.0時期,平安以發展傳統金融業務爲主,以建設系統解決業務問題,自動化的基礎建設是這個階段的重點;2.0時期,首度試水網銷、電銷平臺,拓寬與客戶的接觸渠道,服務更加便捷;3.0階段,開始孵化新業務,一批真正的互聯網新公司乘勢而起,誕生了陸金所、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平安智慧城等開放的生態級公司。

金融邁向科技,2008年後的12年裏,平安經歷了最重大的一次跨界與轉型。其實若說轉型,並沒有脫離本業,從探索金融電商、科技改良金融服務到“金融+科技”、再到“金融+生態”,平安在做的,始終是科技賦能金融、科技賦能生態、生態賦能金融。

2014年業績發佈會上,初出茅廬、尚未盈利的平安互聯網板塊,取代傳統主營業務保險、銀行和投資,成爲關注焦點。

這一年,平安正式明確互聯網金融戰略,制定了核心金融業務和互聯網金融業務相互協同的路線。

平安從全牌照的金控公司,轉而定位爲“國際領先的個人金融生活服務提供商”,落地分爲傳統和非傳統兩種路徑:前者基於保險、銀行、證券業務的傳統生態圈,後者則從金融服務延展到生活服務,深入相關細分場景,讓能力外溢,產品和服務向社會輸出,成爲新的利潤增長點。

當時,有人評論:“平安在用兩條腿走路。”

2017年,平安首次披露了陸金所控股、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平安醫保科技四大“獨角獸”,將自己升級定位爲“國際領先的科技型個人金融生活服務集團”。

2019年,平安科技板塊總收入同比增長27.1%,至821.09億元;科技專利申請數超21383項,領跑全球;旗下金融壹賬通、平安好醫生和汽車之家均已實現上市,5家科技公司整體估值達691億美元。

對新技術的敏感,以及勇闖無人之境的膽識,推動着而立之年的平安,再上一個新臺階。

與2008年相比,12年後的今天,平安營收已破萬億、淨利達到千億,所面對的環境也更加複雜。市場往往習慣於從平安跑馬圈地式的業務延伸中總結經驗,探尋“這家企業憑什麼獲得成功?”事實上,32年披荊斬棘,很難定義哪一刻是真正迎來了成功。

在平安自身看來,它仍處於追求成功的過程之中,還望不到時間軸的盡頭。每一個階段,都是它的“黃金時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