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這也就是十多萬自主品牌車型可以將風阻係數做得比法拉利小的原因,畢竟超級跑車往往可以跑出200~300km/h的極速,這時如果空氣阻力過小,高速行駛的汽車將非常不穩定,畢竟飛機的起飛速度因機型及載重不同基本保持在150~300km/h之間,如果一臺超跑的風阻係數過小,後果可想而知。通過一組數據可以更直觀的瞭解,當車輛以高於90km/h的速度行駛時來自發動機的動力有70%甚至更多都要用來克服空氣阻力讓車輛順利前行,所以風阻越小就意味着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需要克服的空氣阻力就越小,也就意味着車輛的燃油經濟性會得到提升。

看到這個題目相信很多車友都會脫口而出:“能輕鬆碾壓的怕是隻有性價比吧?”。不不不…… 指的是和價格無關只和車輛本身相關的參數。對汽車知識特別熟悉的同學估計已經能猜出個大概了。什麼,你還猜不出來?那說明你對汽車還不夠熟悉呀!

說的這項參數對汽車產品都尤爲重要,特別對電動車而言,更是力求將這項參數做到儘可能低。只有這項參數足夠低,電動車才能在不改變電池容量和電動機功率的情況下獲得更多續航里程。

對,這項參數就是風阻係數,一個除奔馳G級以外,所有車型都特別在意的參數。

要了解風阻係數,就得先了解風阻,接下來 詳細給各位解釋一下:風阻簡單來說就是物體在空氣中移動時來自空氣的阻力。汽車在行駛過程中除了要克服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外,還有一項阻力需要克服,那就是空氣阻力,即風阻。因爲只有推開前面的空氣車輛才能順利前行,而空氣阻力與車速大小成正比,即車速越快,空氣阻力越大。

那麼風阻到底能大到什麼程度?通過一組數據可以更直觀的瞭解,當車輛以高於90km/h的速度行駛時來自發動機的動力有70%甚至更多都要用來克服空氣阻力讓車輛順利前行,所以風阻越小就意味着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需要克服的空氣阻力就越小,也就意味着車輛的燃油經濟性會得到提升。

而風阻係數則是在風洞試驗中所確定的一個數學參數,用它可以計算出車輛行駛時的空氣阻力,風阻係數越大則空氣阻力越大,風阻係數越小則空氣阻力越小。

那麼風阻係數是不是越小越好呢?如果風阻係數能達到極致小甚至爲零,那麼汽車能耗是不是就會有一個飛躍式的發展?

然而事實情況並非如此,較小的風阻係數確實可以降低能耗,但卻會給高速行駛時的車輛穩定性造成非常大的負面影響。

這也就是十多萬自主品牌車型可以將風阻係數做得比法拉利小的原因,畢竟超級跑車往往可以跑出200~300km/h的極速,這時如果空氣阻力過小,高速行駛的汽車將非常不穩定,畢竟飛機的起飛速度因機型及載重不同基本保持在150~300km/h之間,如果一臺超跑的風阻係數過小,後果可想而知。因此高速行駛時就需要通過加裝尾翼、前脣、側裙等空力套件來加大空氣阻力,讓空氣流經車身從而產生足夠大的下壓力,將高速行駛的汽車牢牢壓在地面,一方面可以保障行車安全,另一方面也方便車輛發揮出更高的極限速度。

瞭解完這些,大家對尾翼是不是有了新的看法,這個部件其實並不是爲了讓車輛跑的更快,而是讓空氣阻力更大,所以普通車輛上加裝尾翼除了好看和增大油耗之外,再沒有其它用途了。

說了這麼多,空阻係數對油耗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普通車輛多大的空阻係數纔算得上優秀?一般說來,在其它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風阻係數下降10%,油耗可以下降約7%,因此對普通車輛來說,風阻係數越低油耗也就越低。而且三廂車型的風阻一般要小於兩廂車和SUV,因爲在三廂車尾部形成的真空區域比其它兩種類型車輛都要小,所以空氣阻力也較小。目前普通轎車的空阻係數小於0.3Cd就能算得上優秀,SUV車型小於0.35Cd就可以稱得上優秀,超級跑車的風阻係數爲保證高速行駛時的穩定性始終保持在大於0.3Cd的範圍,速度之王F1則始終保持在1Cd附近。

目前風阻係數最低的民用量產車是奔馳A-Class Sedan車型,可以達到0.22Cd,但部分自主品牌車型也將風阻係數做得非常優秀,比如小鵬P7可以達到0.236Cd、榮威i6可以達到0.25Cd,而吉利SUV車型帝豪GS也能達到0.33Cd,這些都代表了自主品牌車型在車身設計上的巨大進步。

相信經過 一番詳細解釋,大家對風阻有了更多瞭解,相信在朋友面前扮演起老司機的角色能更加得心應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