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2019年的汽車市場延續了2018年下行的走勢,汽車流通行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行業的虧損面也在不斷擴大,但百強經銷商集團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同時他們也爲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百強所吸納的就業人數爲42萬人,稅收貢獻達4865億元,發揮着行業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宋濤對2019年度汽車流通行業的整體運營情況進行了特徵解讀與綜合評價,百強集團的綜合變化與能力對標分析。

5月28日,以“領風潮 譽前行”爲主題的2020年中國汽車經銷商大會暨百強發佈會在線上召開。百強企業的發佈,展示了汽車流通行業近年發展的主要成就,體現了汽車經銷商集團化發展的主流方向,彰顯了汽車經銷商集團綜合實力顯著提升的整體特徵,爲政府部門瞭解行業動向,汽車廠家甄選重點合作伙伴,資本機構尋求投資方向等提供了權威的依據及參考。

在本次發佈的榜單中,廣匯汽車以營業收入1704.56億元的成績奪得百強榜首位,中升集團營業收入1240.43億元排名第二。利星行汽車、永達集團、恆信汽車排名三至五位。

流通行業是汽車產業中流砥柱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會長沈進軍表示,2019年的汽車市場延續了2018年下行的走勢,汽車流通行業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行業的虧損面也在不斷擴大,但百強經銷商集團交出了一份滿意的成績單,同時他們也爲社會做出了巨大貢獻,百強所吸納的就業人數爲42萬人,稅收貢獻達4865億元,發揮着行業中流砥柱的作用。

從市場總體表現看,汽車品牌間的差距逐步拉大,疫情給汽車流通行業帶來巨大危機,經銷商集團面臨着生死考驗,經銷商投資人對當下和未來前景憂心忡忡,賣店、關店時有發生。沈進軍認爲新冠疫情將加快中國經濟和行業轉型進程,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汽車產業結束了近20年高速增長,如今汽車銷售網點密度之大在全世界都絕無僅有,因此不受市場歡迎的品牌、服務能力較弱的經銷商必然會退出市場,這是市場正常的優勝劣汰。縱觀國際成熟汽車市場的發展歷程和歷史經驗以及我國經濟發展的特點,我國汽車市場仍有可持續發展空間,但結構性問題依然突出,近期出臺的二手車經銷企業增值稅減徵,就是結構性調整的政策措施,對企業是重大利好,有利於激活二手車交易,拉動新車銷售。他指出,今年下半年汽車流通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面臨巨大挑戰,庫存壓力、價格競爭不可避免,經銷商要把握節奏,與廠家及時充分溝通,共同開拓市場。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任興洲介紹,汽車產業在擴大內需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之一,有着產業鏈長、產業帶動能力強、拉動消費能力強等特點。特別是在穩定就業方面,根據測算一個汽車產業的崗位可以帶動相關產業7個就業崗位,所以汽車產業對國家提出的“六穩”“六保”和擴大內需方面將起到重要作用。

汽車流通行業與消費者直接對接,是產業鏈的關鍵環節,是整合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的樞紐,是運用數字經濟和現代信息技術,促進商業模式創新的前沿陣地,其重要地位毋庸置疑。

在她看來,疫情後汽車消費市場將出現變化,主要表現在消費者更傾向於擁有自己的汽車,汽車更新換代需求增長,新能源汽車優惠將刺激消費。政府延長新能源汽車補貼和購置稅優惠,支持國三及以下排放標準柴油貨車淘汰,二手車增值稅調整等政策以及廣州、寧波、南佛山、四川、北京、海南、湖北、杭州等地出臺的鼓勵政策,將有力推動汽車消費。汽車流通企業要順勢而爲,謀求創新,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揮供應鏈金融的作用,爲消費者提供更高質量的綜合服務,充分利用好政策紅利。

營收、稅收貢獻持續增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祕書長兼專家委員會主任宋濤對2019年度汽車流通行業的整體運營情況進行了特徵解讀與綜合評價,百強集團的綜合變化與能力對標分析。

在百強排行榜特徵解讀與綜合能力評價分析中,包含淨資產收益率對標、抗風險能力對標、運營效能對標。標杆值的發佈幫助經銷商全面分析獲利能力、抗風險性及經營效率,從區域、店齡、規模等維度,全面剖析,爲行業提供標杆,爲經銷商提供預警機制。

凱達研究院數據顯示,2019年度,百強集團在艱難的市場環境中,爲社會創造了17361億元的總營收;貢獻了4865億元的稅收;佈局了6038個4S網點,提供了42萬人的就業機會。

百強集團的總資產投入在2019年爲8024億元,全年總銷量達850萬臺,售後服務臺次達到6005萬臺,貢獻的薪酬福利總額爲493億元。

相比於2018年度,百強集團的網點數、就業人數、資產投入、銷量、服務等指標都出現了下滑,但是在營收、稅收貢獻、爲社會提供的薪酬福利等社會價值仍持續保持增長。

百強集團加快了從大規模擴張轉向精準投資、細緻運營、效能提升的腳步。汽車行業的未來依然可期,但優勝劣汰的“淘汰賽”和“突圍賽”已經開始。從未有過一個月內政府出臺如此密集的刺激政策,所以“危”與“機”是並存的。

2019年度百強集團的淨資產收益率均值爲11.3%。整體來看,2019年度百強集團的淨資產收益率在9%-30%之間。

抗風險能力中,百強經銷商集團銷售利潤率均值爲2.9%,新車毛利率爲1.9%,零服吸收率均值爲83.5%。

從銷售利潤率規模看,利潤在500億元以上的企業利潤率爲3.3%,華中地區利潤率爲3.7%,店齡大於3年,小於等於5年的店利潤率最高。

8年以上的門店零服吸收率最高,達到108.8%。華北、東北、華中、西南地區零服吸收率超過100%,華東地區零服吸收率最低,只有73.3%。

運營效能方面,百強經銷商集團售後毛利率均值爲40.9%,庫存係數均值爲1.29,銷售管理費用均值爲4.5%,財務費用率均值爲0.7%。人工效能方面,員工流失率均值爲17.4%,人工成本利潤率均值爲2.9%。8年以上店的庫存比較小,200-500億元集團庫存控制比較好。

日系品牌競爭力突出 豪華品牌綜合實力強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凱達研究院院長王春燕對2019年度中國汽車品牌競爭力研究報告做了詳細解讀。

她指出,淨資產收益率對標體系體現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綜合反映了所有者投入資本的獲利能力。研究結果表明:日系品牌經銷店的淨資產收益率最高,其次是歐系品牌,美系、韓系和中系品牌的淨資產收益率偏低且水平基本一致。豪華品牌的淨資產收益稍高於主流合資品牌,自主品牌在該指標上的表現明顯落後。

運營效能對標體系評價企業的業務運營效率,體現了企業的健康程度及盈利穩定性。研究結果表明:從衡量業務運營的庫存係數和售後毛利率兩個指標來看,日系品牌經銷店的業務運營優勢依然突出,不僅庫存係數低,售後毛利率水平也處於領先水平;歐系品牌經銷商的運營效能緊隨其後,售後毛利率水平與日系品牌一致,庫存係數依然排名靠前;美系品牌表現居中;韓系和中系品牌呈現庫存係數高、售後毛利率低的特點。

抗風險能力對標體系描述企業生存與發展的臨界點,體現了企業的經營安全。研究結果表明:日系品牌經銷店的抗風險能力最高,表現在新車毛利率和銷售利潤率均最高;歐系品牌排名第二,表現在零服吸收率和銷售利潤率水平較高;韓系品牌經銷店的特點是零服吸收率最高、銷售利潤率居中、新車毛利率較低;中系品牌的新車毛利率水平較高;美系品牌經銷商在三個指標上均表現一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