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人的印象中,二战时苏联红军的作战技能不如德军,他们之所以能战胜德国,靠的是人命填起来的“尸海战术”。这种说法虽然有一定道理,却也略显偏颇。
一个最明显的反例就是,在德军眼中,苏军的火炮有着令人心悸的巨大威力。

在苏德战争爆发伊始,德军就在东线遭遇了苏联军队的顽强抵抗。德军发现,在西线他们从来没有遭遇过如此惨烈的战斗。
德国陆军参谋长、陆军上将弗朗兹·哈尔德在日记中写道:“我们低估了俄国人。”
不过在最初的战斗中,德军只在苏军阵地上发现了极少量的火炮,这恐怕也是德军在前期能够所向披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不过到了1941年的夏天,苏联炮兵终于开始吐露火焰。弗朗兹·哈尔德在他的日记中又写道:“敌军炮兵的火力令人难以忍受,而我们的炮兵由于弹药不足无法进行有效的反击。”

尽管如此,德军高层军官依然没有真正把苏联炮兵放在眼中。因为在他们看来,苏联炮兵虽强,但已经在和德军的交战中蒙受了重大损失。
比如苏联西方面军在战争开始后的第一个周末就在德军的突袭中损失了10个炮兵军火库,2000车皮、占全部军火储备三分之一的弹药就此灰飞烟灭了。
于是我们看到,在12月6日希特勒一度宣称:“俄国的炮兵已经微不足道了。”
然而,事实真的像希特勒所想的那样吗?

苏军在火炮储备遭到严重损失的同时,后方也在加紧研制和生产全新的火炮装备。
其中最负盛名的,当属被称为“斯大林的管风琴”的喀秋莎火箭炮。

在许多德军士兵的眼中,这款能发射不可思议的飓风般炮火的武器简直就是魔鬼的代言人,他们将其称为“死亡管风琴”、“地狱管道”、“一百公顷大炮”。
喀秋莎火箭炮对德军士气造成的打击甚至远远超过肉体,被击中的士兵身上往往会布满数十个弹片。德国士兵对此描述道:“谁要是没听过苏军的管风琴,没有经历过它的炮火,谁就不懂俄国。”
当然,苏联炮兵可不仅仅只有喀秋莎,他们还拥有数量众多、性能不错的加农炮、榴弹炮和迫击炮。这些火炮或许不是最好的,但却是性价比最高的。它们制作简单,作战效率高,射程远,炮弹威力大,就算打得不是那么准,往往也能给德军造成很大的杀伤。

除了有大量更加先进的火炮被生产出来外,苏军高层对火炮重要性的认识也在逐渐加深。他们指出,没有炮兵支援的进攻就是对祖国和军队的犯罪,它会造成无谓的牺牲。1942年秋天,苏联成立了最高统帅部炮兵师,炮兵师的一次齐射就要消耗超过9吨的金属。
在这里跑个题,在《亮剑》里有这么一个情节,当时李云龙率军坚守赵庄,为了减轻他的压力,上级很有气势地撂了一句狠话:“拿5吨炮弹换下李云龙!”

对比苏联炮兵师的火力就能看出,这5吨炮弹在真实的战场上其实连炮兵的牙缝都不够塞的。
在战争的后半段,苏联人用数量惊人的大炮淹没了德军部队。一名德军士官在回忆录中说:“被俘后我们被带领通过了苏军阵地,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集中的火炮,这让我感到惊愕不已,大炮一门挨着一门,各种口径的炮兵队一个接着一个,弹药堆积如山,坦克并排摆放着,斯大林的管风琴一台接一台。这些武器大部分甚至都没有使用过。”
苏军能够在战争期间对火炮的使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以及他们强大的军工生产潜力是让他们能够战胜德军的重要因素。德军在丧失了武器装备方面的绝对优势之后,再也无力同苏联炮兵进行抗衡。苏军的火炮集群将成千上万吨的炮弹倾泻在德军阵地上,为步兵和坦克开路。
如果没有炮兵的火力支援,苏军不知道还要付出多少鲜血的代价,才能够在一场场惨烈的战役中笑到最后了。

在战后,为了表彰在炮兵部队在卫国战争中发挥的巨大作用,苏联专门设立了“炮兵节”,可以说是对这个兵种的最高褒奖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