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旅融合開闢新空間新思路,杜開林說,“我們希望將朝天宮古玩市場打造成輻射以南京爲中心的兩小時的、具有活躍度和交易規模的文化藝術品核心區。與“共享直播間”一同上線的,還有朝天宮古玩市場全新打造的“線上藝術品市場電商平臺”,夜間經濟、直播經濟、電商經濟,這次上“新”,不僅點亮了南京古玩夜市,同樣搶抓“四新”催生出的新機遇,擴大消費、促進消費升級,也點亮了南京古玩的市場環境。

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

朝天宮古玩市場,因爲悠久的歷史、有口皆碑的品質,成爲南京乃至全國收藏品領域的一面旗幟。百年傳統之下,接地氣的“朝天宮”欲用一場變革的全新“夜市”打響夜間文旅消費的先聲,用電商與直播等新技術新手段搶抓“四新”催生出的新機遇。

6月,吸引全國收藏愛好者目光的

朝天宮古玩夜市即將亮燈

且看這塊百年金字招牌的全新容貌

又將散發出怎樣的新魅力……

老 · 字 · 號

--“民間博物館” 魅力輻射國際收藏界--

走進朝天宮古玩市場,有一面牆,用各個朝代的磚塊堆砌而成,見證着南京城的風雲變幻,也目睹着古玩市場的歷史。

作爲全國行業老字號,南京朝天宮古玩市場是足以令南京人引以爲豪的一個歷史文化品牌。文化學者馬未都曾在《百家講壇》中追溯過“潘家園”的歷史:每當週末的清晨,天尚未亮,北京潘家園市場人頭攢動,低頭尋寶。南京,也有這樣的傳統。“北有潘家園,南有朝天宮。”簡單的一句話,足以彰顯“朝天宮”在全國古玩收藏界的地位。

到朝天宮淘舊貨、買古玩、尋舊書,是老南京人的傳統,更是國內很多人的集體記憶。

※ 從評事街到水西門、莫愁路、朝天宮西南一帶的堂子街,最後定格在安品街、登隆巷,古玩玉器、雜貨舊物穿插其中;

※ 追溯至明歷年間顧起元的筆記中“金陵市合月光裏”的記載,到晚清一路發展至二十一世紀,幾代人的生活與此相連;

※ 從地攤、棚戶到現代化文化藝術商業街區;從單純古玩交易發展到集藝術品、文創、古玩、藝術館,以及各類主題性文化交流於一體的綜合性文化平臺。

百年來,朝天宮古玩市場不僅承載着南京的歷史脈絡與南京人的傳統記憶,濃厚的歷史氣息也吸引了全國各地收藏家聚集於此。

在南京,特別是老城南這一帶,逛古玩市場可能是三代人的習慣。

”朝天宮古玩市場總經理杜開林表示,這裏宛若一座“民間博物館”,散發出的魅力吸引全國各地收藏者慕名而來,黃裳、陳子善等著名藏書家都曾來此淘書,“朝天宮每週都會舉辦不同類別的主題交流,吸引全國各地的收藏家與愛好者。”僅2019年,這裏就舉辦了13場主題活動,吸引了近14400名參展客商及150餘萬人次的遊客。週末和節假日,這裏更是熱鬧非凡,天南海北的古玩收藏愛好者將藏品精心地擺放在各自攤位上,“每週進場遊客約1.2萬至1.5萬人次,初步統計每年這裏交易額約10億元人民幣,帶動周邊餐飲、住宿、旅遊等消費更達到20億”。杜開林介紹。

名揚四海的“朝天宮”更是被中華工商總會和中國收藏家協會評選爲中國收藏界唯一風雲市場,成爲全國聞名的一處文化地標,影響力更輻射大洋彼岸。去年3月,美國大都會博物館一個7人組考察團專程飛來南京,“他們驚訝於中國有這樣一個收藏和文化消費的聚集地,好奇展覽業究竟在中國發展得如何。”最終考察團帶着一系列數據,回到美國開始研究朝天宮古玩市場的運營模式。

新 · 空 · 間

--重構視覺體系 點亮古玩夜文化--

擁有好口碑與高影響力的朝天宮古玩市場,已經全面復工,“目前市場內千餘家商戶已經正常經營,假日特色市場也已經恢復正常。

但這上百年的老字號顯然不願固步自封,而是想方設法通過創新抓住新機遇,於是啓動了“古玩藝術品夜市”項目——6月開始,

每週五至週日的19點至22點

,朝天宮古玩市場將對外開放,挖掘古玩市場夜間消費潛力。

“這個想法並不是現在纔有的。”杜開林表示,兩年前目睹諸多南方城市夜文化生活的萌動,他就打算培育夜市場,“現在只不過是東風到了。”在他看來,不同的文化愛好、不同的文化消費層次把夜間旅遊市場分割成了不同的主題文化消費區,古玩市場與電影、餐飲市場一樣,具備這樣的夜間消費潛力,“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時尚一族加入這個行業,而且越玩越專業,越玩越考究,越玩越高端,但是他們白天要工作、要照顧家庭,週末夜晚的這幾個小時則成爲他們可以投入自我愛好的時間。”而更多收藏愛好者更是對古玩夜市躍躍欲試,“不爲什麼,就是一種習慣,這種習慣和傳統可能是從明清時期就開始的‘黑市’‘鬼市’延續而來的吧。”一直住在老城南的“古玩迷”趙大爺說。

市場內被規劃爲“古玩藝術品夜市”的三號樓正在施工,工人們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室內裝修、燈光搭建。

市場外,一盞盞紅燈籠高高掛起,即將爲夜色增添一抹古色古香的氣息。“爲此,我們增設了一部觀光電梯,又在戶外加裝了兩部LED大屏,重新構建了視覺引導系統,並特意增設無死角監控系統、照明系統等配套設施,專門爲夜文化市場服務。華燈初上時,在紅燈籠的照射下,市場會非常美。”杜開林說。

爲了夜市,朝天宮古玩市場也做了重新規劃,準備了近6000平方米的室內場地。杜開林介紹:“三號樓的4樓有2000多平方米場地,將開設非遺項目、大學生文創、淘寶超市、藝術品拍賣等六個區域。”

新 · 玩 · 法

--四種語言直播 打破傳統舊市賣貨形式--

開放夜市只是朝天宮古玩市場創新突破的一部分,爲古玩市場注入新活力,不僅僅是“夜文化”開始,更將借力新技術、新手段擁抱新消費。“共享直播間”則是其中之一,也是年初特殊環境下的線上風暴給予市場的新思路。

線上直播並非朝天宮古玩市場今年的新嘗試,早在去年市場已經通過一次直播試水,測試了直播行業對古玩市場的影響力。據朝天宮古玩市場大型活動部負責人宋剛介紹,2019年9月市場分別策劃了“國窯風華——景德鎮十大瓷廠陶瓷藝術精品展”和“第五屆紅色收藏品交流大會”,超過70萬次的播放量讓當時沒能到現場的很多“古玩迷”線上瞭解了兩場展覽與交流會的盛況,並紛紛致電市場諮詢。僅僅一個小時的線上直播報道,更吸引了12.6萬人在線觀看,這樣的數據給了宋剛信心。

杜開林希望用“共享直播間”向市場內更多的商家和遊客開放,提供便利。在現場可以看到,在夜市區域的一邊統一打造了近10個直播間,這意味着市場內的所有商家都可以在此直播平臺進行直播,“

誰能講出古玩文化、講出故事,誰就進去

”。

拉動消費是新手段的目標之一,不過並非全部。

作爲此次夜市的重頭戲之一,非遺傳人進駐市場現場演繹非遺製作過程,將成爲古玩市場的一個常態化項目。“我們的直播,還將更多的鏡頭對準南京非遺人。”夜市啓動之後,每週市場內都將迎來幾十位南京本地非遺傳人現場進行各類項目的表演,“涵蓋剪紙、雲錦、泥人、秦淮燈綵,甚至牙雕木雕等林林總總的項目。”

新的古玩夜市將穿插更多的南京文化在其中

,“夜文化並非僅僅是經營而已,我們希望打破傳統的舊市賣貨的單一形式,還可以普及文化藝術的教育、觀賞、體驗,將南京的傳統文化更好地傳播出去,包括藝術品宣傳互動、傳統文化講座、直播拍賣等,打造成全國綜合性文化普及示範地。”爲此,市場籌備先期進行中、日、韓、英四種語言進行直播,讓這裏的“李佳琦”們既能帶貨,又能輸出南京文化。

新 · 業 · 態

--線上融合上新 南京古玩大IP--

與“共享直播間”一同上線的,還有朝天宮古玩市場全新打造的“線上藝術品市場電商平臺”,夜間經濟、直播經濟、電商經濟,這次上“新”,不僅點亮了南京古玩夜市,同樣搶抓“四新”催生出的新機遇,擴大消費、促進消費升級,也點亮了南京古玩的市場環境。

古玩市場內,已經有一些80後年輕商戶,嘗試做線上服務交易。“別小看他們,有些店主月銷售規模已經能達到30萬元。”杜開林說,但他期望用市場耗費巨資推出的電商平臺,打造一個行業內的新業態。

如果說夜市、夜攤更接地氣,那麼這一次線上線下的融合,則將是國內第一個擁有社交屬性、社羣矩陣的“朝天宮古玩”大IP。

“雲商城我們從去年就開始搭建,與夜市一同上線的還有商城內品質爲先的百萬種商品。”商城運營相關負責人表示,目前古玩市場內的千家商戶,僅有20餘戶通過電商進行線上銷售,“雖然其中不乏擁有30萬粉絲、年銷售額達到千萬元的‘大戶’,但我們希望能夠通過這個平臺給予更多愛好者一個體驗交流的平臺。”雲商城將包含玉器、紫砂10個門類的銷售內容,同時還將搭建活動、拍賣、藝術品鑑定等綜合性內容,先期向市場內的商戶開放,後期更將擴大至全國,吸引更多玩家入駐。

文旅融合開闢新空間新思路,杜開林說,“我們希望將朝天宮古玩市場打造成輻射以南京爲中心的兩小時的、具有活躍度和交易規模的文化藝術品核心區。”

而朝天宮古玩市場也將在這次亮燈上“新”後,煥發出新的魅力。

照片由朝天宮古玩市場提供,所拍攝內容均爲疫情發生前活動場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