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不演义》第四十四篇

七月,洛阳以西,慈涧。

夏日的娇阳焚烤着这片大地,涧河里的水似乎都要沸腾起来。

李世民的脸又呈现标志的酱紫色,此时,连嘴唇都干裂起来,越来越大的喊杀声从四面传来。

骑尘越来越来近,也越来越大。

李世民被包围了。

不久前,李世民率领大军抵达河南。到了之后,李世民率领了一支骑兵前来观观摩一下自己的对手。

到达现场之后才发现,王世充正设了一个圈套等着他来钻。

郑军已经四面而来,想要全身而退是不现实的。李世民转身,下令左右先退,然后自己殿后。

这个有些奇怪,我国传统历来是让领导先走,大敌当前,那有让秦王殿下殿后的道理。但显然,李世民不是在开部下的玩笑,更不是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他之所以让左右先退,是因为自信。

普天之下,只有望我背影,吃我马尘的人,这是来自坐骑的自信。

史书记载,李世民此次所骑是一匹紫色的大马,名为飒露紫。

紫燕超跃,骨腾神骏,气詟三川,威凌八阵。

当然,在策马甩开追兵之前,李世民还需要给部下创造突围的时间。

在吃我马尘之前,诸位可吃我一箭。

李世民取下了背后的长弓。

箭已搭在弓上,这是一只奇怪的箭,杆很长,杆身略粗,更怪的是,箭尾是四羽。

玩过弓箭的都知道,普通的箭羽是两尾,也有三尾的,但四尾的非常少见。因为尾羽可以起到平衡箭身的作用,但同时也会减慢箭飞行的速度。四羽之箭,意味着你要等到敌人冲得更近,才能射出。或者,你能拉开李世民的长弓。

不寻常的箭需要不寻常的弓,据记载,李世民的大弓是普通弓的二倍长,加长的弓身提供了额外的助力,让四羽箭获得更稳定飞行的同时,又不失其劲道。据记载,李世民的四羽箭可以射穿一板门扇。

四羽的大箭在战场上空呼啸,追兵纷纷倒下,追击的脚步开始放缓,但这些追兵并没有离去,他们远远的跟随着李世民。

这意味着,他们并没有放弃追杀,他们在等待一个人,一个可以避开四羽箭,跟李世民较量的人。

李世民突然意识到了这一点。

王世充辛辛苦苦设了这个埋伏,当然不会只派一些鱼脯上来喂箭。在某个山坡的后面,一定潜伏着王世充的杀招。

如果野史描述的这把武器的细节可信,那么紧接着出现在沙场之上的,应该是一把长丈七,单手难以合围,刃重七十斤的大枪。

这是让人骨头发寒的大枪,这是挑尽无数白骨的大枪。

这是寒骨白,赤发灵官、飞将、义薄云天小关羽、亲近的人更愿叫他一声单二哥的拿手武器:寒骨白。

在秦叔宝、程咬金、罗士信纷纷背郑降唐时,单雄信选择了留下。

演义里为了解释单雄信为什么不跟随瓦岗的兄弟降唐,编了一个故事,大意是单雄信的大哥因为在野外打了瓶酱油,围观了一场战斗,不幸中了李渊的飞箭,意外身亡,跟唐朝结下了不共戴天之仇。

这个原因比较悲情,因为家仇,他无法投向更有希望的长安。但真实的原因比演义里的更无奈,更苍凉。

单雄信不去长安,不是他不愿意去,也不是因为王世充对他太好,而是因为他无法前往。在当日王世充跟李密大战,他选择驻兵不动之时,就已经把自己置于孤立的地位。

秦叔宝们走时,没有叫他,罗士信走时也没有叫他,他就知道,自已已经不再是瓦岗军的一员。而在长安城,李密死了,王伯当死了,但许多李密的部属依旧在那里。

他们绝不会欢迎一个导致瓦岗大败的人。

为了坚守住翟让那份已经逝去的友谊,他断绝了身边的友谊,这便是孤独的单雄信的选择。

他只有留在洛阳,然后为王世充卖命。

那就混着吧,反正都是打工,给谁打不是一样。什么建功立业,什么荣华富贵,对草莽英雄来说,本就是不该有的奢望。

综合各种正史以及野史,大概可以还原如此的情景。

交战之前,王世充叫来了单雄信喝酒,碗是金子打造的。这比当年曹操请关羽斩华雄要下本得多。

捧上这杯酒,王世充告诉对方,李世民那个小儿自持力大弓强,没把我们洛阳的大将放在眼里,现在只有将军出去讨回颜面了。

单雄信比关羽懂生活,知道酒还是趁热喝得好,当下一饮而尽,然后提枪驰马而出。

数百骑迫近李世民,单雄信递出了他的寒骨白。据史书所说,离李世民的身体只有区区一尺。一尺之差,历史或许就是另一付模样。

在枪头只须再往前送时,一声急喝阻止了历史朝另一条路前进。

“阿兄住手,此秦王也!”

单雄信转头,然后看到了徐世勣。

我相信单雄信此时涌起的应该是恍如隔世的感觉。

数年前,我们还在瓦岗寨同桌饮酒,我们并肩作战,我们许下同生共死的诺言,谁能想到,我们竟然站到了对立面。

望着徐世勣的急色,再看看李世民,单雄信明白了。他收住了枪,揽住了马辔,哈哈大笑起来。

“要不是你,这小子就死定了。”

说完,单雄信调转马头,离开了现场。

许多人对这一幕十分不解,并表示对史书记录的怀疑。确实,沙场之上,你喊一声此仍秦王,单雄信就不杀了?这世界上那有这么便宜的事。只怕知道是秦王之后,更要痛下杀手,毕竟这是对方的主帅,杀了他,可以立功,可以退敌,甚至还有可能决定整个战役的胜负,影响天下的归属。

任何一个武将都无法拒绝这种诱惑。

单雄信放了李世民一把,王世充当然火冒三丈。但老王还是沉得住气的,他没有追问单雄信为什么不执行军令。而是告诉对方,这次让李世民跑了没事,单将军也不要灰心,以后还有机会斩下此小儿的头颅。

地球人都知道,李世民此人自视甚高,经常轻兵深入,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一定能再次堵住他。

俗话说得好,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被王世充惦记上以后,李世民又一次陷入了重围。

九月的一天,李世民领着五百骑出营,跑到邙山上,邙山是洛阳北面的一座山脉,风水很好,历来有生在苏杭,死葬北邙之说,堪称中国的地下CBD,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一块地皮。当然,李世民这么年轻,自然不是来看墓地的,他是来看地形的。可登上邙山这一刻,王世充已经悄悄尾随而至,准备就地给他找块坟地。

王世充率了一万兵马,他还没忘记带上单雄信。

单将军,这一次不会失手了吧。

单雄信领兵而去,他已经为徐世勣放过李世民一次,现在,他将为王世充击杀李世民。

王世充待他不错,据演义所说,王世充还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了他。

妹夫,现在,是回报的时刻。

出战之后,单雄信直接奔向了李世民,并很快逼进了对方。

枪已经举起,他再一次将决定战役的机会握在了手中。

此时,徐世勣并不在战场,不再需要顾及对方的面子。

此时,他熟识的秦叔宝、程咬金们都不在。

此时,他已经靠近李世民,李世民的四羽大箭已经发挥不出威力。

只需一枪,决定天下。

枪刺出时,单雄信的眼里只有李世民,枪刺出时,他已经感觉到枪头的喜悦,但马上,一种压迫感横陈而来(借用一下武侠的写法)。

一声大喝如惊雷般炸想,单雄信只是迟疑了一刻,一把马槊就横刺而来,直接将他扫落在地。

半路杀出来的不是程咬金,而是另一大门神尉迟敬德。

就在今天早上,这位刚救了李世民一命的人还在大牢里关着。其原因说起来有点复杂,一开始是一个叫寻相的军将逃跑了,而这位寻相跟尉迟敬德以前都是刘武周的部属,以前两人还搭班子一起工作,也是一同降的唐。可最近,不知道寻相兄哪根筋不对,竟然从军营中逃走了。

寻相跑路之后,大家一看,尉迟敬德还没跑呢,现在不跑不等于将来不跑,况且尉迟敬德跟寻相这么熟,寻相跑了,他能不知道?于是,尉迟敬德还没搞清楚什么清况,就被关到了牢里。

干这事的是屈突通跟殷开山,这两位保持高度警惕心的同志在山西战场怕是吃过尉迟敬德不少的亏,不排除公报私仇的可能性。

将尉迟敬德关起来后,这两老哥们兴冲冲地跑去告诉李世民:“尉迟敬德这个人太厉害了,现在既然已经关起来了,他的心里肯定有怨望,留着他只怕有后患,干脆杀了!”

说完,两位充满期待地等着李世民的答复,只要李世民一点头,就准备立刻送尉迟敬德上西天。

李世民望着兴致颇高的两位,反问了一个问题:

“尉迟敬德如果叛,怎么会笨得等寻相逃了才留在营里?”

屈突通跟殷开山听到了一个明确的答复,马上释放尉迟敬德。在悻悻然离开之后,两位又收到了一个吃惊的命令:

“将尉迟敬德带到我的卧内来。”

尉迟敬德从牢里出来了,又进入到李世民的卧室,至于两天在卧室里干了什么,屈突通跟殷开山一时半会是无法知道的。只知道尉迟敬德从卧内出来里,腰里鼓鼓,腰板很直,脚步开阔而自信。

据史书记载,卧室内,李世民跟尉迟敬德进行了一段对话。

李世民先掏出了一包金子:“我们大丈夫讲究意气相投,不要介怀这一点误会,我也不会相信那些谗言而害了忠良。我相信你也会明白这一点。如果你要走,这些金子就算给你的路费,以表我们共事的情谊。”

这段对话不像是王爷跟军将的对话,倒像极了宋江跟武松的对话,由此我们终于可以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豪杰愿意追随在李世民的身后。

尉迟敬德选择了留下,从卧室里出来之后,这位大汉成为了李世民最忠诚的部下。

尉迟敬德的杀出,再一次让王世充的美梦落空。单雄信落马坠地,幸亏单二哥手脚麻利,借势逃了开去。

尉迟敬德护卫着李世民脱离包围圈,重整旗鼓,卷土而来,大败王世充。

这是单雄信对李世民的第二枪,也是最后一枪。他将再没有这样的机会。

李世民反击即将来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