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馬陵之戰田忌戰勝魏國以後,孫臏建議他返回齊國時不要解除武裝,而是先下手爲強,直接率軍進入齊國驅逐鄒忌,田忌不聽,結果反被鄒忌構陷,最後不得不逃奔楚國(齊宣王繼位後,田忌纔得到平反,重回齊國就職)。真實的歷史是田忌離開齊國以後,孫臏徹底看透了世間這個名利場:先是龐涓爲了名利陷害自己,後是鄒忌爲了名利陷害田忌,真的是應了太史公的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爲利來。

孫臏和龐涓的恩怨很多人都是耳熟能詳,當年他們兩人一起在鬼谷子門下研習兵法的時候非常要好,龐涓率先下山成了魏國的大將軍後,不曾忘記自己的同門師兄孫臏,特意派人將其接下山來,想讓他輔佐自己建功立業。這時的孫臏畢竟跟隨鬼谷子多學了幾年,尤其對其先祖孫武(孫臏是孫武的後代)留下的《孫子兵法》可謂是諳熟於心,龐涓驚奇的發現師兄的本領已經遠在自己之上了,不由得起了忌恨之心(擔心其早晚要取代自己的位置)。
爲了陷害孫臏,龐涓可謂是煞費苦心,他先是找人假扮孫臏在齊國老家的親人寫信給孫臏,讓其速回齊國重振家業。然後龐涓一面假意建議孫臏回去探親幾天,他負責向魏王說明情況,一面又向魏王告狀說孫臏想要投奔敵國(齊國)。孫臏以爲一切安排妥當,前去和魏王辭行時,不瞭解內情的魏王還真的以爲孫臏想要投奔敵國,不由得大怒,當場就抓住孫臏準備判處死刑。
這時候龐涓又假意出來爲孫臏求情,最終孫臏死罪算是免了,但是也被處以臏刑(剔去膝蓋骨)和黥刑(刺字在臉上),基本上成了一個廢人。孫臏受刑以後,龐涓又裝出一副熱心腸的樣子把他接到自己家裏,並給予無微不至的照顧,實際上是爲了將他永遠留在自己身邊出謀劃策,順便監視他的一舉一動。
後來孫臏在無意中知道了這一切都是龐涓耍的手段之後,不惜開始裝瘋賣傻,雖然在這段期間多次遭到了龐涓的懷疑,但幸運的是孫臏每次都是演技在線(龐涓命人假裝同情他遭遇的好人偷偷送飯給他喫,然後在旁邊觀察,結果孫臏不上當,還抓起身邊的豬糞喫了起來),驚險過關幾次之後,龐涓也就慢慢放鬆了警惕。後來齊國使者淳于髡瞭解了他的遭遇以後,就偷偷將其接到了齊國,在大將田忌手下做了軍師。若干年以後,孫臏在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中兩度打敗了龐涓,還逼得他自盡而亡,終於報了當年陷害自己的一箭之仇。
孫臏裝瘋賣傻
那麼問題來了,爲什麼馬陵之戰孫臏的大仇得報以後,他卻從此銷聲匿跡了呢?其下落到底如何?
這個事還得從齊國大將田忌和相國鄒忌兩人的矛盾說起。鄒忌其人我們曾經在中學課本里的《鄒忌諷齊王納諫》一文中已經有所瞭解,他是齊威王身邊的一代賢相。田忌其人我們從《田忌賽馬》中也有所瞭解,他是齊威王身邊的大將。這兩人一將一相輔佐齊威王成就了齊國霸業,無奈他們之間互相不太感冒,特別是田忌身邊有了孫臏的幫助以後,對魏國三戰三勝,可謂是功勳卓著。鄒忌擔心田忌功勞太大會威脅到自己的相位,就在齊王面前構陷田忌。馬陵之戰田忌戰勝魏國以後,孫臏建議他返回齊國時不要解除武裝,而是先下手爲強,直接率軍進入齊國驅逐鄒忌,田忌不聽,結果反被鄒忌構陷,最後不得不逃奔楚國(齊宣王繼位後,田忌纔得到平反,重回齊國就職)。
電影《戰國》中孫臏跳崖自盡
至於孫臏的結局絕不是像電影《戰國》的描寫的那樣跳崖自盡了,因爲那畢竟只是劇情的需要而已。真實的歷史是田忌離開齊國以後,孫臏徹底看透了世間這個名利場:先是龐涓爲了名利陷害自己,後是鄒忌爲了名利陷害田忌,真的是應了太史公的那句話:“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天下攘攘,皆爲利往。”從此以後,孫臏選擇了功成身退,隱居深山,專注於研寫《孫臏兵法》(該書的竹簡本於1972年2月在山東臨沂銀雀山一號漢墓出土),爲我國的軍事理論研究留下了光輝的一頁。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