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職場中,要時刻牢記你的員工角色,別在朋友圈說錯話

當朋友圈裏有了老闆、同事、友商、客戶,我們關心的,不是你會不會說話,而是說得太多。你朋友圈裏的一個贊、一顆心、一個表情、一個標點、一聲“嗯嗯”,都可能給你帶來意想不到的、無盡的麻煩。

回答一個問題:休產假的女職員產假期間發微信曬自家萌娃照,有毛病嗎?

你一定回答說“沒有”,讓誰說,都是“一點毛病沒有”。可是,請看下面的事例。

有一天,我無意中在某企業領導辦公室裏聽到一個愛“扎針”的員工向老總給休產假的同事王姐“使絆子”。

領導是這樣安排的:“最近任務多,你先扛着,等你們王總監回來了就好了。”

“扎針”員工是這樣表達的:“經理,我真的爲我們部門全年的任務擔憂。我和王總監微信互動比較多,現階段她的精力全在寶寶身上,復工了恐怕也難以像以前那樣擼起袖子幹了,所以我們部門的任務今年真的有點懸,我正在積極想辦法。”

領導其實平時很少看員工微信,經這個員工這麼一提醒,他真的特意翻了翻王總監的朋友圈,裏面全是氾濫的母愛,清一水的娃娃照,愛得一塌糊塗不能自已。王總的臉色真的凝重起來,立即對“扎針”員工說:“你說的這個問題還真得重視,我想想,你有什麼建議我們再溝通。”

結局是,王總監的職位被“擼了”,“扎針”員工上位。

你看,朋友圈,已不再僅是你個人的精神和生活自留地,可任你隨心所欲地妄言,一定要慎重再慎重。

還有時候,你只是心情平白無故地低落,朋友圈內自言自語一下,就有多心的同事以爲你是針對他。

假如你朋友圈裏有客戶,那就更要小心了。我在職時,曾經陪領導和客戶喫飯喫到很晚,到家累到崩潰,就隨手發了條微信求發泄,大意是好辛苦又要失眠了之類的話。結果凌晨十二點,我被領導的電話聲驚醒,她像世界末日一樣恐慌,命令我趕緊把那條微信刪掉,理由是我朋友圈裏有客戶陳總,那一單就這麼泡湯了,第二天到單位我還被叫過去訓了一上午。

當然,微信不用也不現實,只是在使用時要足夠慎重罷了。

·在合適的時間,做合適的事情

如果你的工作內容與社交媒體關係不大,應該避免在工作時間瀏覽、發佈、評論與工作無關的信息。假如你有第二職業做微商,那強烈建議你不要在工作時間發佈商品信息。

·確保一致人格

請確保你在社交媒體上所展示的內容,和你希望在現實中展現給你同事、客戶的相一致。朋友圈內贊成一切智慧的交鋒,但人身攻擊或使用帶有歧視、侮辱的語言,會遮掩你觀點的光芒。

·內容上把好關

·對工作有厭倦懈怠情緒的內容不能發。 工作上的念念碎不要出現在朋友圈裏,職場小人通過這些信息會給你捅婁子,而領導也會因爲這些情緒嘮叨認爲你是個工作不積極的傢伙。

如果負能量太多,需要一個出口,你不妨轉戰微博。

朋友X工作已經一年,有天發了條微博“給你無限加工資的希望,卻不給你加工資的公司”。另一個朋友在下面評論:“你都慫得來這吐槽了?”是的,朋友圈太亂,慫到去微博吐槽。

朋友圈是個圈,不論工作還是日常,大家很容易在這裏對號入座,你還沒發個什麼,有些“朋友”就覺得你是在指桑罵槐;而微博卻是完全開放的,八竿子打不着的人都能隨便看,誰都不用在乎,也就沒了那麼多要考慮的因素。

這樣來看,朋友圈真的很複雜,微博倒是相對私密了,爸媽不玩、同事沒有加關注,想發什麼就發什麼,大不了微博還有個“好友圈”呢。

·對公司發展有影射性的內容不能發 。比如,年底時,你拼命地發人家公司的年會和年終福利,那無疑就是暗示自己單位的福利不好,這也難免讓領導多想,覺得你對公司不滿。

·有可能泄露公司機密的內容不能發 。世界不大,圈子更小,你若發了涉及公司機密的事情,很快就會傳到競爭者那裏去,搞不好會使得公司遭受重大損失,到時候你喫不了兜着走。

·糟心的家務瑣事不能發 。這貌似和工作無關,可你若總是發此類倒黴信息,會讓領導感覺你是個運氣不好、基礎情緒不良的人。他們會認爲這種境遇下的你不可能有很好的狀態爲公司做奉獻,所以,一定會對你產生不利的後果。

有人說,我把領導屏蔽了不就可以了嗎?親,你以爲在這方面領導比你弱嗎?這麼做就能夠密不透風了?不信你屏蔽一個試試。

·做好行業品牌代言人

你在社交媒體上的一切言論,也許都折射了企業的品牌價值。如果你能提供爲品牌增值的內容,相信升職加薪也不會太遠。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