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烏賊,“潛水的烏賊”。

我一生中沒有粉過其他任何一個網絡作家,烏賊是唯一的一個。

在《詭祕之主》還沒有成爲起點第一熱門小說的時候,我就沉迷於他打造的那個世界,直到上個月,詭祕之主完結,克萊恩成爲“愚者”,沉睡於歷史之中。

所有人都期待着“愚者”醒來,其實我不太期待,從藝術的角度看,烏賊需要一部真正的悲劇作品。

烏賊的小說中,主角的“人性”太多了,哪怕成了“神”,成了宇宙規律的一部分,主角都是保有人性的,不肯被規律同化。屠龍的少年,不肯變成龍,當克萊恩開始沉睡之前,他一個個和奧黛麗、休、小太陽、懷特、佛爾思、阿爾傑談話......告訴他們未來該怎麼做,他對自己的同志,太溫柔了。

克萊恩一直都是個有血有肉的人,在沉睡之前,魔鏡問他:“偉大的主人,你怕嗎?”克萊恩說:“我怕”。

人性不是神性,人性有太多的牽掛,在於“神性”的博弈中,人性會害怕失去自我。

還記得詭祕第一卷結尾的時候,死而復生的克萊恩扮成小丑,咧嘴笑着,給妹妹送了一束花,當時真把我看哭了。

詭祕的世界,是一個殘酷的“超級資本主義”世界,也是一個養蠱的世界,烏賊很多書裏面,都有一個設定,或者叫“錨”,或者叫“道標”,就是一個大人物轉世歸來的冬眠艙和寄居體,那些強力的偉大的人物,往往不肯隨着歷史湮滅,他們想要永生,想要成爲真正自由的超脫的“真神”,但結果往往都不如意。就像《奧術神座》中,太陽王用魔法和奧術造出了真神和天堂山,卻只是一個沒有記憶沒有意識的服務器,自己也爲他人做了嫁衣裳。這就像資本,資本家只是附庸和傀儡,再偉大的資本家,終有一天也會肉身消滅,但資本不會,它會成爲的“錨”,迎接下一位主人。

詭祕世界的力量,來自於各種序列的“魔藥”,這些途徑,都是所謂的“舊日”真神、外神設計好的,你要提升自己,只能走他們這些途徑,你越強大,離那些“真神”就越近,就越容易被它們吞噬、同化,最後幫助他們復活。所謂服食魔藥,最快的方法,其實是殺死同類,喫掉同類途徑的“非凡特性”。而你服食的越多,積累的瘋狂和混亂就越多,力量越強大,人性就會越來越少,如果不能控制自己,那麼最終就會走向“失控”。這就像資本主義世界中,大企業吞併小企業,大資本喫掉小資本,最終形成壟斷,矛盾越積越多,生產過剩,金融投機壓過一切,資本家個人的意志已經無法左右資本的發展,人開始失去人性......

階級矛盾,往往還伴隨着“內外矛盾”,外神們對這個世界虎視眈眈,“黑夜女神”、“風暴之主”們,一方面是殘酷的內鬥勝利者,一方面又是守護這個世界的英雄,所以,鬥爭是非常複雜的,你既要保住自己活下去,又要建立統一戰線,抓住主要矛盾,去對抗外來入侵。偉大如“門先生”和“羅塞爾大帝”,就犧牲了自己,阻止了外神降臨。

你想一想,在這樣的世界中,生存是一種非常矛盾的事情,你要強大自我,就得遵循這個殘酷的規律,但你一旦強大了自己,就要漸漸失去自己。

烏賊不是一般的網絡作家,他的小說,真不是描寫一個穿越者開金手指大殺四方的故事,而是講一個個普通人,在魔幻資本主義世界中的掙扎。路西恩只是個貧民窟不識字的小孩;克萊恩是一個一家三口住在出租屋的貧苦大學生。他們所有的“奮鬥”,一爲保護自己在乎的人,二爲找到回家的路。

貝克蘭德大霧霾中,那些因爲陰謀,因爲利益死去了無數的工人、女僕、破產者、乞丐、流浪兒,而某些人只是想着利用階級矛盾,用底層人民的生命和鮮血爲自己和自己的組織牟取力量,實現自己的目的。這一幕,歷史上何其眼熟。

污染嚴重又不能產業轉型的工廠,工廠裏賺錢不能養活家人的女工,城市街頭偷拐騙搶的流氓混混,貴族上層階級的權利鬥爭,壟斷資本主義的野心,利用民族主義轉移矛盾,發動世界大戰重新瓜分世界,各類宗教僞神們妄想借機吞喫彼此,成爲“真神”。而主角克萊恩自私、從心,但還是善良的,他破壞了國王的儀式,殺死了國王,但非但沒有阻止世界大戰的進程,反而成了戰爭的導火索。

這裏很像《三體》,你努力,你智力無雙,你看破了歷史的進程,但你依舊未必會成功,歷史的車輪依舊會滾滾向前。

而災難之後,富翁、宗教假惺惺地捐款做慈善,建學校,建立公務員考試製度,留窮人一條命,給窮人一個機會,就能讓底層人民感恩戴德,呼爲聖人。

那些半神天使邪神怪物,或瘋癲,或理智,或殘忍,或虛僞,一個個都各有目的,他們都在尋找一個成爲“真神”的機會,不惜吞食掉相似屬性的其他僞神。這不就是資本主義嘛,增殖擴張是他們的唯一目的,大魚喫小魚,小魚喫蝦米,腫瘤不斷生長,不給其他組織活路。

但世界也是有希望的,沒有良心發現的階級,但有良心發現的個人,後來奧黛麗喫下魔藥,升級爲“夢境行者”,看到了一個陽光明媚,科技發達,人人平等,人人都有工作,孩子們都有書讀的世界,那一頁的彈幕,都刷起了“英特納雄耐爾,一定要實現”

《詭祕之主》不只是設定好,腦洞好,人物塑造好,更厲害的是,它有一種魔幻現實主義的感覺。說的是克蘇魯蒸汽朋克的怪事,其實講的是資本主義社會的矛盾。

烏賊最有趣的一點,他從來不會只塑造主角一人,他往往會建立一個組織,比如說《詭祕之主》中的愚者會議,有信仰,有領袖,有智囊、有政委、有戰士,還有說相聲的,嚴肅活潑,緊張團結。《奧術神座》中,有魔法議會,《一世之尊》中,也有“仙蹟”等祕密組織和核心團隊,甚至有魔帝齊主席這樣建立根據地推行義務教育搞工業化的人物。。

只有組織,才能對抗組織,只有先進的組織,才能消滅落後的組織,解放發展生產力。

種種跡象表明,烏賊很可能是我們的同志。

從《一世之尊》開始,烏賊已經“赤化”了,他描寫的那些角色太出彩了,沖和自爆那一段,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人間守護者;高覽封天台一戰,我看到了一個雄姿英發的人族英雄;齊主席遠赴南疆、深入九幽、改造邪魔,星星之火傳遍天下,我看到了中國社會主義先驅們的影子。其實在《奧術神座》中,路西恩和魔法議會,就在用科學對抗宗教信仰,用理性獲得真正的力量,路西恩甚至還在那個世界推行工業化、信息化。到了《詭祕之主》中,因爲資本主義的力量太強大了,已經形成了“超凡之力”,人與人之間,已經事實上徹底不平等了,主角克萊恩只來得及建立了一個小小的組織“塔羅會”,他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推廣自己的理念,去教育更多的普通人。

《詭祕之主》的火爆,也代表着我們這個時代網絡讀者閱讀審美、思想深度的提高,但唯一可惜的是——詭祕終結的太快。

勝利來的太快了,愚者沒有預料到這樣的局勢,最大的敵人阿蒙已被擊敗。

愚者得到了許多力量的幫助,這些力量,未必認同愚者的理想,他們只是倒向了贏家和未來。

但接下來要面對的是“天尊的力量”、“外神的虎視眈眈”、自己“體內積累的瘋狂”。誰也不知道,愚者還是不是當年的那個屠龍少年?捧得越高,摔的越重,克萊恩、莫雷蒂、格爾曼、唐泰斯、周明瑞……都是註定要打得粉碎的。

愚者沉睡了,他囑咐塔羅會的同志們,雖然他不在了,但會要記得按時開下去,開會,就是他們的最終奧義。愚者最終把組織託付給了倒政委,因爲倒政委頭腦聰明、手段靈活、所有人都比不上他,而且立場堅定,永不XX。

不要懷念愚者,不要期待愚者回來,你們就是他。什麼外神,什麼阿蒙、什麼天尊,都是紙老虎,真正可怕的———是同志們喫不了苦,嫌堅持信仰、建設新世界不輕鬆,想要離開……

是啊,阿蒙不是死了嗎?非凡特性不是分完了嗎?還有比今天更痛快的事嗎?

詭祕是個荒誕恐怖的世界,真相可能比傳說更加可怕。每一個努力成長的“半神”、“天使”、“天使之王”、“真神”其實都是大能們養的“魚”,資本主義的積累方式就是這樣,大魚喫小魚,小魚喫蝦米,每強大一分,就要喫掉他人的一份非凡特性,非凡特性有聚合定律,會自動向最強大的力量靠攏,強者愈強,越積累瘋狂、冷漠和殘酷,每走高一步,就要失去一分人性,就會和“舊日”們融爲一體,最後失去自我,成爲“他們”。

資本主義鼓勵每個人的奮鬥,鼓勵每個人的成長,因爲長大的小資本家,就是最鮮美的蠱蟲,喫起來格外的香,大補啊。

所有人年輕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覺得自己是童話的主角,覺得世界圍繞自己旋轉,到頭來,發現自己其實只是某些幕後黑手放在蠶繭裏的“蠶蛹”。成長的越好,離末日就越近 。

平臺網站,就像長着滑膩觸手的不可名狀的怪物,他們起初會養大一個個金牌寫手、知名作家、超級大V、“天使之王”,享受他們帶來的粉絲經濟和流量紅利,最後把他們喫掉,喫的乾乾淨淨,吞掉他們的非凡特性,最後成爲無法制約充塞天地的恐怖生物,所到之處,寸草不生。

作家大V的粉絲,其實就是占卜家城市裏的祕偶啊,一個個被無形的線吊在半空。他們最終不屬於祕法師、詭祕侍者、不屬於愚者,只屬於長滿觸手充塞宇宙的福生玄黃天尊。

你再努力,也無法在詭祕的體系下,活成自由自在的自己。棋子,怎麼敢跳上棋盤,妄想成爲旗手?

不要問我爲什麼知道這麼多?我也是觀衆途徑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