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汉的时候,像是匡衡这样的丙科,只能当文学掌故,掌管文学以及礼乐制度,并不能直接参加到中央的决策中去,匡衡满腔抱负无从施展,也就是从这时起匡衡开始努力钻研经书,将所有的儒家经典都钻研的十分的透彻,当时的大文人萧望之十分喜欢与匡衡探讨《诗经》,深感匡衡引经据典条理清晰,亲自上奏折引荐给汉宣帝,根据《汉书*匡衡传》中记载,当时有不少学者认为匡衡谈吐不凡,有举世无双的才华,纷纷上书请求皇帝重用。到了汉元帝时期他对于儒家的推崇才使得一众儒生得到重用,汉宣帝刘询甚至因为刘奭对于儒家的推崇说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

前言

“凿壁偷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主人公是匡衡。他所在的汉代,是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在这个时期,在统治上又巩固了大一统帝国的汉武帝。在思想上,虽然汉武帝为了大一统王朝的建设提出了独尊儒术的执政方针,但是在汉元帝之前,几代的皇帝大多推崇法家,主张依法治国。到了汉元帝时期他对于儒家的推崇才使得一众儒生得到重用,汉宣帝刘询甚至因为刘奭对于儒家的推崇说出了,"乱我家者,太子也!"而匡衡就十分幸运地遇到了这位十分推崇儒学的汉元帝刘奭……


1、 被历史评价"仁慈"的汉元帝真的是一位好皇帝吗?

(1)?与父亲汉宣帝的争执

汉元帝的父亲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人物,汉宣帝刘病已。

刘病已在民间与普通人没什么两样的生活到了十八岁,空有皇室血脉,却娶了普通人家的女儿许平君,本来在上一代的政治斗争中捡回一条性命的刘病已似乎和皇位无缘了,但是当时被霍去病的同父异母的弟弟霍光拥立的皇帝刘贺在短短的在位27天内竟然做了1127件不该做的荒唐事而被废除。此时汉昭帝驾崩,王位空缺,但是皇室血脉不容许出一丝差错,于是这个时候就有人向宰相举荐流落在外的皇室血脉刘病已。

于是,霍光立当时19岁的刘彻为皇帝,称汉宣帝。

当时的霍光权倾朝野,虽说是汉宣帝在位,但是手中并没有实权,朝政全部由霍光把持。在别的事情上汉宣帝对他事事顺从,却唯独在立后这件事情上忤逆了霍光。霍光想要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但是刘彻以贫贱夫妻不能忘为理由拒绝了霍光,坚持要立许平君为后,他们的儿子刘奭也在八岁时被立为太子。


刘奭十分推崇儒家思想,并且时时刻刻以儒家学派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他对自己父亲崇尚法家思想不以为然,看到下属因为办事不力就要受到严惩,觉得汉宣帝太为凶残,于是在一次吃饭时委婉的劝说自己的父亲,"陛下使用刑法略有些过分了,应当多多重用儒生。"重用儒生,本意在教化万民,谁知听了这话的汉宣帝变了脸色,说出了赫赫有名的一句话,意思就是说,汉朝的制度本就是"霸道"、"王道"兼施,怎么能像周朝一样单纯的使用德教呢?况且儒家学说本就是给读书人相信的,咱们身为统治者,还是要用法来治理国家。这样的治国理念就算放在今天看,也是十分高明的。但是汉元帝听不进去,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推崇儒术。无奈的汉宣帝只得长叹一句,"乱我家者,太子也!"

也许那个时候的汉宣帝就已经发现了刘奭作为统治者缺乏了应有的决断力,甚至想改立自己的另外一个儿子刘钦为太子,这位皇子熟知各朝律法,在外推崇儒家思想在内有使用法家学说的雷霆手段,更得汉宣帝欣赏。但是因为顾念着对已经故去的许皇后的情谊,还有在朝廷中有很多追捧者的刘奭,最终没有更换太子,这也是刘奭的幸运之处。


(2)?对汉宣帝留下的辅佐大臣言听计从

汉宣帝临终前,为刘奭留下了三位辅佐重臣,这三位托孤大臣中,有两名都是当时的儒学大家,其中有一位是太子太傅萧望之。也许是因为汉宣帝知道了自己的儿子对于儒家的推崇,因此才有了这样的安排。虽然汉宣帝自己并不重视儒家,但是此举却仿佛在说明重视儒家也没有错。果然待刘奭继承皇位以后任用的宰相全部都是儒生,连同他的老师萧望之都得到了重用。萧望之身为文人品行高雅,面对自己看不惯的事情直言不讳,当时石显、史高外臣和内侍内呼外应阻碍变法维新,萧望之深感忧虑,向汉元帝进言道,"中书机构是国家的根本,应该由公正之士来掌管,武帝任用宦官使其掌管中书,本来就不合符祖宗旧制,况且贤主都不亲近阉人。"但是汉元帝才刚刚登基,性格软弱任人拿捏,不敢做出这种调整,久议不下。因此萧望之这个建议并没有被汉元帝采纳,反而被宦官中书令弘恭、仆射石显等人记恨,于是他们与史高等不满意儒士受到如此大用的大臣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以萧望之为首的儒学大家,仅仅两个回合就将他逼至死路。


萧望之文人清高,不堪如此大辱在狱中自杀。听到这个消息的汉元帝悲痛欲绝,自己的老师精神上的指路人,因为自己的错误失去了生命,他心里难过绝食三天,嚎啕大哭,左右侍臣一看,陛下果然是仁慈的君王。

萧望之的去世,使得朝中大臣看清楚了当前的局面,一心变法并没有作用,君王的不作为使得朝廷被宦官和外戚势力大增,虽然汉元帝有抱负有野心,但是却没有政治眼光和谋略,如果他要推崇新法势必要依靠儒家的力量,但是任由宦官逼死萧望之,不重视其他儒生,变法注定是失败的。

2、 匡衡在政海中的沉浮

(1)?被举荐给汉宣帝

我们都知道凿壁偷光的故事,说的是小时候匡衡家里穷,白天下地干活晚上只能偷偷在墙壁上凿个洞,接着邻居家的光来偷偷读书,最后终于当上了汉朝的丞相,位极人臣。但是匡衡真的就是寒门子弟寒窗苦读最后凭借自己的努力终于高中,走向自己的政治辉煌的道路吗?其实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的,除了匡衡自己的才华以外,还离不开当时的政治背景。

匡衡连续参加了九次考试,才考入丙科。

在西汉的时候,像是匡衡这样的丙科,只能当文学掌故,掌管文学以及礼乐制度,并不能直接参加到中央的决策中去,匡衡满腔抱负无从施展,也就是从这时起匡衡开始努力钻研经书,将所有的儒家经典都钻研的十分的透彻,当时的大文人萧望之十分喜欢与匡衡探讨《诗经》,深感匡衡引经据典条理清晰,亲自上奏折引荐给汉宣帝,根据《汉书*匡衡传》中记载,当时有不少学者认为匡衡谈吐不凡,有举世无双的才华,纷纷上书请求皇帝重用。


但是我们之前也说过,虽然从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大一统王朝的统治开始重用儒家思想,但是汉宣帝本人对儒家学说并不是很感兴趣,他认为治理国家应该使用法家的手段。因此就算有太子太傅的引荐,也并没有得到汉宣帝多少的关注。但是却十分被崇拜儒家思想的太子刘奭所欣赏。

(二)作为砝码走上了政治舞台

严格上来说,匡衡的仕途生涯是从汉宣帝过世后,刘奭登基称汉元帝时开始算起的。因为汉元帝喜爱儒家思想,对儒生十分重视,使得萧望之的地位水涨船高一时如日中天、风头无双,自然遭到了不少人的愤懑与不满,于是有不少人来为同为托孤大臣的史高提议,这样下去不行呀,不如咱们也给陛下举荐一个儒学大师,一来可以显示咱们的宽广的胸怀努力为朝廷招揽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多士子的追随有势力去对抗萧望之。于是曾经与太子时期的汉元帝讲解《诗经》的匡衡,被史高举荐,作为一个对抗萧望之的棋子走向了政治舞台。

初入政途的匡衡对汉元帝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汉元帝在位时期天灾不断,针对各地接连不断的自然灾害,匡衡在呈递上去的《政治得失疏》中积极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明:"皇宫应该节省开支,皇帝应该亲近贤臣远离小人,选拔人才,广开言论。"这一系列的建议深得汉元帝的欣赏。

但是当时的政党之争以及宦官把持朝政,外加皇帝对宦官石显的言听计从,使得一众大臣不敢进言。在石显联合史高逼死大儒萧望之的时候,地位举足轻重的匡衡一句话都不敢说。

这时的匡衡已经从一个痴痴钻研学说的学者变成了一个老谋深算的政客,他在政海中几经沉浮,自己也变成了争斗的中心。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大将军陈汤打了胜仗即将班师回朝的时候,因为匡衡害怕陈汤对自己的势力造成不可控制的影响。


于是他与石显上了一个奏折,洋洋洒洒的列出了陈汤的多条罪名,其中包括"假传圣旨"等多条大罪,汉成帝迫于石显以及匡衡的势力,只得将这位说出赫赫有名的"犯我中华天威者,虽远必诛"的大将军闲置下来。

(3)?晚年倒台

匡衡的儿子仗着自己父亲的势力胡作非为,醉酒后杀人入狱,他的弟弟带着一种狐朋狗友前去劫狱最后事情不了了之,后来事情被发现,皇帝震怒,于是匡衡的势力一下子衰败不少,但是造成他直接倒台的却是他侵占土地。本来他的封地有三千一百亩,匡衡却钻了法律的空子,将多余的四百亩又生生的划进了自己的势力范围。

后来汉成帝登基以后,匡衡一看石显的后台倒了,又上书弹劾石显,当时的大臣们感叹在石显逼死萧望之时匡衡一句话都不敢多言如今却来这种马后炮,纷纷上书弹劾匡衡。

匡衡一看现在的局势对自己十分不利,于是急流勇退上书请求告老还乡,经历了三朝皇帝的老臣就这样结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结语

匡衡从政早期确实对国家提出了有建设性的意见,但是后来他却成为了一个彻头彻尾的政客,只想着使用权力来为自己获得利益而不考虑国家的发展。也许是因为小时候太过于贫穷导致他对权力的渴望比别人更大。但是从匡衡的经历中我们也是可以看出来,努力学习确实是可以成为通往成功的一块敲门砖。

参考文献

1. 《汉书*匡衡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