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西漢的時候,像是匡衡這樣的丙科,只能當文學掌故,掌管文學以及禮樂制度,並不能直接參加到中央的決策中去,匡衡滿腔抱負無從施展,也就是從這時起匡衡開始努力鑽研經書,將所有的儒家經典都鑽研的十分的透徹,當時的大文人蕭望之十分喜歡與匡衡探討《詩經》,深感匡衡引經據典條理清晰,親自上奏摺引薦給漢宣帝,根據《漢書*匡衡傳》中記載,當時有不少學者認爲匡衡談吐不凡,有舉世無雙的才華,紛紛上書請求皇帝重用。到了漢元帝時期他對於儒家的推崇才使得一衆儒生得到重用,漢宣帝劉詢甚至因爲劉奭對於儒家的推崇說出了,"亂我家者,太子也。

前言

“鑿壁偷光”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主人公是匡衡。他所在的漢代,是一個風雲變幻的時代。在這個時期,在統治上又鞏固了大一統帝國的漢武帝。在思想上,雖然漢武帝爲了大一統王朝的建設提出了獨尊儒術的執政方針,但是在漢元帝之前,幾代的皇帝大多推崇法家,主張依法治國。到了漢元帝時期他對於儒家的推崇才使得一衆儒生得到重用,漢宣帝劉詢甚至因爲劉奭對於儒家的推崇說出了,"亂我家者,太子也!"而匡衡就十分幸運地遇到了這位十分推崇儒學的漢元帝劉奭……


1、 被歷史評價"仁慈"的漢元帝真的是一位好皇帝嗎?

(1)?與父親漢宣帝的爭執

漢元帝的父親是歷史上的一位傳奇人物,漢宣帝劉病已。

劉病已在民間與普通人沒什麼兩樣的生活到了十八歲,空有皇室血脈,卻娶了普通人家的女兒許平君,本來在上一代的政治鬥爭中撿回一條性命的劉病已似乎和皇位無緣了,但是當時被霍去病的同父異母的弟弟霍光擁立的皇帝劉賀在短短的在位27天內竟然做了1127件不該做的荒唐事而被廢除。此時漢昭帝駕崩,王位空缺,但是皇室血脈不容許出一絲差錯,於是這個時候就有人向宰相舉薦流落在外的皇室血脈劉病已。

於是,霍光立當時19歲的劉徹爲皇帝,稱漢宣帝。

當時的霍光權傾朝野,雖說是漢宣帝在位,但是手中並沒有實權,朝政全部由霍光把持。在別的事情上漢宣帝對他事事順從,卻唯獨在立後這件事情上忤逆了霍光。霍光想要自己的女兒成爲皇后,但是劉徹以貧賤夫妻不能忘爲理由拒絕了霍光,堅持要立許平君爲後,他們的兒子劉奭也在八歲時被立爲太子。


劉奭十分推崇儒家思想,並且時時刻刻以儒家學派的道德標準要求自己。他對自己父親崇尚法家思想不以爲然,看到下屬因爲辦事不力就要受到嚴懲,覺得漢宣帝太爲兇殘,於是在一次喫飯時委婉的勸說自己的父親,"陛下使用刑法略有些過分了,應當多多重用儒生。"重用儒生,本意在教化萬民,誰知聽了這話的漢宣帝變了臉色,說出了赫赫有名的一句話,意思就是說,漢朝的制度本就是"霸道"、"王道"兼施,怎麼能像周朝一樣單純的使用德教呢?況且儒家學說本就是給讀書人相信的,咱們身爲統治者,還是要用法來治理國家。這樣的治國理念就算放在今天看,也是十分高明的。但是漢元帝聽不進去,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推崇儒術。無奈的漢宣帝只得長嘆一句,"亂我家者,太子也!"

也許那個時候的漢宣帝就已經發現了劉奭作爲統治者缺乏了應有的決斷力,甚至想改立自己的另外一個兒子劉欽爲太子,這位皇子熟知各朝律法,在外推崇儒家思想在內有使用法家學說的雷霆手段,更得漢宣帝欣賞。但是因爲顧念着對已經故去的許皇后的情誼,還有在朝廷中有很多追捧者的劉奭,最終沒有更換太子,這也是劉奭的幸運之處。


(2)?對漢宣帝留下的輔佐大臣言聽計從

漢宣帝臨終前,爲劉奭留下了三位輔佐重臣,這三位託孤大臣中,有兩名都是當時的儒學大家,其中有一位是太子太傅蕭望之。也許是因爲漢宣帝知道了自己的兒子對於儒家的推崇,因此纔有了這樣的安排。雖然漢宣帝自己並不重視儒家,但是此舉卻彷彿在說明重視儒家也沒有錯。果然待劉奭繼承皇位以後任用的宰相全部都是儒生,連同他的老師蕭望之都得到了重用。蕭望之身爲文人品行高雅,面對自己看不慣的事情直言不諱,當時石顯、史高外臣和內侍內呼外應阻礙變法維新,蕭望之深感憂慮,向漢元帝進言道,"中書機構是國家的根本,應該由公正之士來掌管,武帝任用宦官使其掌管中書,本來就不合符祖宗舊制,況且賢主都不親近閹人。"但是漢元帝纔剛剛登基,性格軟弱任人拿捏,不敢做出這種調整,久議不下。因此蕭望之這個建議並沒有被漢元帝採納,反而被宦官中書令弘恭、僕射石顯等人記恨,於是他們與史高等不滿意儒士受到如此大用的大臣聯合起來,共同對付以蕭望之爲首的儒學大家,僅僅兩個回合就將他逼至死路。


蕭望之文人清高,不堪如此大辱在獄中自殺。聽到這個消息的漢元帝悲痛欲絕,自己的老師精神上的指路人,因爲自己的錯誤失去了生命,他心裏難過絕食三天,嚎啕大哭,左右侍臣一看,陛下果然是仁慈的君王。

蕭望之的去世,使得朝中大臣看清楚了當前的局面,一心變法並沒有作用,君王的不作爲使得朝廷被宦官和外戚勢力大增,雖然漢元帝有抱負有野心,但是卻沒有政治眼光和謀略,如果他要推崇新法勢必要依靠儒家的力量,但是任由宦官逼死蕭望之,不重視其他儒生,變法註定是失敗的。

2、 匡衡在政海中的沉浮

(1)?被舉薦給漢宣帝

我們都知道鑿壁偷光的故事,說的是小時候匡衡家裏窮,白天下地幹活晚上只能偷偷在牆壁上鑿個洞,接着鄰居家的光來偷偷讀書,最後終於當上了漢朝的丞相,位極人臣。但是匡衡真的就是寒門子弟寒窗苦讀最後憑藉自己的努力終於高中,走向自己的政治輝煌的道路嗎?其實現在看來並不是這樣的,除了匡衡自己的才華以外,還離不開當時的政治背景。

匡衡連續參加了九次考試,才考入丙科。

在西漢的時候,像是匡衡這樣的丙科,只能當文學掌故,掌管文學以及禮樂制度,並不能直接參加到中央的決策中去,匡衡滿腔抱負無從施展,也就是從這時起匡衡開始努力鑽研經書,將所有的儒家經典都鑽研的十分的透徹,當時的大文人蕭望之十分喜歡與匡衡探討《詩經》,深感匡衡引經據典條理清晰,親自上奏摺引薦給漢宣帝,根據《漢書*匡衡傳》中記載,當時有不少學者認爲匡衡談吐不凡,有舉世無雙的才華,紛紛上書請求皇帝重用。


但是我們之前也說過,雖然從漢武帝時期爲了鞏固大一統王朝的統治開始重用儒家思想,但是漢宣帝本人對儒家學說並不是很感興趣,他認爲治理國家應該使用法家的手段。因此就算有太子太傅的引薦,也並沒有得到漢宣帝多少的關注。但是卻十分被崇拜儒家思想的太子劉奭所欣賞。

(二)作爲砝碼走上了政治舞臺

嚴格上來說,匡衡的仕途生涯是從漢宣帝過世後,劉奭登基稱漢元帝時開始算起的。因爲漢元帝喜愛儒家思想,對儒生十分重視,使得蕭望之的地位水漲船高一時如日中天、風頭無雙,自然遭到了不少人的憤懣與不滿,於是有不少人來爲同爲託孤大臣的史高提議,這樣下去不行呀,不如咱們也給陛下舉薦一個儒學大師,一來可以顯示咱們的寬廣的胸懷努力爲朝廷招攬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得到更多士子的追隨有勢力去對抗蕭望之。於是曾經與太子時期的漢元帝講解《詩經》的匡衡,被史高舉薦,作爲一個對抗蕭望之的棋子走向了政治舞臺。

初入政途的匡衡對漢元帝提出了不少有價值的建議,漢元帝在位時期天災不斷,針對各地接連不斷的自然災害,匡衡在呈遞上去的《政治得失疏》中積極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表明:"皇宮應該節省開支,皇帝應該親近賢臣遠離小人,選拔人才,廣開言論。"這一系列的建議深得漢元帝的欣賞。

但是當時的政黨之爭以及宦官把持朝政,外加皇帝對宦官石顯的言聽計從,使得一衆大臣不敢進言。在石顯聯合史高逼死大儒蕭望之的時候,地位舉足輕重的匡衡一句話都不敢說。

這時的匡衡已經從一個癡癡鑽研學說的學者變成了一個老謀深算的政客,他在政海中幾經沉浮,自己也變成了爭鬥的中心。在當時赫赫有名的大將軍陳湯打了勝仗即將班師回朝的時候,因爲匡衡害怕陳湯對自己的勢力造成不可控制的影響。


於是他與石顯上了一個奏摺,洋洋灑灑的列出了陳湯的多條罪名,其中包括"假傳聖旨"等多條大罪,漢成帝迫於石顯以及匡衡的勢力,只得將這位說出赫赫有名的"犯我中華天威者,雖遠必誅"的大將軍閒置下來。

(3)?晚年倒臺

匡衡的兒子仗着自己父親的勢力胡作非爲,醉酒後殺人入獄,他的弟弟帶着一種狐朋狗友前去劫獄最後事情不了了之,後來事情被發現,皇帝震怒,於是匡衡的勢力一下子衰敗不少,但是造成他直接倒臺的卻是他侵佔土地。本來他的封地有三千一百畝,匡衡卻鑽了法律的空子,將多餘的四百畝又生生的划進了自己的勢力範圍。

後來漢成帝登基以後,匡衡一看石顯的後臺倒了,又上書彈劾石顯,當時的大臣們感嘆在石顯逼死蕭望之時匡衡一句話都不敢多言如今卻來這種馬後炮,紛紛上書彈劾匡衡。

匡衡一看現在的局勢對自己十分不利,於是急流勇退上書請求告老還鄉,經歷了三朝皇帝的老臣就這樣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涯。

結語

匡衡從政早期確實對國家提出了有建設性的意見,但是後來他卻成爲了一個徹頭徹尾的政客,只想着使用權力來爲自己獲得利益而不考慮國家的發展。也許是因爲小時候太過於貧窮導致他對權力的渴望比別人更大。但是從匡衡的經歷中我們也是可以看出來,努力學習確實是可以成爲通往成功的一塊敲門磚。

參考文獻

1. 《漢書*匡衡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