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講的門診故事,我管它叫「小龍蝦引發的慘案」。

這天下午的門診,來了一家人,爸爸媽媽帶着4個多月的兒子。孩子進來的時候我就發現,他的頭面部有很多的皮疹,皮膚髮紅,而且明顯很煩躁,臉不停地在爸爸身上蹭來蹭去。

我仔細看了一下,發現這個孩子,在這之前曾經來就過診。我翻看了一下他的既往門診病歷,果然,在這個孩子兩個多月的時候,診斷過一次可疑食物過敏。

當時的過程我記得很清楚,孩子是母乳餵養,媽媽喫了一次海蝦後,孩子就出了一身皮疹。家長馬上帶他來了我的門診,我判斷爲食物過敏。經過用藥處理,孩子的皮疹很快就消退了。

當時我反覆叮囑媽媽,三個月之內不要再進食同類食物,即海產品和甲殼類食物,三個月以後,可以嘗試,但是也要從少量開始,不能喫得太多,因爲過敏的發生,和一次進食量較大有關係。

這一次,孩子是明顯的又一次過敏。還沒等到我詢問原因,媽媽就主動坦白,昨天,她喫了很多小龍蝦,今天早晨開始,孩子就出現大量皮疹。

我當即對她說:“我上次跟你說過,再次嘗試要在三個月以後,而且一定要從少量開始。”

一臉慚愧的媽媽還沒來得及回答我的話,爸爸在旁邊接過了話茬:“李主任你知道嗎?她昨天一人喫了2份小龍蝦,因爲第2份半價。”當時,我們全屋的人都無奈地笑了。

嬰幼兒食物過敏,特別是6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孩子,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我們一般都是從媽媽的飲食開始排查。

過敏反應有速發和遲發兩種,因此一旦發生過敏,我們需要從孩子和母親的近三天飲食開始排查。生活中常見的,易導致孩子發生過敏反應的食物有:牛奶、雞蛋、小麥、堅果、甲殼類海鮮等。

如果可以確定某個食物是可疑的過敏源,首先要做到是嚴格忌口,也就是完全不喫。當孩子的症狀完全消失,我們可以再次嘗試引入這個食物,引入後,如果孩子又出現了過敏反應,那我們就可以明確它就是過敏源。

但是需要注意,再次引入也是講究方法的。首先,建議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食物引入,包括進食的時間,進食的量;其次,如果是自行引入食物的話,一定要從極少量開始,觀察孩子沒有任何的異常反應,再逐漸加量。

幾個小時內速發的過敏反應,絕對和一次攝入大量過敏源食物有關。所以在我給孩子治療後,再次叮囑這位媽媽:“反覆發生過敏反應會對孩子的免疫系統造成打擊,不但容易生病,影響健康發育,發生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哮喘等其他疾病的可能性也會大大增加!千萬要管住嘴,不要掉以輕心啦!”

-薦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