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即便無一遺漏地歸還了對方的物品,但那些一起路過的地方,一起看過的電影,一起生活過的房間,卻始終能喚醒那些情感與回憶。朋友當初送的禮物,前男友安留下的相機,父親的鋼琴......擺在琴面前的,是一件又一件在她的情感世界裏深深紮根的物品,這些東西像鐫刻在身上的胎記和烙印一樣,早已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斷舍離”,成了備受年輕一代推崇的生活理念。

不知是北歐風的家裝風格越來越頻繁地在建材城露面,還是在各大城市日漸增多的日式咖啡館太容易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想象,又或者是“少即是多”這樣的廣告詞太具煽動誘惑力。總而言之,極簡主義的家居風格正以“斷舍離”的名義,在年輕一代中悄然流行。

電影《時光機》裏的主人公琴,就是這麼一個夢想着要把自己的家裝修成北歐極簡主義風格的年輕人。

極簡的前提,是拋棄。“斷舍離”的核心內含,其實也是拋棄。

《時光機》的故事看上去是建造,是把一所被各色雜物塞滿了的老舊房屋改造成美觀的現代居所的嘗試。但它本質上始終在講的都是割捨,是把大大小小不計其數的雜物清理出房間的“斷舍離”的過程。

當一件又一件早已無用的物品被果斷地丟進垃圾袋,琴才發現她丟棄的其實是一段回憶與過往,一份曾經承載於物品之上的感情。

我相信,每個人的家裏,都或多或少藏滿了這類“無用的垃圾”——不會再看的舊雜誌,不會再聽的CD機或者磁帶,不會再穿的舊衣服,學生時代的成績單又或是同學錄,某個朋友送的小玩偶或是布娃娃,有時只是一支最簡單不過的圓珠筆和一本筆記本......

如果你認真翻看一下自家的衣櫃或者抽屜,也許會發現這個清單可以無限列下去。原來我們在不知不覺間,留存了那麼多“廢物”。

依照“斷舍離”的理念,這些早已失去了其本來功用的“廢物”,無形中成了我們生活的巨大包袱。我們的生活空間被它們佔據,我們的情感還要被它們牽連,而那些我們本該投以更多關注與精力的人和事,卻可能因此無暇顧及。

所以,我們應該像琴一樣,毅然決然地把這些“廢物”塞進垃圾袋,不帶一絲猶豫。因爲猶豫得越久,就意味着在這些無用的物品上浪費更多的時間與精力。

但,果真如此嗎?

琴的“斷舍離”過程,就從最開始的果斷迅速,到後來漸漸變得舉步維艱。最初那些僅僅是承載了自己舊時記憶的生活物品,還能被輕易地丟棄,但那些與親人、愛人、朋友有關的種種物什,卻始終是難以割捨的羈絆。

朋友當初送的禮物,前男友安留下的相機,父親的鋼琴......擺在琴面前的,是一件又一件在她的情感世界裏深深紮根的物品,這些東西像鐫刻在身上的胎記和烙印一樣,早已成了她自己的一部分。

物品固然總是可以被丟棄的,但物品承載的情感卻並不會因此而消失。

情感最令人糾結的地方在於,它永遠是你和另一個人的事情,是雙方甚至多方的關聯與互動,即便其中的某一方想要斬斷這種牽連,它也會因爲另一方的不願放手而繼續存在。

就像琴曾經自私地以爲自己單方面地切斷與安的聯繫,就可以一勞永逸地結束這段感情,到頭來卻發現那份感情遺留的愧疚與懊惱始終都殘留在自己心底。

她以爲一次誠摯的道歉,足以彌補當初的遺憾與愧疚,讓這段感情圓滿地畫上句點,卻未能料到道歉帶來的是新的無法挽回的遺憾,心裏早已結痂的地方,一不小心撓到,依然會滴血。

又好像琴一意孤行要賣掉父親的鋼琴,以爲這樣一來便永遠切斷了拋棄了這個家的父親的最後一絲聯繫,但卻沒有想到她切斷的更是母親多年來唯一的心理安慰與寄託。鋼琴雖然不再擺在房子裏,但對於父親的那份埋怨與心痛,卻依然迴盪在整個房間。

事實可能正如安對琴最後說出的那番痛徹心扉的“告白”——歸還物品不能解決這段情感留下的問題,道歉也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你只能一直都揹負着那份遺憾與愧疚,去走未來的人生前路。有些刻骨銘心的事,就是不必也不能釋懷。

如此殘忍,如此傷人,但也如此真實。

電影一次又一次給出琴的臉部特寫,那些一開始的冰涼冷漠,到後來微微的笑意,再到其後控制不住的痛哭,道出了事情的本質。

從頭到尾都在講“斷舍離”的《時光機》,講的其實是“斷舍離”的不可能。

如果說“斷舍離”意味着我們對於未來生活輕裝上陣,瀟灑前行的美好期待,這份期待很大程度上也只不過是我們賜予自己的一個漂亮姿態,一劑自欺欺人的心理麻醉。

那些我們想要丟棄的物品,以及物品背後蘊含的那些想要割捨的情感,很可能將會一直縈繞在我們左右。

所以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那麼一點戀物,那些被我們有意無意間留存起來的“廢物”,就是我們不願割捨某段情感或回憶最好的證明。

所以一次體面的分手總是來之不易,分手之後的“清算”,也遠比想象中來得艱難。即便無一遺漏地歸還了對方的物品,但那些一起路過的地方,一起看過的電影,一起生活過的房間,卻始終能喚醒那些情感與回憶。

只不過,生活必須繼續,於是我們只好假裝自己早已放下。哪怕明知不可能真正切斷一份情感的聯繫,至少可以讓它不至於變成負累與枷鎖。

如果我們明知道有些情感與記憶不會消失,那麼不如把那些承載了情感與記憶的物品好好收集整理,該安置的安置,該歸還的歸還,該小心珍藏的依然還小心珍藏。至於那些連情感和回憶都全然無法喚起的,也不如索性丟棄。

只有坦然接受了“斷舍離”的不可能,“斷舍離”才真正有了意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