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建、農、工、中、交五大行於2017年依次獲批成立全資子公司AIC開展債轉股業務,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地方性銀行廣州農商行也在去年公告擬成立金融AIC,但目前尚未披露進展。自2018年6月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正式頒佈實施,將銀行的債轉股專營子公司定名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金融AIC)以來,目前正式獲批的AIC按照開業時間來看依次是建、農、工、中、交。

5月28日晚間,浦發銀行發佈公告,董事會經表決通過了《公司關於設立金融資產投資有限公司的議案》,同意該行出資100億元人民幣發起設立金融資產投資公司(AIC)。

券商中國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建、農、工、中、交五大行於2017年依次獲批成立全資子公司AIC開展債轉股業務,股份制商業銀行平安銀行和興業銀行、地方性銀行廣州農商行也在去年公告擬成立金融AIC,但目前尚未披露進展。其中平安銀行爲合資,廣州農商行作爲唯一一個地方性銀行,也稱將出資50億元(持股比例不低於35%)合資設立金融AIC。

浦發銀行此次的AIC計劃,是今年首次有銀行放出信號擬籌建金融AIC。

浦發銀行擬成立金融AIC釋放什麼信號?

自2018年6月底,《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管理辦法(試行)》(下稱“辦法”)正式頒佈實施,將銀行的債轉股專營子公司定名爲“金融資產投資公司”( 金融AIC)以來,目前正式獲批的AIC按照開業時間來看依次是建、農、工、中、交。

此番,浦發銀行擬發起新的金融資產投資公司入局,背後有何深意?

與當年處置四大行不良資產,由財政部牽頭髮起組建的金融AMC(金融資產管理公司)不同,這一輪成立的金融AIC均爲各家銀行子公司,而且目標大多也是母行資產負債表內的客戶資產。

一位業內人士分析,2018年銀行開展債轉股業務,很重要的作用之一是降企業槓桿和降銀行不良率。東吳證券也指出,出讓不良貸款後可降低賬目不良率。從長期來看,有利於銀行提升估值。

一家大型券商銀行業分析師與記者交流時很坦率的說,他看到這個消息的第一反應,是“可能有大的國企客戶出了資產質量問題”。

浦發銀行2019年年報顯示,該行2019年末的不良貸款率爲2.05%,比三季報的1.76%上升29個基點,比2018年增加13個基點。不良貸款餘額爲813.53億元,較上年末增加132.1億元,增幅爲19.39%,在上市股份制銀行中不良率最高。

雖然2020年一季度不良貸款率比上年末下降6個基點至1.99%,但與目前上市銀行相比,不良率依舊偏高。

除了不良率外,近幾年浦發銀行的撥備覆蓋率幾乎在監管紅線邊緣。2017-2019年浦發銀行撥備覆蓋率分別爲133.39%、156.38%、133.85%,其中2019年浦發銀行的撥備覆蓋率較上年末下降22.53個百分點,對監管部門要求的大於等於130%撥備覆蓋率勉強壓線達標。

5大行金融AIC成立三年,各自經營戰績如何?

根據《辦法》規定,金融資產投資公司的註冊資本最低標準爲 100 億元,且爲一次性實繳。此外,入股資金應爲自有資金,不得以債務資金和委託資金等非自有資金入股。

從准入門檻來看,大部分城商行和農商行規模有限,自身註冊資本低於100億,獨立發起金融資產投資公司性價比不高。目前入局的AIC的主要以國有大行、股份行爲主。

據瞭解,銀行目前按主流的“發股還債”模式做債轉股業務,即尋找合適的標的企業入股,由其償還其他債務。但既要經營良好,又剛好是槓桿過高的債轉股標的企業並不好找。

某大型證券銀行分析師表示,做任何投資,好的標的總是難找的。對企業前景判斷失誤的風險並非債轉股這一業務新帶來的,任何業務都是一樣的。

那麼,已成立的5家金融AIC成立三年以來,各自發展如何?

據五大母行年報顯示,5家金融AIC的總資產規模已從2018年的1508億元增長至2019年的4416億元,創造的淨利潤則從2018年的11.47億元增長至19億元,增幅分別高達192.87%和65.65%。

其中,工銀投資在5家AIC中資產總額最大爲1296 億元,淨資產達 140億元,全年實現淨利潤 5.6 億元;建信投資以資產總額 1026.8 億元位居第二,淨資產規模達124億元;在淨利潤方面,5家分化不大,基本在1-5億區間內。

資產負債率來看,5家金融AIC上升的幅度均比較大,如工銀金融AIC和農銀金融AIC已經逼近90%。

根據東吳證券報告,截至到2018年5月,建信投資累計與 49 家企業簽訂了總額約 6400 億元的框架協議,其中對 18 家客戶落地資金約 1100 億元。截至 2019 年末,累計框架協議簽約金額 8,543.52 億元,落地金額 3,146.31 億元。一年半以來,簽約金額在2143.52億元,落地金額爲2046.31億元。

交銀金融AIC成立的時間最晚,在5家金融AIC中淨利潤最低,僅有1.6億元。可即便是這樣,僅2019年一年投放的債轉股項目就達40個,佔累計債轉股項目的70%,新增237億元,佔累計債轉股項目資金的75%。由此可見,市場化債轉股推進進度有所加快。

從金融AIC到私募基金,銀行係獲批開展非債轉股新業務

今年5 月,銀保監會官網發佈《關於金融資產投資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不少專業人士分析稱,該通知的政策意義在於允許AIC開展資管業務,債轉股募資渠道拓寬,可以面向特定社會公衆募資開展債轉股投資計劃。

自2018年以來,由5家金融AIC公司100%持股的私募基金子公司陸續開始成立。隨着交通銀行旗下債轉股實施機構設立的私募交銀資本管理有限公司(簡稱爲交銀資本)於5月25日完成私募備案登記,“工農建中交”五大國有行均取得私募牌照。

某大型證券銀行分析師認爲,該舉的意義在於豐富牌照,隨着客戶需求越來越多元化,爲以後的綜合化業務做好鋪墊。

據天眼查顯示,截至目前,以上5家銀行系私募共備案26只產品,其中工銀金融備案12只,建信金投備案5只,農銀資本備案8只。

自今年2月以來,“中農工建交”5家開業的金融AIC陸續獲得銀保監會的審批:可以通過附屬機構在上海開展不以債轉股爲目的的股權投資業務。這意味着五家銀行系私募的經營範圍逐步放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