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復工復產持續推進,5月券商調研積極性進一步升溫。

Wind數據顯示,5月共有140家海內外券商調研上市公司累計2133次,環比增長逾25%;從調研偏好看,5月券商維持了4月以來的調研風格,繼續鍾情科技類個股。

儘管整體市場震盪,但在被券商調研的個股中,近六成5月實現股價上漲,剔除新股後,平均漲幅超過12%,遠超三大股指同期表現。

“中小創”公司搶眼

據Wind數據,5月共有140家海內外券商調研上市公司累計2133次,環比增長了四分之一。被調研的340家上市公司,大多數來自於中小板及創業板,部分科創板個股也受到券商關注。

哪些券商最勤奮?梳理發現,5月調研上市公司次數最多的三家券商是中信建投、中信證券、廣發證券,這三家券商也是4月調研最活躍的券商,涉及上市公司分別爲77家、82家、67家。

數據來源:Wind

從行業來看,今年一季度各大券商更鐘愛醫療保健設備、生物科技、應用軟件等板塊;進入4月,不少券商調研偏好發生明顯變化,對包括電子設備和儀器、電子元件在內的科技板塊調研熱情明顯升溫;進入5月,券商對科技個股的偏愛仍在延續,尤其對於軟件、電子元件以及電氣設備與部件部分個股調研興趣持續升溫。

例如,5月廣聯達共接待42家券商調研,數量在被券商調研上市公司中位居第一,根據Wind行業分類,公司屬於應用軟件行業。排名第二的領益智造屬於電子元件行業,5月共被36家券商調研。

數據來源:Wind

券商調研“眼光”如何?

Wind數據顯示,5月被券商調研的340只個股中,有200只個股5月股價上漲,佔比達58.82%,遠遠高於A股三大股指當月漲幅。

數據來源:Wind

關注公司對未來的謀劃佈局

從調研內容看,此前券商關注上市公司受疫情影響以及復工復產後的經營情況。進入5月,公司對於行業發展前景的判斷、對未來的謀劃也成爲關注重點。

以領益智造爲例,調研中公司被問及如何看待消費電子的長期趨勢、疫情是否會對公司產品造成降價壓力、未來兩年戰略目標等。領益智造表示,長期來看5G換機潮及科技的進步將推動消費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行業前景依舊光明;未來兩年公司將繼續進行在產業鏈上下游的佈局,同時推動跨產業發展,從原來的消費電子高集中逐漸向其他行業延伸,以及從中國向海外的不斷延伸。

廣聯達在調研中被問及轉型關鍵期組織結構能否適應業務變革、未來怎樣推動客戶認識到數字建築理念價值等。公司表示,目前已成立了數字營銷部,將串型的市場體系打造成數字驅動的環形體系,同時正在請外部機構進行人力資源方向的諮詢;目前施工企業高層大都充分意識到數字化轉型迫在眉睫,推動客戶認識價值所需要的時間,一方面取決於公司現在培育市場的速度,另一方面也取決於行業技術進步的情況。

中長期看好科技股價值

科技板塊在6月1日大漲之後,今天繼續走強。展望6月,不少券商仍將科技作爲中長期佈局主線。

中信證券認爲,展望2020年6月,預計A股將整體處於均衡狀態,指數漲跌幅度均有限。配置上,新舊基建和科技白馬依然是全年主線。在6月結構再平衡的過程中,建議關注基建板塊、後地產可選消費、業績確定性高的科技、消費龍頭3條主線。

東興證券認爲,整體來看,近期市場仍以把握結構性機會爲主,需抓住經濟韌性、地產韌性和景氣度邊際向上的細分賽道。中長期,仍然看好週期趨勢顯著的科技板塊龍頭標的,優質科技資產可擇機佈局。

興業證券認爲,長期來看,科技成長進入向上通道的長週期,“大創新”板塊是趨勢性投資機會,崛起的高端製造,尤其是切入全球產業鏈後的高端製造,如醫療器械、新能源車、新材料等同樣值得關注。

國元證券認爲,市場短期內,分化與壓力將一段時間內並存,投資機會是在結構性中尋求均衡配置結果。一方面,前期被抑制的內需消費和投資需求將被大量釋放,比如基建類,政策支持優勢非常明顯;中期看,科技類也依然看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