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機行業正加速走向壟斷——強者越強!2019年,銷量前五的五家柴油機企業份額是50.37%,而五年前僅有43%,2020年前四月更是增長到了57.73%;銷量前十的柴油機企業份額是82%,而2015年僅爲66%!

5年來,柴油機市場到底經歷了什麼?2019年,柴油機市場,相比2015年柴油機市場,不但總銷量從419.14萬臺增加到446.92萬臺,行業格局也悄然發生較大變化。

首先是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其次,前十的柴油機企業排位各有起伏。

具體來看,2015-2020年柴油機市場有哪些變化?哪些新巨頭崛起?誰的市場份額增長最高?

請看方得網帶來的分析。

5年間 前十集中度越來越高

5年間,柴油機市場最大的一個表現就是前十企業對於行業的掌控力越來越大。

2015年,前十企業份額佔比爲66%,而到了2020年前四月,前十企業份額佔比上升到了82%。比2015年的66%擴大16個百分點,“強者愈強”定律明顯,留給其他小企業的生存空間減少。

5年間,前十企業排位大洗牌——有新巨頭排位上升,也有不少後位出局;有新進入者擠入榜單,也有曾經的前十企業跌出榜單。

方得網總結出了三大變化:一是前三排名洗牌。2015年,柴油機排名前三的企業爲:玉柴、全柴和濰柴,2020年前三企業排名爲:濰柴、雲內、玉柴;二是濰柴、雲內、解放動力爲份額歷年來都是正增長的企業;自主品牌柴油機企業份額不斷上升,擠壓老牌柴油機企業的空間。

從排名來看:蜂巢動力(長城汽車)、上柴股份兩家由2018年進入前10榜單;重汽本部、常柴股份則從原先的前十榜單中掉隊。其中,第十名企業的份額佔比一降再降,從原先的4%降至如今的2.3%;除第十名外,前九位成員都沒有發生變化。

最爲明顯的是濰柴由2015年的8%份額上漲至20.8%,暴漲13%,名次也由2015年的第三位上升爲第一。份額在柴油機行業中可謂是“一騎絕塵”。要知道,5年間,前十企業的總份額增長不過16%,說明濰柴搶到的不僅是前十其他企業的份額,更有原本前十以外企業的市場份額也同樣被濰柴拿下。濰柴的增長不僅是因爲其重卡銷量火爆,更是因爲其輕卡業務的崛起。濰柴入主重汽後,以前裝配外購發動機的重汽輕卡大量裝配了濰柴輕型發動機,這使得濰柴在輕型發動機領域“搶到了別人的飯碗”。

雲內動力,到2020年前四月時份額已經超過10%,穩居三強,排名從2015年的第6位升至第2位,較2015年上升4位;雲內動力也是少數5年來,份額連續增長的企業。早在2018年,雲內動力旗下的德威系列發動機就實現了霸榜,四缸高端柴油機保有量全國第一。2019年,雲內動力銷量超過40萬臺,順應輕量化與國六需求,德威系列勢頭更猛。

福田康明斯,5年間雖有起伏,但2020年表現十分“給力”從原排名第7位一路上升到第4位,不僅進入前五榜單,同時份額也增長了3.38%;尤其是2020年開年以來,隨着福田戴姆勒重卡銷量大幅提升和康明斯X系列發動機的熱銷,福田康明斯的銷量也一路看漲。

5年中另外一家份額漲幅正增長的企業不得不提,解放動力。早在2015年,解放動力未整合前,位居柴油機榜單第四,從2017年開始不斷下滑,大部分原因是因爲其大柴產品銷量下滑導致,2019年解放動力份額開始實現小幅增長,這不僅是因爲解放動力新品牌的推出,更是得益於解放重卡的熱銷,銷量在重卡行業遙遙領先,解放動力在解放重卡中的配套比例提升。2020年疫情後重卡大爆發,解放動力的份額也實現了很大提升。

“5%”以上陣營擴大 “流水”般的第十名

5年間,除了前三排位變化較大以外,柴油機市場還有着三大變化:一是份額超過15%的企業份額增長越來越快,強者愈強;二是份額超過5%-10%隊伍規模沒有變化;三是份額5%以下的企業份額則下滑越來越大,第十位名次更迭頻繁。

首先,2015-2020年這5年間,未能新出現一家企業份額超過20%,濰柴是唯一一家。份額超過10%的企業也僅有一家。2015年,柴油機行業市場份額最高的企業爲玉柴,佔比13%;2016-2018年份額超過10%的企業有兩家,爲濰柴和玉柴;2019年,份額超過10%的企業僅有濰柴一家;2020年1-4月,雲內以10.36%的市場份額躍第二位。

其次,份額在5%-10%的企業規模沒有變化,依然是6家左右,但各家表現不同。具體來看,2015-2020年間,福田康明斯、解放動力、安徽全柴、浙江新柴等多家企業市場份額超過5%。其中增長最高的爲福田康明斯,5年間份額增長3.38%,解放動力也有1.38%的份額增長。可以看出,份額在5%-10%的柴油機企業是行業的“中堅力量”,而這些企業的發展也比較穩定,其中商用車業務發展較好的柴油機企業隨之水漲船高。

其三,份額5%以下的企業也僅有三家。不同的是,江鈴控股由2015年排名第五,份額6%,2020年1-4月掉入份額5%以下的陣營。浙江新柴則由2015年份額4%上漲至5.37%。

此外,柴油機行業第十名紛爭不斷。2015-2016年兩年間爲常柴股份,份額在3%-4%;2017年第十位則是重汽本部,份額爲2.45%;2018-2019年爲長城,後爲蜂巢動力,其實也屬於長城旗下;2020年1-4月則爲上柴股份。

從種種變化中可以看到,份額在5%以下的企業生存空間被不斷擠壓,5年中,強者愈強,洗牌不斷。5年間,柴油機市場容量變化不大,但後三位企業的份額則越來越少。不僅如此,前十之外企業的份額同樣越來越少,這反映出柴油機行業的前十集中度越來越高。

2020年前4月,柴油機銷量是近4年最低,同比去年下降了8.37%。在2017年至2020年這4年間,2018年爲柴油機市場最高點,1-4月銷量162.54萬臺,2020年1-4月與其相差了14萬臺左右。這是柴油機在正常月份的一半銷量,想必隨着後期市場的逐步恢復,能追回同年水平也未可知。

作爲商用車強相關的行業,柴油機市場的漲跌與商用車市場的發展息息相關,這也使許多擁有商用車業務的柴油機企業有了更大的優勢。對於獨立發動機企業來說,只有拼技術才能在市場競爭中比主機廠的發動機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柴油機行業作爲產能過剩行業,隨着國六排放升級,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將更快被淘汰,未來幾年間,或許又將有一些柴油機企業默默消失。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