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曹彰的死也是有很多疑點,常年鎮守邊疆征戰四方的虎將曹彰好不容易有機會進京朝覲,想見見自己的二哥曹丕(大哥是曹昂)被拒絕,可能心情鬱悶喝了點酒結果就暴斃而亡,說出去實在有點讓人難以相信。可是不知爲何,後來曹操突然”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就派了于禁出馬奪了朱靈的兵權,這個簡直有點讓人匪夷所思:是什麼仇什麼怨居然能讓曹操如此大動肝火。

對三國曆史瞭解比較深的朋友,有時候可能會覺得某些事件迷霧重重,因爲缺乏更多的史料去佐證,所以對於這些疑團會覺得困惑不解,今天就隨意從中挑選出六大不解之謎出來說說,看看誰能幫忙解解惑?

孫策之死

此事疑點重重:比如許貢三刺客是怎麼得到孫策圍獵的準確出行時間和地點,又是怎麼出現在本不應該出現的刺殺現場,再比如孫策的佩劍怎麼會好端端的突然劍刃墜地,只剩劍把等等。對於孫策之死,歷來有兩種猜測:一種是死於孫權陰謀之下,一種是死於曹操和孫吳內部的內外勾結。想到孫策被刺殺之前沒多久,曹操謀士郭嘉曾斷言“以吾觀之,必死於匹夫之手。”,郭嘉真有這麼神?表示懷疑。

曹操奪朱靈兵權

朱靈對於曹操而言,應該是有大功勞的:當初曹操實力還不是很強大,在討伐徐州陶謙之時,被袁紹派來幫忙的朱靈在戰役打完曹操撤兵之後應該是迴歸袁紹了,可是朱靈卻不走了,放棄了當時實力比曹操強大的袁紹緊緊跟着曹操,這對曹操來說意義非同一般,所以朱靈在曹營混得其實一直不錯。

可是不知爲何,後來曹操突然”太祖常恨朱靈,欲奪其營“,就派了于禁出馬奪了朱靈的兵權,這個簡直有點讓人匪夷所思:是什麼仇什麼怨居然能讓曹操如此大動肝火?可以肯定的是事情一定很大,否則曹操斷不至於對朱靈下此狠手,很有可能是觸犯了曹操的逆鱗!也許是捲入了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爭也說不定,如果是這樣就反而比較好理解了,想想楊修的下場曹操對朱靈看來還是手下留情了。

董襲的地位

偏將軍其實職位不能算高,但要看在什麼時候和在什麼人手下,比如三國立國後偏將軍那時遍地走,又或者是在曹操手下偏將軍也不足爲奇。但是董襲的這個偏將軍卻是非常突兀和讓人不理解:因爲董襲的偏將軍是在赤壁之戰前獲得,它僅僅比當時江東軍職最高的討虜將軍孫權低一個級別而已,可以說是孫權一人之下,江東所有人之上,在十二虎臣大部分人還是都尉和校尉的情況下,在周瑜程普韓當等人也僅僅是中郎將的情況下,董襲的這個偏將軍實在是讓人大惑不解;除此之外,‘太妃憂之,引見張昭及襲等”太妃其他人都沒問,文臣問的是張昭,武將居然問的是董襲,董襲何等何能居然在赤壁之戰前夕有這麼高的地位?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荀彧之死

關於荀彧的死有不同說法,《三國志》是說“太祖軍至濡須,彧疾留壽春,以憂薨,時年五十。”說的是荀彧生病加上憂懼之下應該是加重了病情病死的。《魏氏春秋》的說法則是更加廣爲人知,後世很多小說和影視作品大都以此爲準:“太祖饋彧食,發之乃空器也,於是飲藥而卒。”意思是曹操送了個空的食盒給荀彧,荀彧心知肚明於是飲藥自盡。按說荀彧對曹操幫助如此之大,曹操不至於這樣不講情義吧,真實情況如何不好判斷。

周不疑之死

曹操是出於什麼樣的考量對一個年僅十七歲的天才少年動了殺心?而且居然不是光明正大的殺而是派刺客悄悄的殺?何況此人還是剛剛去世沒多久的自己最寵愛的兒子曹衝的玩伴和摯友,僅僅是因爲周不疑軍略出衆,害怕自己兒子無法掌控“此人非汝所能駕御也。”而殺之,總覺得這不像曹操的風格,而且也實在缺乏說服力,真實的原因無從得知。

曹彰之死

曹彰的死也是有很多疑點,常年鎮守邊疆征戰四方的虎將曹彰好不容易有機會進京朝覲,想見見自己的二哥曹丕(大哥是曹昂)被拒絕,可能心情鬱悶喝了點酒結果就暴斃而亡,說出去實在有點讓人難以相信。曹丕防備他的幾個兄弟勝過於防賊,也難怪後人會懷疑是他下的手,南朝劉宋的劉義慶《世說新語》就說是曹彰被曹丕的毒棗給毒死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