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誕生於138億年前,由一個質量和密度都無限大的緻密奇點爆炸而成,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宇宙大爆炸”。宇宙大爆炸的瞬間,奇點內的各種物質以超光速向外擴張,這時便形成了空間與時間。

宇宙大爆炸發生後不久,宇宙中的各種物質和塵埃開始相互融合,經過幾十億年的不斷演化與交融,宇宙中形成了各種各樣的天體,包括我們熟悉的恆星、行星、中子星等等。其中,有一個是天體最爲神祕和未知,它就是黑洞。

黑洞

黑洞是一種質量無限大、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的緻密天體,可以說非常像宇宙大爆炸的奇點。黑洞的最早提出者是20世紀最偉大的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愛因斯坦曾預言宇宙中擁有一種質量、密度和引力都無限大的特殊天體。隨着2019年年初第一張黑洞照片公佈於衆,確定了愛因斯坦的黑洞預言是完全正確的。

相信對黑洞感興趣的小夥伴們都瞭解黑洞的特殊性質,並且很多人對黑洞感興趣,也是因爲黑洞具有的這種特殊性質,這種性質就是黑洞的引力。黑洞的引力超出了我們現有的認知範圍,它不僅僅可以將物體吸引那麼簡單,所有靠近它的物質都會在瞬間被黑洞的引力撕碎變成粒子狀態,這是非常可怕的一個現實。

黑洞事件視界

那麼科學家們是如何發現黑洞的呢?這並不是因爲黑洞發出的光被我們檢測到了,因爲黑洞的引力強大到連光都無法逃脫!我們之所以觀察到了黑洞的存在,是因爲黑洞周圍有一種叫做事件視界的空間,它包圍在黑洞的周圍。

黑洞的事件視界是可見的,這是因爲但凡被黑洞所吸引的物質和天體,首先都要經過黑洞的事件視界。當各種天體進入到黑洞的事件視界當中,就會產生極大的摩擦,摩擦產生的強大輻射能量會向外散射,從而被人類所觀察到。

質量越大的黑洞,它的事件視界範圍就越大,也就更容易被科學家們的天文望遠鏡所觀測到。例如我們銀河系中心的超大質量黑洞,它的事件視界範圍就非常的廣大,即使相隔數萬光年,我們也可以觀測到它的存在。

我們現在知道了,黑洞是一種神祕莫測的特殊天體。它與我們認知中的宇宙天體有很大不同,那麼我們就產生了一個疑問,相信也是很多小夥伴們共同的疑問,既然黑洞它能吸收世間萬物,那麼被它吸收的物質都跑到哪裏去了呢?或者用另一個說法問這個問題:黑洞的盡頭通向哪裏呢?

黑洞盡頭通往哪裏

其實這個問題用我們現在的科學知識來解答的是不可能說清道明的,因爲目前爲止,人類還沒有觀測到黑洞內部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狀況,黑洞所在的範圍是一片漆黑的。我們只能通過它周圍的天體與物質產生的變化來推測黑洞的性質。所以目前我們只能根據現有科學理論,對黑洞通向哪裏這個問題進行一個推測。

目前科學界大概有兩種主流推測,我們來看一看,大家也可以自己思考一下哪個有道理。

一、黑洞盡頭是蟲洞

第一種推測認爲黑洞盡頭是蟲洞,所以物體只要安然無恙地通過了黑洞,它就會通過蟲洞到達另外的宇宙空間。也就是說,由於黑洞質量無限大,它將宇宙空間膜壓縮成了一個喇叭狀的空間形態,這個喇叭狀的空間形態最低點就與其他的空間點產生了重合,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空間摺疊。

所以在這個狀態下,黑洞就相當於是一個蟲洞,通過黑洞就可以到達宇宙中的任何一個空間點。當然,以我們人類目前的科技,根本無法進入到黑洞當中,不僅僅是黑洞距離地球十分遙遠,而是我們目前的科學技術無法抵抗黑洞強大的引力,因爲它連星球都可以撕碎,更別提我們的宇宙飛船了。

二、黑洞盡頭是死衚衕

還有一種推測,它認爲黑洞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盡頭,黑洞到盡頭哪也去不了。黑洞可能僅僅會將宇宙空間壓縮,但是並不能觸碰到所謂的其它空間點,所以黑洞的盡頭還是黑洞,所有進入到黑洞的物質都會被黑洞繼續壓縮成爲黑洞本身。

也就是說,黑洞的質量會越來越大,很多科學家認爲當黑洞的質量達到了一個極限,可能就會產生黑洞大爆炸,只不過相比宇宙大爆炸,黑洞爆炸的能量還是比較小的,不過也有可能會摧毀所在星系。

結語

綜上所述,大家肯定希望黑洞的盡頭是蟲洞,這樣未來人類如果擁有了能夠進入黑洞當中的科技,那麼我們就可以進行星際旅行,到達宇宙中的任何一個空間點。也希望未來隨着科學技術的不斷提升,人類會揭開黑洞內部的奧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