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見微知著,長安CS75PLUS也已具備與合資品牌同臺競爭的實力,如果每個中國品牌車企都能像長安這樣,出一款性能品質兼優的車型,相信汽車強國將不再遙遠。縱觀整個汽車市場,市面上只有長安CS75PLUS能給消費者提供如此高性價比的動力總成。

全國兩會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諸多關乎國計民生的重要決策、決議在此期間生成。今年“實體經濟”、“智能製造”、“科技創新”、“高質量發展”等與製造業相關的議題成爲本屆兩會的熱點,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

中國製造業究竟處於什麼水平?其實,不必高談闊論,兩會服務用車的變遷,就能一定程度反映中國製造業的現狀。

自1954年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召開以來,全國兩會已經走過了六十多年。在此期間,爲兩會服務的汽車也在不斷變化,從上世紀五十年代蘇聯品牌吉斯、道奇、華沙,六、七十年代的紅旗、上海牌轎車,到八、九十年代以豐田皇冠爲代表的進口車,再到千禧年後合資品牌、中國品牌齊頭並進,兩會用車用一種獨特的方式見證了我國汽車製造業的發展。

在今年全國兩會上,中國品牌汽車搶走合資品牌光環唱起了主角。長安CS75PLUS作爲人民日報客戶端兩會報道指定用車,首次與人民日報記者攜手,共同深入兩會現場,完成報道任務。


長安CS75PLUS亮相全國“兩會”

當選兩會用車只是多了個榮譽,車好才能打動消費者的心

長安CS75PLUS能夠成爲人民客戶端兩會報道指定用車,離不開其卓越的各項技術性能。

亮點一:充沛的動力

一套強勁的動力系統,不是爲了在路上跑得比誰快,而是爲了獲得更從容、更有餘量、更隨心可欲的駕駛體驗,由強大動力所帶來的暢快感,是空間、配置都無法給予的。

在動力上,長安CS75PLUS有2.0TGDI和1.5TGDI兩款發動機可供選擇。其中,2.0TGDI發動機最大功率爲171kW,峯值扭矩爲360N·m,與之匹配的是愛信當前最爲先進的8AT變速器。

千萬別小覷這套動力總成,動力參數且不跟同級搭載1.5T發動機的本田CR-V、昂科威相比,即便拿搭載2.0T發動機的寶馬X3 xDrive28i、奔馳GLC 260來作對比,均遜色於長安CS75PLUS。


談到動力,可能有人會跟我擡槓,說買車不需要追求動力,因爲普通中級轎車以100km/h的速度巡航,發動機輸出只需要29kW就足夠了,市面上在售車型的動力都是富餘的。但我想說的是,動力就像存款,你可以不用,但最好要有。因爲,動力絕對是汽車上最重要且最值錢的配置。

比如,大衆邁騰,380TSI尊貴型比330TSI尊貴型貴1.5萬元,最大功率相差25kW。

比如,福特蒙迪歐,配置完全相同的豪華型,2.0T低功率比1.5T價格貴1.3萬元,最大功率相差17kW ;2.0T高功率版比2.0T低功率版,價格貴了2萬元,最大功率相差30kW,扭矩沒變。

如果是豪華車,或者本來就追求性能的車型,爲了獲得更高的動力,要付出的代價就更大。比如寶馬730li、740li、750li、奧迪A8 50 TFSI、55 TFSI,尾標數字越大,動力越強,當然價格也越貴。

搭載“2.0TGDI+愛信8AT”的長安CS75PLUS在動力上比寶馬X3、奔馳GLC強得多,起售價僅13.99萬元!縱觀整個汽車市場,市面上只有長安CS75PLUS能給消費者提供如此高性價比的動力總成。


當然了,如果你覺得動力夠用就好,CS75PLUS另一款常規的動力組合——1.5TGDI+愛信6AT也不錯。最大功率131kW,峯值扭矩265N·m,這套動力雖然不如“2.0TGDI+愛信8AT”,但和同級競品相比,其表現有過之而無不及,更重要的是油耗超低,百公里綜合油耗僅爲6.7L。


亮點二:先進的智能配置

在智能方面,長安CS75PLUS配置相當豐富,新增了許多在汽車之家配置表裏都查不到的配置。

譬如APA5.0遙控代客泊車系統,可以實現人在車外遙控一鍵自動泊車,車主可通過手機APP和實體鑰匙進行一鍵遙控泊入、直進直出;除此之外,APA5.0中的多場景泊車將能夠滿足95%以上的停車場景,只需車位的寬度大於車身71釐米即可。


車鑰匙也實現了突破,長安CS75PLUS每輛車配備兩把個性ID鑰匙,當用戶攜帶鑰匙解鎖車輛時,座椅、空調、駕駛模式等設置都會根據用戶的設置進行調整。比方說,丈夫和太太都開同一輛車,每次丈夫用完車後,太太不必重新調整座位,用個性ID鑰匙開門後,車輛便能識別,座椅擁有記憶功能,會自動復位。


長安CS75PLUS還能用手機啓動並控制車輛,哪怕人在國外,也可以將虛擬鑰匙通過手機分享給他人,打破實體鑰匙必須和車綁定的界限。

另外,在充滿未來感的座艙中,雙12.3英寸全高清視網膜大屏與左側觸控屏實現了沉浸式三聯屏顯示操作。


值得一提的還有,長安CS75PLUS搭載的梧桐車聯智能系統配備了車載版微信,除了日常的交流通訊外,車載版微信還支持位置分享,用戶可將微信裏的位置信息分享到車機屏幕,與同行隊友實時共享位置,集結出行。

亮點三:高規格的安全

軍工出身的長安,一直視安全爲企業的立命之本!這一點,從C-IASI碰撞結果中也能看出來。

2月16日,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管理中心公佈了2019年中國保險汽車安全指數(C-IASI,簡稱中保研)碰撞測試最新結果,長安CS75 PLUS以3項優秀(G)的成績超越了大部分合資品牌車型,引起了業內廣泛關注。


不久前,上汽大衆帕薩特因正面25%偏置碰撞喫了大虧,獲了較差(P)的成績,在同一項目中,長安CS75PLUS獲得了(G)優秀。

據瞭解,在新車研發的階段,長安汽車就參照IIHS標準做碰撞試驗,標準幾乎照搬IIHS的C-IASI碰撞測試自然就不在話下。

長安CS75PLUS在整車上應用了高達38.3%的熱成型鋼、超高強度鋼佔比。結構上,它採用了目字型鋼樑爲其防撞梁,其抗彎能力比一般的C型結構要好上10%。

另外,相比於同級別產品的4氣囊或者“簡配版6氣囊”,CS75PLUS身上配備了6個安全氣囊,側氣囊面積可100%覆蓋車窗。

同時,通過對剎車卡鉗、碟盤、懸架等系統進行無數次的優化與調校,最新的博世ESP9.3系統加持,使得這臺重達1.6噸的長安CS75PLUS的剎車距離達到了媲美性能車36.4米的優異成績。


在主動安全方面,長安CS75PLUS還搭載了IACC集成式自適應巡航系統、LCDA併線輔助系統、PAB預警輔助制動系統等豐富的智能安全配置,並獲得C-IASI滿分評價。


除了嚴格把控被動安全和主動安全,長安CS75PLUS全系還搭載標配了Forest Air森林空氣淨化系統+智能氣候健康控制系統。

只需開啓3分鐘,車內空氣從PM2.5濃度高達750ug/cm3的重度污染狀態,降低到23ug/cm3以下森林空氣品質。開啓30分鐘後,車內負離子濃度大於2800個/cm3,能有效殺菌。

一次性醫用口罩可以防PM5.0防冠狀病毒,而Forest Air森林空氣淨化系統擁有四層過濾網活性炭濾芯,能防體積更小的PM2.5顆粒,整體過濾效果接近於N95口罩。

在疫情肆虐的當下,能對車內乘客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


這也就不奇怪長安CS75PLUS自去年上市以來,爲何銷量一路高漲了。畢竟現在的緊湊型SUV,大多數車型是以成本爲導向,生產出的是一臺剛好能滿足用戶當下需求的車。可隨着技術進步,新需求的增加,今天所謂的“夠用”,到明天一定會變爲“不夠用”,就像早幾年買iphone手機,16G內存一開始夠用,但現在絕對不夠用,車也一樣。


今年4月,長安CS75系列實現銷售20113臺,同比逆勢增長161.6%!連續7個月SUV銷量排名TOP2,汽車之家口碑排名TOP3,成爲SUV市場上名副其實的爆款車型。

長安CS75PLUS熱銷的背後,是研發能力的體現

長安汽車是一家“工程師文化”濃厚的企業,每年都會將銷售收入的5%投入到研發,從"十一五"至今累計投入超500億元。


長安汽車財報顯示,2019年長安汽車研發費用爲31.69億元,與2018年基本保持一致。2019全年,長安汽車還投入44.78億元用於產品和技術項目開發,研發投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爲6.34%,在行業中屬於偏高的水平。

前期的巨大投入逐漸進入了收獲期,長安汽車迎來了全球研發中心、藍鯨動力、APA5.0、長安汽車英國研發中心動力測試基地等一系列成果的落地。在產品上更是迎來了CS35PLUS、CS55PLUS、CS75PLUS的換代升級,從而形成了全新PLUS家族。

一個又一個研發乾貨,都證明了長安汽車科研技術水平正在不斷向上,長安汽車早已不是汽車技術研發領域的跟隨者,在這個行業最核心、最前沿的幾大領域,長安汽車不僅已經做到了國內領先,甚至也已經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2020年,長安汽車宣佈L3級自動駕駛汽車已實現量產。到2025年,L4級自動駕駛汽車將實現量產。

目前,長安汽車已建立了“六國九地”全球協同的研發體系;打造了“7院2部3中心”的研發組織;擁有來自全球18個國家,近萬人的研發團隊;形成了產品研發流程體系(CA-PDS)和產品試驗驗證體系(CA-TVS)兩大科研法寶;長安汽車也連續5屆10年蟬聯中國汽車研發實力行業第一,併入選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


長安CS75PLUS

製造業之所以成爲今年兩會的熱門議題,與特殊的國情相關。

中國作爲全球公認的製造業大國,也是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目錄中所有工業門類的國家,有數千種工業產品的產量居世界首位,其中產量佔到全球一半以上的數不勝數。

中國也正朝製造業強國邁進。如今,中國高鐵、大飛機、大型盾構機、華爲手機等作爲新時代“中國製造”的代表,正在刷新世人對“made in China”的看法。


汽車業因產業規模大、關聯行業多、技術門檻高,資金和技術密集,被譽爲現代製造業的皇冠,自從汽車誕生以來,“汽車業強國”基本上就等於“工業強國”,德、日、美、韓、法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中國早在2009年就已經是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了,但令人遺憾的是,我們還不是一個汽車強國,因爲我們還沒有自己的強勢汽車品牌,在去年Brand Finance“品牌500強”中,共有10個汽車品牌躋身前100——日本4個、德國4個、美韓各1個,沒有中國品牌。

近年來,我國政府有關部門相繼發佈了“中國製造2025”、《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等相關政策和“一帶一路”的號召,爲中國汽車發展指明瞭方向,明確了“邁入世界汽車強國行列”總體目標。

實事求是地講,要實現這個目標,有一定的難度,但也不用灰心喪志。兩會用車的變遷已反映出中國汽車製造業正在飛速發展。見微知著,長安CS75PLUS也已具備與合資品牌同臺競爭的實力,如果每個中國品牌車企都能像長安這樣,出一款性能品質兼優的車型,相信汽車強國將不再遙遠。

文 | 鹿小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