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桿菌是一類致癌物,與胃癌有密切的關係,應該怎麼治療呢?曾醫生來給大家科普一下。

什麼是幽門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Hp),也叫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細菌,是唯一可以在胃裏面存活的細菌。因爲我們的胃會分泌胃酸,所以胃裏面是強酸性的環境,一般細菌都無法在胃裏面生成,但是幽門螺桿菌可以。

幽門螺桿菌有什麼危害

幽門螺桿菌主要在胃裏面生存,被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幾乎都存在慢性活動性胃炎,亦即幽門螺桿菌胃炎,染者中約15% ~20%發生消化性潰瘍(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5% ~ 10%發生消化不良,約1%發生胃惡性腫瘤[包括胃癌和黏膜相關淋巴樣組織( MALT) 淋巴瘤]。

也就是說,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如果不做治療,有1%的患者會發生胃的惡性腫瘤,所以,幽門螺桿菌是一類致癌物,與胃癌有非常密切的關係。

幽門螺桿菌是怎麼感染人類的?

幽門螺桿菌主要通過糞口途徑和口口途徑感染人類。糞口途徑是什麼意思呢?幽門螺桿菌感染的患者,排出的糞便中也有幽門螺桿菌,如果糞便污染水源,健康人飲用了含幽門螺桿菌的水,可以被傳染。

還有,如果患者上完廁所之後,手沒有洗乾淨,那麼他的手上就可能攜帶細菌,如果他的手再去觸摸水果、蔬菜等食物,那麼食物可能受到污染,其他人再去喫這些水果,就可能被感染。這就是經典的糞口途徑。

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的口腔中也可能存在細菌,一起喫飯、接吻、使用不潔餐具等都有可能傳染幽門螺旋桿菌。特別是大人用自己的嘴,將食物嚼碎了喂小孩,容易將幽門螺桿菌傳染給小孩。

喫飯的時候,沒有分餐或者使用公筷,感染者的筷子上面也可能含有細菌,他的筷子去夾菜,就可能污染菜,一起喫飯的人,有可能被感染。

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有什麼不舒服?

大部分人沒有什麼不舒服,但是胃炎或者胃潰瘍可以出現不舒服,例如上腹部疼痛或者不適,沒喫多少,就出現飽腹感;噁心或者嘔吐;反酸或者燒心;大便呈現顏色變深或者變成黑色;疲倦感加重、口臭等症狀。

怎麼樣診斷幽門螺桿菌感染?

1、呼氣試驗

這是最常用的檢查辦法,吹一口氣就可以確定有沒有感染幽門螺桿菌。因爲幽門螺桿菌可產生高活性的尿素酶。

尿素酶可以分解尿素,產生二氧化碳,我們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尿素,然後我們把尿素喫下去,如果胃裏面有幽門螺桿菌,呼氣的時候,就可以檢測到放射性同位素,即可判斷患者是否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

2、胃鏡檢查

做胃鏡的時候,可以取一小塊胃黏膜組織去化驗,也可以確診幽門螺桿菌,但是,幽門螺桿菌不是均勻的分佈在整個胃裏面,如果取的組織正好沒有幽門螺桿菌,那就可能出現漏診。

3、抽血化驗

抽血可以查抗體,如果感染了幽門螺桿菌,抗體是陽性的。但是,這個抗體並不是中和性抗體,並不能殺滅幽門螺桿菌,而且也無法區分患者是不是正在感染幽門螺桿菌。

如果你正在感染幽門螺桿菌,或者曾經感染過,現在已經治癒了,抗體都可能是陽性的,沒有辦法區分。

4、化驗大便

化驗大便也是可以的,檢測大便中是否含有幽門螺桿菌的抗原,如果有的話,也是可以確診的。

目前臨牀上最常用的辦法爲呼氣試驗和胃鏡檢查,如果患者不能配合呼氣試驗,化驗大便是另一個選擇。

什麼人需要治療?

對於18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常規檢測幽門螺桿菌,因爲與成人相比,兒童感染後發生嚴重疾病的概率低;可選擇的藥物種類少,對藥物不良反應耐受力低;根除後的再感染率高。

如果小孩出現消化性潰瘍、排除其他原因的頑固性缺鐵性貧血和慢性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才考慮檢測和治療,所以,兒童如果要治療幽門螺桿菌,一定要非常謹慎,要諮詢正規醫院的醫生。

而對於成年人,建議是完全不一樣的,成年人只要沒有喫藥的禁忌症,都是推薦根治的,特別是消化性潰瘍和胃淋巴瘤的患者,強烈建議根除。

如何根治?

推薦使用四聯療法根治幽門螺桿菌,包括四種藥物:一種質子泵抑制劑,抑制胃酸分泌,促進潰瘍癒合;一種鉍劑,可以保護胃黏膜;兩種抗生素,兩種抗生素殺滅幽門螺桿菌。療程爲14天,需要連續服藥14天。

質子泵抑制劑包括奧美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等,任選其中一個就行;鉍劑爲枸櫞酸鉍鉀或者果膠祕。抗生素爲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左氧氟沙星、甲硝唑、四環素等等,從中選擇兩種抗生素。

從下面的表格可以看出來,抗生素組合有7種,選擇其中任意一種就可以,例如阿莫西林+克拉黴素,如果你對阿莫西林過敏,那就要選擇不含阿莫西林的抗生素方案。

舉個例子,常用的四聯療法:阿莫西林+克拉黴素+雷貝拉唑+枸櫞酸鉍鉀,或者阿莫西林+左氧氟沙星+奧美拉唑+果膠鉍。

大家千萬不要自己去買藥,應該找正規的醫生開藥,醫生會根據你的病情,當地的藥敏情況,你有沒有藥物過敏史等情況,選擇最合適的方案。

根據目前的數據顯示,對於第一次治療的患者,幽門螺桿菌的根治率可以達到80%至90%。

怎麼喫藥?

這四種藥不是同時喫的,是有講究的。抗生素通常都有一定的胃腸道刺激性,而在胃部酸度較低的情況下,抗生素的抗菌效果最佳,因此,抗生素藥物,一般推薦飯後半小時服用。

而抑酸藥物和鉍劑,應該在餐前半小時左右喫,抑酸藥在空腹服用才能快速起效,而鉍劑也是在酸性環境下,才能形成良好的胃黏膜保護層,因此,可以選擇飯前半小時服用抑酸藥+鉍劑。

千萬不要隨便停藥

在服藥的過程中,有可能會出現一些副作用,例如口苦、噁心、嘔吐、食慾不振、有的還有皮疹、失眠、頭痛、大便發黑、便祕等併發症。

大部分都不嚴重,一般停藥後可很快恢復,千萬不要隨便停藥,如果喫幾天就停藥,這樣不僅不能完全殺滅細菌,還可能導致耐藥,導致治療失敗,下次再想治療,就難上加難了。

如果出現比較嚴重的副作用,一定要諮詢醫生,千萬不要隨便停藥!

治療後什麼時候複查。

把藥喫完之後,至少需要間隔一個月之後複查,複查也是首選呼氣試驗,如果呼氣試驗是陰性的,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治治癒了。

但是,大家還要注意,治癒了之後,你對幽門螺桿菌並沒有持續的免疫力,還有再次感染的可能,發生再次感染的概率在5%左右。

如何預防感染?

喫飯要採取分餐制,或者使用公筷,不要共用碗筷,不要用自己的筷子給別人夾菜,不要嘴對嘴餵食。感染者在治癒之前,一定要使用單獨的餐具,用後單獨清洗,高溫消毒。

總而言之,幽門螺桿菌是一類致癌物,成年人感染了幽門螺桿菌,都建議根治幽門螺桿菌,四聯療法是治療幽門螺桿菌的主要手段。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