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爲什麼活着呢。很少有人把活着之夢想活着之目的建立在探索世界爲了整體這些宏大目標上,大多數人活了一輩子也沒有逃出自我營造的小圈子,一生都在爲了喫喝或小家而奔波忙碌,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

原標題:活着爲了什麼?如何更好地活着?如果你仍困惑,請耐心看完此文

活着就要勇敢承擔,勇敢面對。即便已知道世界是荒誕的,我們是被拋到這個世界的。

問題是很多人活着,卻對活着這個大命題,很少思考和感知,很少對活着進行深刻反思和深挖。

人爲什麼活着呢?如何更好地活着?這個問題很多都思考過,但是往往是沒有答案的。

按照很多人的隱祕人性,說給他一千萬就能很好地活,但真的如此嗎。那些拆二代爲何在得到鉅額拆遷款後不僅沒活好,反而把自己活得不如從前了呢。人性問題不解決,陷在物質的活是很難提升的。

有人爲了自己活着,有人爲了家人和朋友,有人爲了理想,爲了出人頭地甚至衣錦還鄉。看看我們周圍,我們就會發現,我們被平庸和娛樂的低俗化所綁架了,我們的心智被外部世界所同化和不知不覺地改變了。很少有人把活着之夢想活着之目的建立在探索世界爲了整體這些宏大目標上,大多數人活了一輩子也沒有逃出自我營造的小圈子,一生都在爲了喫喝或小家而奔波忙碌,昏昏然不知其所以然。

如果我們周圍多一些宏大人生之人該多好呀,至少活着會變得不會那麼難受和低下。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進步與和諧,技術將會更加先進與領先,因爲有沒有遠大目標,能不能仰望星空,是衡量現代人現代社會進步與否的一個重要標準。

尼采說,活着就要起舞,就要燃燒。尼采說的可能太過反平民化了,但是他提供的方向是對的,我們哪怕一生中能起舞一次,能燃燒一天,那我們就不算白活。否則,庸碌麻木地過完一生,有什麼意義呢?

太多人在面對名利、面對外在的榮華時,都是口是心非的,都無法做到真正的放下,更無法做到隨遇而安。因爲我們沒有真正的理解生命,沒有真正地明白活着之使命。當被活着之表面遮蔽後,我們內心當中的正義能量會一直被壓制着遮蓋着,無法得到彰顯。於是乎,活着成爲一種負擔,一種罪過。

太宰治說,生而爲人,他很抱歉。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對活着本身一直是厭惡的,是懷疑的,他一直認爲自己不該來到這個世界。在他內心深處,他覺得活着不值得,沒有愛,沒有家的溫暖,沒有做人的樂趣,此種活着,不是受罪勝似受罪,

無論太宰治如何理解活着,理解生命,那只是他個人的體驗,並不適合於每個人,就如同顧城選擇自殺,我們不理解甚至不給與同情一樣。因爲我們不可能把他們的人生之路套進自己的生命。

無論他人如何看待活着,面對生命不放棄,不拋棄,懷抱希望,永遠是我們作爲人所要最後堅持與追尋的。

不輕易向死亡投降,不輕易被生活打倒,即便被生活所欺騙與傷害,依然昂頭做人,初心不改,善良不改,這樣的活着才彰顯生命的意義和價值。

人生是孤獨的,人生又是不孤獨的。前者是說我們的內心總是處於孤島狀態,遇不到知己,很難與那些不懂自己的人溝通。後者是說我們與他人永遠是一個整體,即便我們多麼想飛昇地面,但一通精神幻想之後,我們還得回到瓷實穩重的大地,融入人羣,與人交往,已經融入我們的血液,成爲我們活着的動力。

即使在薄涼、自私的世界,依舊要做個善良的人。因爲越長大越發現,人生中真正難的不是賺多少錢,而是如何保持住一顆善良的心,去對抗世界的不完美。儘管在成長路上,我們會遇到人性中那些不堪的惡,但是我們始終要保持着另外一個世界的純粹與乾淨,因爲那裏是我們的意識,也是我們一直堅持善良的初衷。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很多時候,決定我們成爲什麼樣的人,不是我們的能力,而是我們的選擇。

追逐光明的同時,不如自己就成爲那個發光的人。世界沒有那麼好,但我們依然愛它。

愛、信念、意志力、探索精神……這些都是人身上無比珍貴的亮光,應該持續保持,不能被活着的生存壓力所捆綁所壓制,以至於光芒的人性無法抬頭。

現代人爲了利益,爲了外在的榮華,已經偏離活着之本真太多太多,也許現代改,此刻開始重新認識活着,是我們最好彌補與救贖,更是我們在面對子孫後代時能理直氣壯地訴說往事的重大人生資本。

結語:

既然活着,就要好好地活,放平心態,趨近美好,對世界深度洞察與發現,不被分別心、攀比心、虛榮心所俘虜,讓自己像向日葵一樣朝向太陽,朝向善良、真誠和友愛,只有這樣,我們才能讓內心安寧,讓我們的生命貼近最健康的天地之道,更好地活下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