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發展中,有許多優秀的留學人士學成歸國,只爲報效祖國。比如錢學森教授在早年的時候就留學美國了,但是新中國成立後,錢學森就立馬回國進行科學研究,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了祖國。

中國希望有無數的錢學森等科學家爲中國效力。但是又有幾個有着堅定意志的人呢。如今,中國又出了一位“錢學森”了。他就是潘錦功。

潘錦功在1996年攻讀了博士學位之後,他在當時的新澤西理工大學創建了“發電玻璃”研究中心,在當時的潘錦功來說,他只有20多歲。可以說,前途無量。當時他發明的發電玻璃被譽爲是掛在牆上的油田。這種新能源的發現簡直顛覆了人們的常識。而且對於以後人類生活方式的改變有着巨大的貢獻。

一直以來,各國都在不斷地尋找能夠代替石油和煤炭的新能源,但是作爲能夠代替這些能源的資源肯定是要可再生的。這種發電玻璃,簡直就是完美的新能源。美國自從發現這一實驗之後,把潘錦功當成了重點的保護對象。對他不僅提供優厚的待遇,而且提供安全保護。但是潘錦功對於美國的這些條件根本好不放在心裏,因爲他有一顆中國心。他只想要報效祖國。所以他只是暫時答應美國的要求。

在潘錦功學成之後,他立即返回中國。2011年他創辦了自己的企業,有辛苦也有收穫。2017年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面積發電玻璃問世了,這是中國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玻璃,這種主權是中國的,作爲世界上最大的單體面積。生產這麼一塊發電玻璃,僅僅需要55秒,而且能夠直接轉化成動能,與美國傳統的硅太陽能板相比簡直是直接的秒殺。

作爲發電玻璃的發電功能,大約一塊發電玻璃一年可以發電260度左右,一般2-3塊一家人一年就足夠了,美國的專家總是感嘆,自己被中國人欺騙了,印度等國家也想要讓中國共享這項技術。

這簡直就是可笑,中國技術將會獨有,相信過不了多久,中國就會在世界上擁有自己的主權領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