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們的信爺談歷史又來了,今天起我們一起來分享歷史知識,也許你可以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穫哦。
崇禎恐怕比一般王朝的末代皇帝都要有些忙,既有內憂又有外患。可是大明王朝也不是紙糊的,雖然一代比一代衰落,但畢竟底子厚,實力還是不容小覷。然而好不容易纔攢出的一手好牌最終卻被打爛。
所以很多人認爲是崇禎的問題,總覺得其實大明根本沒有到被取代的絕地,雖然形勢不容樂觀,但其實還是有很多辦法的。像遷都或者議和,應該都可以緩解明朝壓力。但其實遷都是不可能的,畢竟舟車勞頓,一旦遷都,可能北地將全面淪陷。
那麼議和呢?在崇禎眼裏,議和肯定也是選項,可是議和比遷都恐怕容易不到哪裏去。
晚明主張議和態度的人不佔少數,特別是和滿清的議和,他們認爲如果議和成功,將對大明是巨大的解放,不用對北邊投入過多的軍費。但我們說,這其實是一廂情願。
歷史上弱小的中原王朝與北方強敵議和,卻讓敵人得寸進尺,沒完沒了的侵略,這樣的案例不少。像兩宋時期,不斷地與北方政權議和,結果換回來的是一次次的屈辱不說,還是逃脫不了滅亡的噩運。
可是對於崇禎來說,能打的牌已經不多了。所以明清關於議和其實還是有接觸的。卻是讓陳新甲等人祕密進行,結果消息泄漏後,不得不放棄。
從議和的內容看,滿清的要求也很簡單,明朝承認滿清的國家地位,開放互市,每年給點歲幣就行。表面上還可以,很誘人,可是明朝內部卻不感冒,甚至不屑,崇禎雖有意與滿清議和,大臣們也清楚議和對朝廷的意義,但就是沒人敢向前邁出一步。
兵臨城下的李自成,也準備和崇禎議和,希望崇禎封他爲西北王,並且給點好處,就幫助崇禎抵抗清軍。在李自成看來,崇禎一定會同意的,其實這也是給崇禎一個臺階,畢竟此時的崇禎無兵無卒,如果李自成進城,崇禎的皇位會丟,如何選擇崇禎不會不明白。可惜崇禎寧可上吊自殺也沒有同意。
其實如果這兩次議和能夠成功的話,或多或少的會對晚明的政治時局或者死局造成影響。可形式如此緊迫,明朝上下還是始終缺乏議和的環境與氣氛。其實他們並不糊塗,但對朝廷大多數人來說,天朝上國的概念根深蒂固,不到清兵的刀真正架到脖子上,他們是斷然不會贊成和議的。
畢竟晚明和大宋還是有些區別的,而後金和大順在朝廷眼裏,根本不是同等級別的關係,特別是李自成,這是典型的叛亂,如果封王,恐怕朝廷威嚴掃地。
而與滿清議和,恐怕也會羣情激奮,誰都不想給自己留下一個"漢奸"的罵名,只得任由局勢糜爛下去,一籌莫展。
況且崇禎朝勢力巨大的東林黨,滿嘴仁義,總把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崇禎太好面子,如果議和,恐怕唾沫星子會壓死人。
喜歡的小朋友一定要多多說說自己的意見,我們一起來討論,分享自己的觀點,說的不對的也要指出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