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熊琳、丁靜)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北京昌平回龍觀至海淀上地軟件園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滿一年,騎行總量超140萬輛次。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自行車專用路使用量恢復較快,以2019年10月早高峯(1589輛次)作爲常態值對比發現,2020年3月自行車專用路騎行量已恢復至常態值的80%,5月中下旬早高峯騎行量已突破常態,達到2000輛次。

新華社北京5月31日電(記者熊琳、丁靜)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北京昌平回龍觀至海淀上地軟件園自行車專用路開通滿一年,騎行總量超140萬輛次。

記者從北京市昌平區獲悉,2019年5月31日,國內首條通勤用自行車專用路正式開通。一年來,該專用路日均騎行量爲4000至6000輛次。通過分組出行對比,自行車出行成回龍觀與上地軟件園之間便捷、性價比高的出行選擇:用時爲45分鐘,出行費用爲0元。

自行車專用路長度約6.5千米,共有17個出入口、3部無障礙電梯、7部自行車助力系統、1處養護工區、1處服務區。2020年1月1日起,該專用路移交至昌平區管理。

數據顯示,疫情發生以來,自行車專用路使用量恢復較快,以2019年10月早高峯(1589輛次)作爲常態值對比發現,2020年3月自行車專用路騎行量已恢復至常態值的80%,5月中下旬早高峯騎行量已突破常態,達到2000輛次。同期,區域內4個地鐵站的進出站量恢復爲去年常態水平的70%。

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的回龍觀、天通苑地區是北京市城市化過程中形成的超大型居住區。2018年8月,北京市發佈實施《優化提升回龍觀天通苑地區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在該區域,超百個具體項目聚焦教育、醫療、交通等領域,諸多民生難題正逐步破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