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歲從軍,34歲進警營,2015年退休後到北京生活,成爲首都的一名社區志願者,作爲曾經的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黑龍江省伊春市公安局友好分局退休民警董大鵬,不斷用行動詮釋着忠誠與奉獻。正值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董大鵬的社區志願者工作更加忙碌。

退休不褪色 餘熱映初心

​董大鵬:一位把警服穿在心裏的“西城大爺”

“疫情期間,咱們就不握手了!”

5月26日,在北京市西城區廣外街道辦事處蝶翠華庭社區居委會,頭戴首都治安志願者小紅帽,面戴口罩,紅馬甲罩着警察作訓服,站得筆直的董大鵬,熱情地向記者打招呼。

19歲從軍,34歲進警營,2015年退休後到北京生活,成爲首都的一名社區志願者,作爲曾經的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黑龍江省伊春市公安局友好分局退休民警董大鵬,不斷用行動詮釋着忠誠與奉獻。

“閒不住。”退休後,董大鵬與老伴兒跟隨在北京工作的女兒一起生活。聊起從事社區志願者的初衷,董大鵬心裏總有個念頭,要把在從警生涯中掌握的專業知識,應用到社區治理方面。

董大鵬(右)在社區附近軌道處向記者介紹防護工作。本報實習記者郭凱 攝

正值全國兩會召開期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董大鵬的社區志願者工作更加忙碌。除了日常的測體溫、查門禁等社區防疫工作,董大鵬還有自己的“自選動作”,那就是對自己所居住的居民樓,堅持每天4個小時的巡邏防範活動,確保每層樓每戶人家都巡查到位。

“每天最長要巡查7到8個小時。”在社區旁的林蔭道上,董大鵬邊走邊指着旁邊的鐵絲網,告訴記者,這裏面就是京九鐵路北京段的部分鐵軌,位置關鍵,每天都要來這裏巡查。

董大鵬居住的蝶翠華庭社區,社區志願者隊伍陣容強大,人數較多,上有80餘歲的老者,下有10餘歲的孩子。

“像董叔這樣的志願者加入後,給我們社區管理帶來很大幫助。2019年,社區沒有發生一起治安案件。”蝶翠華庭社區居委會主任辛欣介紹,社區周邊環境複雜,緊鄰北京西站,附近還有鐵軌和小學,社區裏有2900餘戶居民,管理難度較大。

“目前社區有70多名志願者,還在逐步增加中。”辛欣笑着說,董叔是退休民警,專業知識豐富,又非常熱心,被居民們稱爲“西城大爺”。

“這裏欄杆需要加固,這裏樓道堆積物需要清理。”在巡查過程中,董大鵬把發現的問題,一項項都記到他的工作日記中。記者看到,這本工作日記中還有董大鵬自制的蝶翠華庭社區地圖,裏面詳細標註了周邊巡邏重點。

正值中午時分,陽光炙熱,汗珠從董大鵬的鬢角不斷滑落。從軍人到警察,從黑土地到首都,從公安民警到社區志願者,董大鵬幹任何事情都一絲不苟、兢兢業業。“我的目標,是把社區所有的隱患發現並排除掉。”董大鵬說。

2015年退休後,5年來,董大鵬把居民樓道和小區當成了新的工作陣地。面對瑣碎小事和鄰里糾紛,董大鵬總能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贏得了社區居民的一致認可。

“這是我自己印的志願服務卡。”董大鵬說。記者看到,這張志願服務卡上,印有董大鵬的地址以及手機號、微信號,上面的一句“奉獻一份愛心、點燃一片希望”,格外引人注目。

“我現在是社區第15居民組的組長,可以24小時爲大家服務。”2019年3月,在社區居委會換屆選舉工作中,由於工作成績突出,董大鵬被推選爲社區調解委員會委員、第15居民組組長。

全國特級優秀人民警察、黑龍江省勞動模範、黑龍江省政法戰線先進個人、伊春市最佳民警……獲得衆多榮譽的董大鵬,並沒有停止奮勇前行的腳步。

“目前我還在學習心理學和社區管理方面的知識。”在董大鵬家中書架上,擺滿了黨報黨刊以及心理學、公安業務方面的書籍。從推動羣防羣治,到成爲羣防羣治中的關鍵一環。董大鵬秉承着“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不斷加強學習。在他心裏,還有一項工作十分重要——就如何用警察的專業方法處理社區問題,培訓其他老年社區志願者。

退休不褪色。雖然離開了警察的工作崗位,但董大鵬表示,要始終堅定理想信念,永葆忠誠本色,把“爲人民服務”的宗旨保持下去。

“我要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投入到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情上。”採訪結束時,董大鵬表示,要把警服穿在心裏,只有這樣,才能對得起黨和國家對自己的培養。

作者:袁猛 馮銳 郭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