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因此,家庭教育時,父母要把孩子當作平等的獨立個體,與之溝通。家庭教育的原則方法。

家庭教育主要是指父母對子女的教育。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相比,儘早開始家庭教育更加重要。這是因爲孩子性格的養成與家庭教育緊密相關。那麼家庭教育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呢?

家庭教育的特點

1.啓蒙性

家庭教育的最突出特點表現在它的啓蒙性。有句話說的好,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所養成的性格習慣是與家庭息息相關的,家庭環境的好壞甚至會影響孩子的一生。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身心發展上起到定勢作用,電影《寶貝計劃》裏有句臺詞:“三歲看一生”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孩子正是從家庭裏最先樹立了自身模糊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而在接受新的價值觀時,也總是與自己已經形成的觀念作比較而選擇性的接收、對照,從而建立新的價值理念,可以形象地稱之爲思想的“過濾器”。

2.感染性

樂事與人分享,喜悅雙倍,難事找人分擔,痛苦減半。家庭教育在情感上最多體現了其感染性。一個人的喜怒哀樂,也會傳遞給身邊的人,並與其產生共鳴。教育作爲一種特殊的文化,也對人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着血濃於水的親情,與子女間的情感體驗當然也是無時無刻的。家長的興趣習慣,常常也決定了子女的行爲舉止,所以,在教育子女時,父母更是模範和表率。

3.權威性

家庭環境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遠比與學校教育、社會教育更重要。對於孩子而言,父母是毋庸置疑的長輩。因此孩子對於父母一定是帶着尊敬和依賴的。

家庭教育的原則方法

1.平等原則

研究心理學發現,子女和父母在平等的環境中互相討論、爭辯,既是一種友愛磨合,也能幫助孩子樹立信心,明辨是非,對其想象力和創造力都有絕佳幫助。因此,家庭教育時,父母要把孩子當作平等的獨立個體,與之溝通。 

2.尊重原則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這句話放到家庭教育上非常適合。

3.交流原則

良好的溝通是消除隔閡的最好方法,父母與孩子之間應當保留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流,這樣才能夠更好的發揮孩子的情感力與認知力。

4.自由原則

過於嚴格的管教孩子,不是一個明智的方法,反而適得其反。家長需要做的恰恰是相信孩子,給孩子一個任其適度發展的空間,讓他感受到具有約束力的自由,更能發揮孩子的創造力。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 良好的家庭教育造就傑出的人才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21世紀青少年應該具備的“四個學會”,即學會學習,學會生存,學會發展,學會與人相處。孩子是祖國的花朵,更是民族生生不息的後備力量。福祿貝爾說過:“國家的命運與其說是掌握在當權者的手中,倒不如說是掌握在母親的手中。”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家長們更應當樹立全局觀念,讓小朋友能夠明白“國家興亡,匹夫有責”。

· 良好的家庭教育呵護孩子的心靈世界

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世界觀價值觀也在不斷地完善。孩子會從父母爲其建造的象牙塔裏走出來,接觸外面更加紛繁的世界。社會中的真善美與假醜惡也將給孩子帶來更加直觀的感受。孩子心智不成熟,家庭教育尤爲重要。對於不可避免的社會醜陋現象,家長要給予及時的指導,不能一味地逃避,要提高孩子的鑑別能力,同時也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樹立榜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