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也就是說,呂布被稱爲“三姓家奴”,而劉備雖然多次投奔別人,但是卻一直沒有被人稱爲“多姓家奴”,就是因爲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某種品質,在後世得到重視,並且被誇大的結果。本來劉備投奔和離開的人更多,爲什麼最終歷史上反而認爲呂布不忠誠,而劉備是忠誠的呢。

“三姓家奴”一詞,是《三國演義》中用來說呂布的。說他本來姓呂,但是後來又先後投奔丁原和董卓,所以就被稱爲“三姓家奴”。

其實,歷史上真實的呂布,與《三國演義》講的並不完全一致。呂布最後成了那個樣子,也是在民間傳說及小說家的筆下,變了形的結果。真正投奔多人的,倒是劉備。劉備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等。但是,卻沒有人認爲他是“多姓家奴”。無論是民間傳說還是在小說家的筆下,都沒有成爲那樣不堪的樣子。

那麼,爲什麼劉備的運氣會那麼好,能夠在歷史上留下那麼好的名聲呢?

後人對一個歷史人物的觀感和評價,永遠不可能還原這個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都是在傳說中,根據那時候的道德要求,對這個歷史人物的某些特徵進行放大的結果。

也就是說,呂布被稱爲“三姓家奴”,而劉備雖然多次投奔別人,但是卻一直沒有被人稱爲“多姓家奴”,就是因爲他們身上所具有的某種品質,在後世得到重視,並且被誇大的結果。

(呂布)

他們身上具有哪些不一樣的東西呢?

一、理想。

歷史上的劉備和呂布比,最大的區別是劉備有理想,而呂布沒有理想。

有人可能不同意我的說法,呂布怎麼會沒有理想呢?他也想做大,也想爭奪天下呢。他的目的,和劉備的目的其實是一樣的。

不錯,劉備和呂布的本質目的都是一樣的。但是,理想和目的其實是有區別的。劉備的人生理想並不完全就是爭奪天下這個目的,劉備的理想和呂布比起來,有更豐富的,更多層的,而且價值更高的解讀。

劉備一直提倡“興復漢室,還於舊都”。也就是說,漢朝天下已經破敗不堪,自己有責任加以拯救。這種說法,不僅符合古代士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價值觀,而且作爲漢室後代,雖然已經淪落爲賣草鞋的了。但是他卻能夠以自己的布衣之身,挑起那些王公貴族都不敢挑起的責任。這種爲國爲民的情懷,很容易就獲得天下人的敬重和擁戴。

而呂布在爭奪天下的過程中,從來就沒有對自己的人生目標進行過提煉。因爲他最終也就和公孫瓚、袁術一樣,僅僅是一個爭搶天下的草頭王。再說了,當時所有人都提倡保護“漢天子”,而他卻反其道而行之,天下人怎麼會擁戴他的。對他的歷史定位,怎麼會好呢?

(劉備)

二、忠誠。

劉備和呂布的身上,都有不忠誠的表現。

呂布、劉備先後都投奔過很多人,但是最後又離開了他們。其中,劉備比呂布投奔的人和離開的人更多。相對來說,似乎劉備比呂布更不忠誠。

“三姓家奴”這個詞,其實集中就體現在忠誠上,意思就是說呂布不忠誠。本來劉備投奔和離開的人更多,爲什麼最終歷史上反而認爲呂布不忠誠,而劉備是忠誠的呢?

根本的原因,是劉備雖然是投奔,但是在他看來,他更多的是一種合作。他的部隊雖然人數少,但是這些人,包括關羽、張飛等,都一直是跟着他的。對他他來說,也有忠誠。這個忠誠,就是對漢室的忠誠。雖然他的人數少,但是由於他一直堅持忠誠於漢室,同時他本身又是“皇叔”的身份。因爲,他在投奔那些諸侯的過程中,大家並沒有把他當部下看待,而是非常尊敬或重視他。甚至陶謙、劉表還打算把江山讓給他。袁紹、曹操當然不會把江山讓給他,但是卻打算把他給殺掉。

而呂布不一樣。呂布不是皇族身份,他自己也沒有什麼理想,同時他也沒有劉備那樣的一個堅強的團隊。因此,他對丁原、董卓等人,包括後來對曹操,都是一種依附關係。再加上他後來又殺掉了丁原和董卓。因此,這在古人看來,明顯是不忠誠的表現。

(桃園結義)

三、義氣。

“義氣”這種價值觀,其實就是一種利他主義。也就是說,爲了朋友,不會或者很少考慮自己的利益。

劉備雖然一直是一個“主公”,但是他身上卻一直表現着“義氣”,多次幫助別人,包括幫助陶謙、劉表,乃至於幫助劉璋等等。後來關羽被東吳殺死後,劉備還帶兵與東吳作戰,並且與他最好的兩個兄弟關羽和張飛幾乎在同一個時間段去世。而這一點,也被後世演繹爲“不求同年同學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這樣一個“桃源結義”的故事。

而呂布身上,則毫無“義氣”可言。他殺掉了自己曾經的老領導丁原和董卓不僅不忠,而且也是不義。他的身邊,也從來沒有過像關羽、張飛這樣肝膽相照的兄弟。

總之,正是因爲有這種真實的歷史基礎,纔會有後世“三姓家奴”這樣的說法流傳開來。

(參考資料:《三國志》《後漢書》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