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马庆云

5月31日晚间,东方卫视播出《极限挑战》全新一期,在喷水游戏环节,这档综艺再次面对网友们的指责,认为它们抄袭了韩国的另一档综艺。目前,这档韩国综艺可以被中国观众广泛看到。对于这一季的《极限挑战》而言,抄袭的质疑,从首期一直持续到了最新一期,基本上实现了期期被质疑。

老编在对这一季《极限挑战》首期的评论文章当中提到了“抄袭”问题,当时,有自称接近真相但不承认自己是节目组工作人员的账号发私信称,《极限挑战》已经购入了那档韩综综艺的改编权。是否真的购入了版权,老编查证了多份正规新闻资料,都未发现任何明确说法。若是真的购入了,节目组似乎不必这么藏着掖着不说,反倒是被观众期期质疑抄袭。

对于这一季的《极限挑战》而言,颓势当然不是从它开始的,但真正的如此之颓,确实是从这一季当中才大规模呈现的。如果说上一季经历换人的《极限挑战》已经是强弩之末的话,但它至少在节目创意和拍摄阵仗上,依旧保持着自己的气度。

反观正在播出的这一季,从首期开始便被质疑抄袭,期期缺少原创的综艺创意点,期期都是拿来主义的。节目内容缺少基本的新鲜感,说明这档综艺已经在创意阶段上走入到了一个真正的瓶颈期,只能依靠从韩综里边拿些内容填充自己了。在任何时候,创意和创作,都远远大于明星,创意干瘪,节目也就干瘪了。

有没有韩综的版权,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极限挑战》的编剧们为何无法创作了行之有效的原创内容了。如果编剧团队创意疲乏,是否可以通过引入更为优质的编剧人才,进行创意补充?当然,引入更为优秀的编剧,无形当中提升了节目的制片成本,这是否是《极限挑战》可以承受的呢?

在压缩成本方面,《极限挑战》走入薇娅公司这一期,呈现的非常明显了。全部的内景拍摄,明星们围坐一张桌子,就能拍摄好几个游戏,整期节目的有效内容,都是一家公司完成,主要拍摄场地也不过三处。从素材拍摄层面而言,这种换场很少的综艺,拍摄起来,成本非常低廉。

最新一期的《极限挑战》给人非常廉价的观感。这种廉价,更让专业观众和综艺内行们担心的,则是《极限挑战》是否面对了制片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目前,一线卫视呈现资金吃紧的问题,也有一段时间了,《极限挑战》是否受到波及,没有正规的新闻报道。但这档综艺呈现出来的内容,已经可以看出在压缩拍摄成本。

类似《极限挑战》这样的综艺节目,大篇幅堆砌明星,通过明星们的粉丝群体去换取流量,而这种明星带综艺的方式,最终也形成了对综艺的负担,走入一个怪圈。一方面,明星们拿走了绝大多数的制片费用,一方面,真正需要制片资金支持的剧本和拍摄层面,却捉襟见肘了。与此同时,因为节目质量下滑,若是没有明星嘉宾,收视和播放成绩会更加不好,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请更多的明星。

这么一来,就真正进入怪圈了。和我们的流量明星怪圈一样。流量明星大多缺少优质的作品,却不得不大范围维护流量,最终获取的流量又非常廉价,没有优质内容的维护,所谓的粉丝群体,也是说走就走,反水严重。《极限挑战》目前的状态,就是把自己发展成了一个流量明星,有流量没内容。

对于流量明星而言,最怕的,就是出现严重的口碑危机。对于流量式的综艺节目而言,也是如此。《极限挑战》持续面对抄袭的质疑,节目内容无法拿出有效的原创,成为它真正的掣肘之处。当这档综艺缺乏基本新鲜感之后,观众也会逐渐流失,节目的流量价值也就不在了。流量不在,制作经费会更加紧张。

因此,对于《极限挑战》而言,似乎已经不能这么持续放血,让观众质疑原创了。还是应该回归优质的剧本内容,在剧本和拍摄层面上多花心思,多用经费,少让明星们绑架去更多的制片成本才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