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繪畫的變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形象。長期從事莫高窟壁畫臨摹和研究的敦煌研究院美術所館員吳榮鑑說,從研究結果看,敦煌壁畫變色的部分,主要是人物膚色和與其顏料成分近似的部分色彩,已經由初繪時的肉色,變成了黑色、鉛灰色或褐色。

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乃至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羣,內容非常豐富。

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係、神與人的關係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

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

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

與壁畫人物的造型密切相關的問題之一是變形。敦煌壁畫繼承了傳統繪畫的變形手法,巧妙地塑造了各種各樣的人物、動物和植物形象。

時代不同,審美觀點不同,變形的程度和方法也不一樣。早期變形程度較大,較多浪漫主義成分,形象的特徵鮮明突出;隋唐以後,變形較少,立體感較強,寫實性日益濃厚。

變形的方法大體有兩種。

一種是誇張變形,以人物原形進行合乎規律的變化,即拉長成加災。如北魏晚期或西魏時期的菩薩,大大增加了服、手指和頸項的長度,瀕骨顯露,用日之間的距離牧覓,嘴角上翹,形如花瓣;經過變形徹成爲風流瀟灑的“秀骨治像”。

金剛力士則多在橫向誇張,加粗肢體,縮短脖項,頭圓肚大,棱眉鼓眼,強調體魄的健碩和超人的力量。這兩種人物形象都是誇張的結果。

敦煌壁畫表現技法有兩個來源:一是中國傳統的壁畫技法,敦煌漢晉墓畫便是基礎;一是西域傳來的表現技法。壁畫製作方法大體相同,造型、線描、構圖、賦彩、傳神等表現技法,各具民族特色。

在北魏晚期的洞窟裏,出現了具有道家思想的神話題材。西魏249窟頂部,除中心畫蓮花藻井外,東西兩面傻子王八王八節揚幡的方士開路,後有人首龍身的開明神獸隨行。

朱雀、玄武、青龍、白虎分佈各壁。飛廉振翅而風動,雷公揮臂轉連鼓,霹電以鐵鑽砸石閃光,雨師噴霧而致雨。

爲了廣泛吸引羣衆,大力宣傳佛經佛法,必須把抽象、深奧的佛教經典史蹟用通俗的簡潔的、形象的形式灌輸給羣衆,感召他們,使之篤信朝拜。

於是,在洞窟內繪製了大量的故事畫,讓羣衆在看的過程中,受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故事畫內容豐富,情節動人,生活氣息濃郁,具有誘人的魅力。

敦煌壁畫的顏料製作水平說明,我國在1600多年前就具備了很高的顏料發明製作技能和化學工藝技術。

用色大多以紅、黃、綠、藍、白、黑、褐爲主,色彩絢麗,細緻,濃重,渾厚,形成了唐代重彩風格,也形成了中國重彩工筆畫特有的美學審美觀和特有的藝術風格。

這是莫高窟盛唐130窟裏的女供養人像,人稱都督夫人禮佛圖。是當時的敦煌研究所段文傑,即後來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人稱“大漠隱士”的敦煌學第二代傳人段文傑所臨摹的。

長期從事莫高窟壁畫臨摹和研究的敦煌研究院美術所館員吳榮鑑說,從研究結果看,敦煌壁畫變色的部分,主要是人物膚色和與其顏料成分近似的部分色彩,已經由初繪時的肉色,變成了黑色、鉛灰色或褐色。

畫面描繪兩名獵者騎馬奔馳,前一人拉滿弓回身射一猛虎,後一人正追獵三隻黃羊。虎的兇猛,羊的驚慌,獵人的勇敢機敏,表現得淋漓盡致。背景畫山巒樹木,並畫有青龍、白虎,以及神話中的東王公、西王母。

線條活潑流暢,動勢誇張,畫面有強烈的動感。從內容到形式都保持了傳統特色。這是一幅古代西北地區遊牧生活的生動寫照。

敦煌壁畫-盛唐-第103窟 維摩詰圖(傳吳道子作品, 95釐米x80釐米)

敦煌壁畫-中唐-《反彈琵琶圖》

《帝王禮佛圖》。這是以聽法者身份出現在維摩詰經變中的帝王與羣臣。帝王戴冕旒,着青衣朱裳、曲領、白紗中單、蔽膝、大帶與升龍大綬。羣臣形象、神態、年齡、性格各不相同。

敦煌壁畫-中唐-第158窟 飛天

敦煌壁畫-中唐-第329窟 飛天

滿壁風動,天衣飛揚。中國古代殿宇、寺廟、石窟和墓室之中的壁畫是珍貴的歷史遺存,是用畫筆記錄的歷史,是諸多社會現象的形象記錄。

壁畫是集大成、多學科的綜合藝術,它的渾厚博大是無可比擬的。壁畫素有——“牆上博物館”的美譽。 壁畫存在的方式是極爲脆弱的,自然的、人爲的因素都在加速着它們的消損,所以專家稱它爲:行將消失的國寶。

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興起的敦煌學引起了學術界對敦煌莫高窟的重視,敦煌莫高窟也成了我國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莫高窟經歷了千年風雨的洗禮,仍然煥發着中華文明璀璨的光彩,更讓人從中感受到歷史的沉重與蒼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