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众叛亲离,张须陀是非常少有的忠臣良将,他胆识过人,敢率领五个骑兵挑战两万农民起义军,后为大隋王朝歼灭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要知道张须陀体恤部下是出了名的,他自然不愿抛下大军,他为了救部下,跃马冲进包围圈,又杀出重围,可惜的是他的部下还是没有突围成功,于是他又冲进包围圈,来回几次冲杀,当他第四次冲进包围圈时,发现秦琼和罗士信不见人影,此时张须陀内力耗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隋朝将士穿的甲胃约60斤,张须陀几次来回冲杀,再勇猛的将士也无力再战,最后张须陀力竭而亡,时年52岁,秦琼和罗士信得以逃脱,后投靠隋将裴仁基。

谈及古代名将大家可能并不陌生,比如秦国的白起,赵国的李牧,汉朝的卫青、霍去病,他们在史书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中李牧比较特殊,他是支撑赵国残局的唯一良将,在隋朝末年也有这样一位名将,他体恤百姓,爱兵如子,这位就是隋末第一名将张须陀。
隋末天下大乱,隋炀帝众叛亲离,张须陀是非常少有的忠臣良将,他胆识过人,敢率领五个骑兵挑战两万农民起义军,后为大隋王朝歼灭了几十万农民起义军。
为此张须陀也被后世之人誉为隋朝的救命稻草,是他撑起摇摇欲坠的大隋王朝,大家可能对张须陀不熟悉,他没有秦叔宝、罗士信这类猛将声名显赫,殊不知张须陀就是秦叔宝、罗士信的顶头上司。
今天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挽救隋朝的忠臣猛将张须陀的一生。
张须陀出生于北周保定五年(公元565年),今天河南灵宝人士,禀性刚烈,勇敢而有谋略,他的先祖张温是三国时期孙权手下的大臣,他的祖父在北周统治时期担任南阳郡公,他的父亲官职不大,只是个县令。
张须陀最初在隋文帝杨坚第四子蜀王杨秀的手下任职,后来因平定羌人叛乱有功授仪同。
隋炀帝即位以后,张须陀跟随杨素平定汉王杨谅叛乱又立下功绩,因功授开府,后任齐郡郡丞。
公元611年,隋炀帝发兵百万征辽东,大量青年劳动力上了战场,致使百姓失业,土地荒芜,加上灾荒,物价疯涨,国内饿殍遍野,时任齐郡郡丞的张须陀准备私自打开粮仓赈济灾民,
此时他手下的官吏纷纷劝阻,私自开粮仓轻则杀头,重则灭族,没有皇帝的诏令不可开仓放粮。
张须陀却说,皇上远在辽东,我们要是派人去征求他的意见,使者来回至少要花一年的时间,那样的话老百姓早饿死了,如果我因此而获罪,我死而无憾。
于是张须陀下令开仓放粮,救济灾民,隋炀帝听闻后,不但没有责怪张须陀,反而赏赐了他。
张须陀能够体恤百姓之苦,冒着生命危险维护国家秩序,跟那些隋王朝的贪官污吏相比也算是鹤立鸡群了。
隋炀帝一伐辽东时,引发了国内民变,当时负责镇压起义军的地方官人人怯战,无力镇压,张须陀却是个例外,他胆识过人,见敌必战,把国家的生死存亡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重要。而且他善于带兵,体恤士卒,在军中很有声望,军中将士无不对他忠心,所以张须陀的军队战斗力惊人。
隋炀帝一伐辽东后,王薄在长白山首举反隋大旗,百姓纷纷响应,队伍瞬间发展到几万人,王薄率领这只起义军常常在齐郡境内抢劫,几次大败官军。
张须陀听闻后,率领精兵采用“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策大败王薄,并斩首几千义军,王薄率领残兵败将往北撤退,张须陀乘胜追击,又斩杀义军五千多人。
王薄心想,拿不下张须陀的齐郡,不如进攻章邱,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又碰到了难对付的张须陀。
大业九年(613年),王薄与起义军首领郝孝德、孙宣雅等人联手攻打章邱,兵力多达十几万之众,而张须陀只率领两万隋军迎战。
张须陀首先断了王薄在黄河上搭建的渡桥,然后张须陀再率军向王薄挑战,王薄联军不敌隋军开始撤退,当他们败逃至津梁渡口时却受阻,这里早就埋伏了张须陀安排的水军,王薄联军被打得溃不成军。隋炀帝听闻后大喜,大赏张须陀。
隋炀帝二伐辽东期间,杨玄感举兵反隋,自此关陇集团与隋炀帝之间的矛盾彻底激化,很多地方官员不尽职尽责镇压起义军,做做样子反抗一下,或者不加抵抗就投降,甚至有的还弃城而逃。
张须陀却是个例外,他把保卫隋朝的重任放在首位。
一次裴长才、石子河等人率领两万义军攻打历城,张须陀来不及组织军队,他亲自率领五个骑兵挑战。张须陀陷入重围,受了一身伤,还差点丢了性命,在他奋勇抗战下裴长才败走。
因张须陀屡立战功,被隋炀帝任命为河南道十二郡黜陟讨捕大使,掌管河南道十二郡(即今天山东,河南大部,江苏、安徽、山西、河北部分地区)的人事任命权和兵权。
后来张须陀带着他手下的猛将罗士信和秦琼大战卢明月的十几万大军,而隋军只有两万多人,张须陀先率领主力部队吸引卢明月的注意力,罗士信和秦琼率领千余骑兵突袭卢明月的大本营,隋军大获全胜,义军几乎全军覆没,只有几百人得以逃脱,秦琼一战成名。
后来张须陀又击败了吕明星、帅仁泰、霍小汉等起义军,与翟让的瓦岗军前后三十几战,每战皆胜。
张须陀骁勇善战,前后一共击灭了来自山东、河北地区的几十万农民起义军,威名远扬,成为隋朝末年第一名将,连隋炀帝自个儿都忍不住一睹张须陀作战时英武的形象,并派画匠画其相貌观之。
随着张须陀、罗士信和秦琼的威名传至大江南北,很多起义军都不敢与张须陀部队交战,当时号称战斗力最强的瓦岗军也非常害怕张须陀,只要看见张字大旗就吓得瑟瑟发抖,撒腿就跑,他们被张须陀打成了惊弓之鸟。
然而瓦岗军中却来一位名叫李密的能人,他为了在瓦岗军立足,向翟让提议攻占荥阳,隋炀帝听闻后调任张须陀为荥阳通守,让他率两万精锐镇压瓦岗军。
翟让听闻以后非常害怕,就想逃跑,军师李密却自夸自擂地说:“我可以一战破之”。当时所有的瓦岗军都认为李密大言不惭,翟让抱着试试看的态度,采纳了李密的建议,迎战张须陀军团。
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李密带领千余骑兵埋伏在大海寺(今荥阳东北)以北的密林中,翟让率领主力部队正面迎敌。张须陀一看曾经的手下败将翟让,就非常瞧不起他,于是摆成方阵进攻。
打了一会儿翟让假装败退,张须陀一看瓦岗军不愧是浪得虚名,徐世𪟝、单雄信这样的猛将都胆小怕事,不敢出来单挑,张须陀越发轻视瓦岗军。
于是张须陀乘胜追击,一路追至大海寺附近,李密突然从密林中冲杀出来,突袭隋军后方,并与徐世𪟝、王伯当对张须陀进行合围。
张须陀骁勇善战,杀出了重围,但是他回头一看,发现自己的部下没几个跟他杀出了重围。
要知道张须陀体恤部下是出了名的,他自然不愿抛下大军,他为了救部下,跃马冲进包围圈,又杀出重围,可惜的是他的部下还是没有突围成功,于是他又冲进包围圈,来回几次冲杀,当他第四次冲进包围圈时,发现秦琼和罗士信不见人影,此时张须陀内力耗尽,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隋朝将士穿的甲胃约60斤,张须陀几次来回冲杀,再勇猛的将士也无力再战,最后张须陀力竭而亡,时年52岁,秦琼和罗士信得以逃脱,后投靠隋将裴仁基。
张须陀战死后,他手下的将士们连哭数日不止,隋炀帝伤心不已,犹如失去了左膀右臂,张须陀的阵亡对于隋朝来说损失惨重,是这位忠臣勇将支撑着摇摇欲坠的隋王朝。
当时隋炀帝滥用民力,横征暴敛,上不得臣心,下不得民心,像张须陀这类愿意替国卖命的猛将屈指可数,张须陀手下的将士愿意保卫国家也是因为他爱兵如子,不然他们早就亡命天涯,投靠起义军了。
可以说张须陀是隋王朝最后的柱石,他的离去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