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劉備靠諸葛亮才能僥倖建立了蜀國。

這是演義給大家帶來的最大誤解,魯迅先生也曾評說諸葛亮:多智而近妖。故而,首先要明確一點,演義把諸葛亮寫得過於重要,歷史上諸葛亮在前期並沒那麼重要,劉備死後,後主劉禪繼位,諸葛亮總攬朝政,撐起了整個蜀國,這時候確實非常重要。火燒博望坡、火燒新野、舌戰羣儒、借東風、草船借箭等等都是虛構的,劉備的蜀國,是靠自己以及團隊力量打下來的,諸葛亮只是團隊的一份子罷了。劉備攻打西川帶的謀士是龐統,劉備攻打漢中帶的謀士是法正,相比於出謀劃策,諸葛亮更擅長治國理政。當然,這並非黑諸葛亮,從整體來看,諸葛亮對劉備集團的貢獻肯定是數一數二的。

2、劉表多次讓荊州給劉備。

一次也沒,這完全是演義的曲解,歷史上劉表並不是一個弱者,他威震荊州的時候曹操劉備還在打雜呢。只不過劉表年邁,沒有進取之心了。劉備到了荊州後,劉表其實一直提防着他,巧妙利用他去前線新野、樊城禦敵,並沒有讓劉備直接接觸到荊州的政治經濟中心,又怎麼可能自願讓荊州給劉備呢。


劉表

3、魏延腦後有反骨。

演義對魏延並不友好,從頭到尾,一直都認爲魏延這個人不夠忠心,本性逆反。其實不然,魏延是一員良將,蜀國除了“五虎將”之外,就數他最牛逼了。魏延從頭到尾,對劉備對蜀國都是很忠心的,只是他性子直,和文官楊儀鬧翻了,被強加上了謀反的罪名。

4、黃忠英勇死於伐吳之戰,張苞關興在伐吳戰場上所向披靡。

夷陵之戰被演義改動了很多,富池口兵敗基本是虛構的,黃忠其實並未參加伐吳之戰,至於張苞關興也都沒有參加,歷史記載張苞早夭,關興也英年早逝。真正參加伐吳之戰的將領是張南、馮習、傅肜等等。


黃忠

5、曹真是個大蠢貨。

演義黑曹真黑得也很過分。其實曹真是有真本事的,諸葛亮前幾次北伐,都是曹真負責去禦敵的,張郃也是他派去的,命令郝昭把守陳倉也是他的意思。

6、十八路諸侯起兵抗董卓。

滿打滿算也沒有十八路諸侯,歷史上孔融、陶謙、馬騰這些人應該是沒去的,更別說什麼溫酒斬華雄、三英戰呂布的劇情了,都是虛構的。

呂布

7、關羽過五關斬六將,離開曹操回到劉備身邊。

歷史上關羽確是費盡周折纔回到了劉備的身邊,但是並沒有“過五關斬六將”。孔秀、卞喜、韓福等等將領都是演義虛構的,情節雖是附加的,但關羽的忠心絕逼天地可鑑。

8、關羽大戰黃忠、許褚裸衣戰馬超,張飛夜戰馬超。

大家肯定很喜歡討論三國將領中誰誰誰武力最強,有的說趙雲第一,有的說呂布第一等等,但其實歷史上並沒有這麼多打鬥場面,並無史書記載關羽和黃忠動過手,張飛夜戰馬超也未提及。


許褚

9、劉備託孤於諸葛亮,對諸葛亮是完全信任的。

千萬不要有這種單純的想法,永遠要記住,劉備是君,諸葛亮是臣,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劉備對諸葛亮並不完全信任,安排李嚴爲副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八個字從某種意義上其實是在威脅諸葛亮。

10、諸葛亮罵死了王朗。

王朗表示一臉懵逼,翻遍史書,並沒有王朗親臨前線的任何記載,說幾句話就把人搞死,更是不可能的事。王朗是三國時期著名的經學家,與其子王肅同爲經學大家,著有《周易傳》、《春秋傳》等等文集。

--覺得好,分享哦。--

—end—

給大家推薦一個我朋友(95新媒體撰稿人)的公衆號,她的文章可扎心可犀利可治癒,帶你用獨特的視角看世界。快和我一起關注她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