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49年11月,進軍大西南的解放軍第十六軍接到上級通報:敵人已決心放棄貴陽,妄圖收攏部隊,退守黔西、織金、畢節和盤江、貞豐地區。他倆立即電令各部隊:“四十六師不得休息,晝夜兼程前進,截住敵人的汽車,迅速攻佔貴陽。

1949年11月,進軍大西南的解放軍第十六軍接到上級通報:敵人已決心放棄貴陽,妄圖收攏部隊,退守黔西、織金、畢節和盤江、貞豐地區。另有一股敵人乘坐大量汽車從柳州、都勻開赴貴陽。

當時十六軍已經連續行軍作戰了九天九夜,將士們都十分疲乏。

接到上級的敵情通報後,政委王輝球說:“若顧及部隊疲勞,就會多放走一些敵人,使西南人民多受一些苦難,給以後的作戰帶來更多的麻煩。”

軍長尹先炳斬釘截鐵地說:“決不能讓敵人逃掉!”

他倆立即電令各部隊:“四十六師不得休息,晝夜兼程前進,截住敵人的汽車,迅速攻佔貴陽;四十七師、四十八師以最快速度由龍里經花溪,向貴陽側後的清鎮迂迴。”

一道道電波立即變成了部隊的行動。

四十六師部隊加快了行軍速度,每天都是行軍百里以上,戰士們數着公路旁的里程碑,計算着到貴陽的日程。

文工團在公路旁的一堵石壁上,畫了一幅很大的宣傳圖:一個魁梧的戰士肩着槍,正大步向前邁進,畫旁寫了兩行醒目的大字:“我們的大腿不簡單,十天走了一千三。”

然而,由於連日行軍,有些俘虜兵的腳打起了泡,四十六師羣聯科長張梓就帶着他們掉到了隊伍後面,心裏很是着急。

忽然前面開來一輛汽車,是師長派來接掉隊人員的。張梓等人坐上汽車很快就到了湘黔、黔桂公路會合處的甘粑哨。這時他們看到公路兩側擺着好幾十輛敵人的軍車,全都是我軍繳獲的。

爲了繳獲這批汽車,四十六師前衛一三八團還頗費了一番心思,並引出了一個解放軍的故事。

一三八團到達甘耙哨以後,俘獲了一輛美式中吉普。參謀長劉鳳鳴從俘虜口中得悉,有40多輛軍車即將開來。

劉鳳鳴是一個很有頭腦的指揮員,早在1946年平綏戰鬥中,他就曾因指揮靈活、戰功突出,被冀魯豫軍區第一縱隊第一旅授予“指揮模範”光榮稱號。

聽到敵人的大批軍車要開來,劉鳳鳴馬上有了意義,決定來個“守株待兔”。他馬上帶着警衛連和輪訓隊,埋伏在公路兩旁。

可讓衆人都很着急的是,等了好久還不見敵人的車隊開到。

劉鳳鳴就去追問俘虜怎麼回事。俘虜說:“車隊是和我們一道開出的,可能是摸不清前面的情況,不敢開太快。”

劉鳳鳴靈機一動,爲了爭取時間,便決定放棄“守株待兔”的計劃,主動上前去“迎接”敵軍車隊。

他帶着一個班,摘掉帽徽和胸章,坐上中吉普,命令俘虜的駕駛員往回開。

走出二三十里,敵人的車隊迎面開來了,車上坐的全是敵兵。

劉鳳鳴坐着吉普車迎上前去,一個敵軍官從駕駛室的車窗裏伸出頭來發問:“前面有沒有情況,解放軍還有多遠?”

劉鳳鳴機智地回答:“解放軍快要到了,你們要開快點,不然就過不去了!”

敵軍官聽他這麼說,嚇得不敢再多問,馬上命令駕駛員加大油門,急駛而去。後面的車隊也一輛接一輛加速開了過來,劉鳳鳴坐的那輛中吉普就在車隊後面緊跟着。

車隊到了甘耙哨,警衛連長劉子正也換上了敵人軍官的服裝。站在公路上,指揮車隊開進了我軍的伏擊圈。警衛連和輪訓隊的戰士們,早已在公路兩側把機槍架好了。

當車隊開到跟前時,戰士們大喊:“停車!”“繳槍不殺!”

就這樣,40多輛車全部成了四十六師的繳獲物,車上的敵人乖乖地當了俘虜。

有了汽車,就大大提高了部隊的進軍速度。戰士們跳上汽車,邊打邊走,直抵貴定,當天就解放了貴定縣城。

四十六師師部又利用這批汽車,來回接送部隊,加快了全師前進的速度。

值得一提的是,劉鳳鳴參謀長在大西南解放後又參加了抗美援朝戰爭,在西海岸反登陸作戰和西方山、鬥流峯防禦作戰中均立下了赫赫戰功。

他於1960年被授予上校軍銜,1978年晉升爲第十六軍軍長。

相關文章